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代领健康码”功能无申请人数上限
据介绍,“家庭健康码”功能虽然也能代家人申领健康码,但最多只能添加5位家庭成员。“代领健康码”功能则没有申领人数限制,方便面向公众的工作人员,应对需要帮助他人临时申领健康码的情况,更好地助力群众安全出行。
据了解,代领健康码功能目前只供公共场所帮没有智能手机的人员临时登记使用。为了避免功能被滥用,仅支持人脸核验后才能添加,且代领信息只能保存1个小时,过时将自动消失。因此申领成功后,可立即生成离线码保存至相册,打印出来交给委托申领人,可在7天有效期内使用。
操作指南:打开“四川天府健康通”小程序→首页下方找到“代领健康码”点击进入→点击“添加他人健康码”→输入个人身份信息,选择一种人脸识别方式→完成实名认证,即可申领健康码。
温馨提示:人像认证有两种模式:反光识别模式,请务必保持姿势不变,脸部不要有遮挡;读数识别模式,请不要遮挡脸部,用普通话大声读出数字完成人脸识别。
如果人像认证失败则无法代人申领健康码时:未办理身份证件或证件办理后容貌发生明显变化等原因均可能导致认证不能通过,需重新到公安机关办理身份证业务,更新照片;在验证时适当调整人脸与手机的距离、角度、光线等外界因素,且确保人脸在验证框内,不要抖动手机,多次尝试。
目前,四川省已经启用全省统一健康码—“四川天府健康通”,一人一码,亮码通行。在川(返川)人员,出行前请记得申领健康码,以备查验。除健康码之外,“四川天府健康通”还提供了核酸检测机构查询、新冠疫苗接种查询、密接自查、风险区域查询等一系列便民服务。
权威表态:层层加码、一刀切,是懒政也是浪费!
1月31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人民群众就地过年和春节期间疫情防控有关情况。
近期,部分地方在执行返乡防疫政策时出现“层层加码”甚至“一刀切”的情况。例如据@新华视点报道,有群众反映,其从低风险地区返乡前咨询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幸福里社区防控政策,回应是不隔离,但返回后家门却被贴上封条,严禁外出,社区说这是当地政策。
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层层加码”和“一刀切”,既是一种懒政,也是对宝贵防疫资源的浪费,各地要规范落实2021年春运期间的疫情防控要求,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的相关工作,不得在现行政策的基础上擅自“加码”、“层层加码”,不得在工作中搞“一刀切”。
各地应该及时纠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将密切关注各地政策的执行情况,对执行政策明显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将予以通报,要求立即整改。
米锋介绍,对于北京市以外的省份,要做到“六个不”,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不对返乡人员实施集中和居家隔离措施,不对低风险地区跨省流动到城市的非重点人群进行核酸检测,不对省域内低风险地区返乡的非重点人群查验核酸检测证明,不对省域内返乡人员进行居家健康监测,不得随意延长居家健康监测的期限。
钟南山:农村地区春节期间要注意这些
钟南山介绍,温度、生存环境都影响着病毒生长,天气冷是病毒生长传播的好机会,这种情况下,聚集的人多,病毒传播会更迅速。钟南山表示,农村地区现在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从最近发病的情况看起来,60%到70%的疫情发生在农村。如何做好防疫?他提出三大方面:
很多农村基层普通老百姓都以为,感染新冠病毒就会有很严重的症状,就必须要住院,所以当他有简单症状时,比如头疼脑热时并不引起重视,以为是流感吃点药就抗过去了。但实际上大多数新冠肺炎患者都是轻症的,甚至很多是无症状患者。因为新冠病毒的传播率很强,因此生病后不就医而是硬扛,最终就会导致耽误了自己,传染了他人;对于农村地区的防疫,还要村医有警惕性,不要有人来看病,就给吃点退烧药、中药就行了。一但患者有头疼、嗓子疼,或者是发烧、非常疲劳的症状,就必须要求患者做核酸检测;希望解决老百姓核酸检测不方便的问题。有的农村全村人集合坐着大巴到县城去检测,既花费时间又容易交叉感染,应采用移动车到村里应检尽检,不要让老百姓兴师动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技体现。新冠肺炎有一个特点跟SARS不一样,就是即便感染了病毒也可能没有症状,但没症状也有明显的传染性。因此春节期间,在农村的老百姓一定要:少串门、少聚会;不舒服一定要去看病,不要等病情厉害了再看;及时做核酸检测。
近期有一些地区出现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康复后,核酸检测转阳的情况。对此,钟南山表示不认为转阳病例有很强的威胁、很强的传染性,可能这些病例有核酸片段的残余。但有核酸片段的残余不等于有活病毒,很少看到核酸转阳性还会传染别人。
钟南山强调,对于康复病人不仅要关注他们的身体康复,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患者自暴自弃的现象不少,要重视对他们的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