2月24日上午,达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听取了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大会应到代表477人,实到代表447人,符合法定人数。
本次大会的执行主席是:邵革军、邓瑜华、熊隆东、王全兴、李梅、吴晓勇、王成、李大兵、陈谋。
严卫东出席会议。熊隆东主持会议。
受达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委托,市五届人大常委会主任邓瑜华作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邓瑜华说,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系列决策部署,围绕市委“157”总体部署,依法履职,大力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实干中展现新气象、在落实中展示新作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做出了新的成绩:助推乡村振兴、“双城圈”“示范区”、“双碳目标决定”、市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等重大战略部署落地落实;助推民生事业发展,聚焦群众关注热点和难点,促进民生改善;监督财政经济运行,确保全市经济平稳运行;依法做好地方立法,《达州市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条例》正式施行;认真落实备案审查制度,审查规范性文件56件;积极配合上级人大立法,开展了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等17部法律法规征求意见工作;依法开展人事任免,不断强化拟任命人员的宪法法律意识,确保了党管干部和人大依法任免的有机统一。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的起势之年,是达州全面振兴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市人大工作意义重大。邓瑜华提出了做好今年全市人大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市第五次党代会、市委五届二次全会和中央、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围绕奋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加强“四个机关”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贡献新的人大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重点抓好“六大监督、三项提升”:助力经济发展,坚定不移抓好产业壮大监督;维护国之大者,坚定不移抓好民生改善监督;积极探索创新,坚定不移抓好区域协同监督;着力城乡提品,坚定不移抓好环境保护监督;确保规范高效,坚定不移抓好经济运行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坚定不移抓好司法公正监督;突出务实管用,坚定不移抓好立法质效提升;夯实基层基础,坚定不移抓好代表工作提升;立足“四个机关”,坚定不移抓好自身建设提升。
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徐新忠向大会报告工作时说,过去一年,全市法院受理案件60010件,审执结59226件,同比分别上升30.66%、30.36%;结案率达98.69%,排名全省第6,同比提升4个名次。其中,市中院受理案件4744件,审执结4705件,同比分别上升9.59%、10.14%;结案率达99.18%,排名全省第2,同比提升5个名次,创历史最好水平。今年,全市法院将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和“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主线,常思振兴之策、常怀为民之心、常聚改革之力、常铸铁军之魂,努力实现能力与质效“双提升”,加快推进全市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精准高效服务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陶成向大会报告工作时说,2021年,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案件11956件,同比增长11.7%,办案规模稳步扩大、办案能力持续增强、办案质效不断提升,为达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达州新篇章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2022年,全市检察机关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学习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紧紧围绕市委“157”总体部署,按照“争创检察双一流、服务达州新定位”工作思路,切实履行好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职责使命,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担当作为,为达州奋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李彦达 彭小懿 孙伟 黄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