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大假已近,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旅游过年有什么具体要求?目前紧急使用的新冠疫苗是否安全、有效?普通大众何时可以接种疫苗?……针对公众的关切,川观新闻对热点问题进行梳理,推出“春节返家32问”,继续联合相关部门,对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春节防疫32问(三)
问题15:针对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出行公共场所(汽车客运站、火车站、机场)有哪些便民措施?
答:(一)汽车客运站。提升服务意识,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人工便利服务,采用线下信息登记方式确保特殊群体无障碍通行。有条件的汽车客运站还单独设置人工服务通道。
(二)火车站。为方便老人旅客出行,铁路部门采取了如下便民措施:
自2021年1月29日起,铁路部门统一了线上线下车票预售时间,确保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在购票时享受同等权利。
各铁路车站坚持设置人工售票窗口、人工验证检票通道和人工问询引导,售票窗口备足现金,主动为老年旅客打印行程信息提示。
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对老年人群体采取查验有效身份证件、纸质证明通行等替代措施,全力保障老年及脱网人群线下服务。
(三)机场。
设立了“无健康码通道”。
设立综合服务柜台,提供咨询、引导等服务。
设立人工售票窗口,提供现金支付服务。
设立人工安检通道、人工值机柜台。
设置老弱病残幼专座。
开设绿色通道。
个别机场拥有志愿者服务团队,提供相关服务。
个别机场设置服务巡视岗,为行李较多以及抱小孩的老人及时提供帮助。各机场设置情况及相关服务名称不完全一致,提供的具体服务项目以各机场实际情况为准。
(四)健康码。
“四川天府健康通”提供“家庭健康码”功能,可由家人代为申领健康码并代为出示。
对于单独出门无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可由家人在“家庭健康码”功能中代领后,通过“下载离线码”功能下载并打印其离线码(有效期7日),由老人随身携带。出示时,由场所工作人员通过“四川天府健康通”小程序中“扫一扫”功能扫描,即可显示其健康码状态。
对于单独出门无智能手机且没有携带“离线码”的老人,可由工作人员通过“代领健康码”功能,帮助老人临时申领健康码(如老人已申领过的,会直接显示其健康码状态)。
问题16:居家健康监测和隔离的区别?
答:居家健康监测,要求做好体温、症状监测,非必要不外出。如果出现发热、干咳、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身体不适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
居家隔离,要求在社区医务人员指导下,单独居住,不能外出。
问题17:春节,四川省内流通到底要不要核酸检测?如何查询和预约各地核酸检测机构?
答:目前,鉴于我省全域为低风险地区,除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跨地级市流动需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外,其他人员持全国防疫健康信息码绿码或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均可自由流动。可在四川天府健康通中查询和预约核酸检测机构。
问题18:旅游过年有什么具体要求?不去农村地区,跨省旅游是否还需要核酸检测证明?
按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规定,低风险地区返乡有3类人员从省外返回四川需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省外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直辖市为区)的返川人员;省外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从省外返回我省农村地区的返乡人员。旅游人员不属于上述三类人员的,不需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问题19:目前紧急使用的新冠疫苗是否安全、有效?多久可以产生抗体,保护期有多久?
答:根据我国新冠疫苗开展的I期、II期、III期临床试验,以及我国依法依规在自愿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已经开展的近百万人次的疫苗紧急接种显示:我国新冠疫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2020年12月3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附条件上市,同时,国家药监局审评认定的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病毒疫苗III期临床试验期中分析保护效力为79.34%。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新冠病毒疫苗的保护效力数据有待于其III期临床试验结束后公布。
临床研究表明,接种新冠灭活疫苗第一剂后7天普遍开始产生抗体,14-28天抗体阳性率约60%-90%;接种第二剂28天后抗体阳性率均达90%以上,并形成持续保护。新冠疫苗研发的时间还不到一年,对于新冠灭活疫苗的保护效果及免疫持久性仍在持续观察中。但根据目前研究结果推断,疫苗保护期至少半年以上。
问题20:接种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哪些人不能接种新冠疫苗?
答:疫苗不良反应指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与预防接种目的无关或者意外的反应,与受种者个体差异有关,不代表疫苗本身的质量和安全性存在问题。疫苗不良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一般反应主要指受种者发生的一过性、轻微的机体反应,如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等局部反应,发烧、乏力、头痛等全身反应。异常反应主要指造成受种者的器官或功能损害的相关反应,罕见发生,如急性严重过敏性反应等。
从前期新冠病毒疫苗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和紧急使用时收集到的信息,新冠病毒疫苗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已广泛应用的其他疫苗基本类似。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的红肿、硬结、疼痛等,也有发热、乏力、恶心、头疼、肌肉酸痛等临床表现。一般不需处理,通常在两到三天之内自行缓解。目前尚未监测到发生与新冠病毒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
群众在接种完成后一定要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因为在接种疫苗后,可能有极少数人会出现较严重的或者急性的不良反应,而这些不良反应往往都会在接种后30分钟内出现。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出现急性严重的不良反应,在场医务人员可以迅速处理,及时采取救治措施。30分钟以后,没有问题可以离开。即使离开以后,出现了不良反应相关症状,也要及时就医。
下列人群不能接种新冠疫苗:(1)对疫苗中的任何成份过敏者;(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荨麻疹、皮肤湿疹、呼吸困难、血管神经性水肿或腹痛者;(3)发热、患有严重急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人群;(4)新冠肺炎康复者或无症状感染者;(5)接种3个月内有生育计划的夫妇,以及妊娠期妇女和哺乳期妇女;(6)有惊厥、癫痫、脑病或精神疾病史或家族史者;(7)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有格林巴利综合症病史者;(8)已被诊断为患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HIV感染、淋巴瘤、白血病或其他自身免疫疾病;(9)已知或怀疑患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恶性肿瘤者;(10)使用抗肿瘤药物等免疫调节剂者;(11)临床医师或接种工作人员认为不适合接种者。(具体以疫苗说明书为准)
问题21:接种疫苗会不会有概率对器官造成损伤?会不会有后遗症?
答:目前尚未监测到发生与新冠病毒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
问题22:孕妇、哺乳期是否能接种新冠疫苗?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能否同时接种?
答:孕妇、哺乳期不建议接种。目前尚未看到关于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同时接种的安全性、免疫原性数据,因此,在国家规定的指南和方案尚未公布之前,建议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要分开进行接种,并且接种间隔不少于2周。但是有如疑似狂犬病暴露者需接种狂犬疫苗、其他外伤需接种破伤风疫苗者,应优先接种。
问题23:目前使用的疫苗对变异病毒或其他国家来源的病毒是否有效?
答: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主任医师介绍,目前新冠病毒的变异没有看到对疫苗效果的影响。我国相关单位已用前期研发的疫苗产生的抗体,对不同来源包括国外的毒株进行了中和试验,实验结果显示,疫苗免疫效果较好。这个病毒后期是不是会有大的变异,还需持续关注、持续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