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备受瞩目的2021大竹县制造业招商引资推介会暨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深圳举行。开放包容的大竹,向全世界张开招商引资的怀抱,迎接国际国内优秀投资者。当天,大竹与深圳科铭智能、广东秦禾控股集团、东莞盈合精密塑胶等公司签订了电源适配器和触摸屏生产项目等合作项目10个、项目投资总额达225.5亿元……
百舸争流千帆竞发。随着一大批优质项目相继落地,开放的大竹,正成为一个有活力、具魅力、富创新的新兴城市,释放出无限商机,吸引优秀投资者投资兴业,合作共赢。
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
伴随着重型机械的轰鸣声,来自大竹本土上市公司——川环科技的“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增量扩能项目”破土动工。这是大竹县2021年第三季度集中开工的10个重大项目之一,项目用地200亩,总投资3亿元,建成后将实现年产能1万余吨、年产值约10亿元,是成色十足的“优质项目”。
除此之外,集中开工项目还包含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终端产业园区等,“高科技”元素十足,总投资约93.45亿元。
此次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不仅代表了一大批优质高新技术产业将扎根大竹,为大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同时也是大竹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把项目作为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重要支撑的缩影。
在川渝合作(达州·大竹)示范园区,一期10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格外吸引眼球。2019年引进的天宝锦湖电子有限公司坐落其间。
在公司的成品组装车间,工人们正在对OPPO手机充电电源插头进行测试、扫描、包装。通过精密的坐标定位,机械臂将电子元件精准嵌入电路板的预定位置,再经过观察仪器“选优”,一个充电器的“核芯”就生产出来了。2020年,该企业产值达到4.6亿元,为当地提供了近700个就业岗位。
据了解,天宝公司始创于1979年,是一家集专业电源充电器研发、销售、制造为一体的大型跨国上市企业。2018年10月,天宝集团与大竹签订协议,2019年9月正式投产,使用厂房面积2.2万平方米,建成成品组装自动化生产线19条、SMT生产线24条、注塑机22台,次年就实现产值近5亿元。
在天宝公司的产品展厅内,陈列着各种手机配套电源、PCBA模组、适配器等电子产品,其中汽车节能充电桩格外引人注目。据该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介绍,汽车节能充电桩是今年新上的项目,一期将实现年总产值16亿元,解决就业近2000人。
目前,天宝二期智能产业园项目已启动征拆,计划投资6亿元,占地200亩,打造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电子信息配套产业园。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45亿元,解决就业2500余人。同时,达州市天宝锦湖正加大上市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实现本土上市。
引进高质量项目,促进高质量发展一直是大竹县委、县政府的重点工作。今年以来,大竹立足县域产业布局,及时印发文件,明确由县级领导任链长、县级部门负责人任副链长,围绕完善产业体系发展需要,成立了8个产业链工作组,聚焦经济发达地区,成立成渝、珠三角、长三角、福建和京津冀暨北方地区等5个驻点招商工作组,整合招商力量,夯实高质量招商基础。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先后赶赴东莞、深圳、惠州、上海、重庆、成都等地,通过精心组织、邀约客商,在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西洽会、西博会等重大投资促进活动中积极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推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近40个,涉及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苎麻新材料、文化旅游等产业,全方位宣传推介大竹,深度对接洽谈了OPPO、华为、天宝、高文集团、长安汽车、华润电力等知名企业,拓展合作空间,深化高质量项目合作。2021年1—11月,大竹完成国内市外到位资金182.4亿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0个,完成56个,合计金额598.5亿元,为大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此外,大竹还聚焦制造业薄弱环节和缺失环节,突出以重大项目为引领,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制造业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累计签约制造业项目46个,总金额451.5亿元;开工制造业项目29个,投资总额267.4亿元,补齐产业链短板,通过产业集群形成规模效应,降低整体生产成本,有效增加了企业竞争力。
优良“软环境”造就发展“硬实力”
在川渝合作(达州·大竹)示范园,刚入驻不久的达州市有为电子有限公司一片忙碌,员工们或推着地牛运送货物,或在机器的操作台前忙碌,明亮的生产车间,完善的排风系统,紧凑的流水制造线,很难想象,这样的项目工程,从合约签订到正式生产,前后仅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
项目的快速落地,让企业负责人十分满意,“大竹营商环境优良,在政策落地、税收减免、厂房租赁等方面想企业所难、解企业所困,全力助力企业建设,让有为电子有限公司对在大竹的发展充满信心。”
好环境就是生产力。为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创建等重大战略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大竹及时出台了《大竹县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2021年工作要点》,各职能部门持续转变职能,大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减环节、压时限、优流程、增服务,提高政务服务质效,不断深化强化企业服务,吹响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冲锋号”。在全县公布实施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实现网上办、一次办的基础上,各有关部门推进不见面审批,通过电子认证、数据共享、“快递+政务服务”等方式,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全程可办,减少企业和群众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到现场的跑动次数,用“一枚印章”管审批,以“一个平台”办服务,打造出“区域最优”的营商环境。
与此同时,大竹还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大竹县支持苎麻新材料产业十条措施》《大竹县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十五条措施》等系列亲商扶商政策,在厂房租赁装修、设备购置、升规入统等16个方面给予入驻投产企业财政奖补;设立工业发展、应急转贷、信贷风险补偿、创业担保贷款“四大基金”,出台《降低工业园区规上工业企业要素成本实施方案》,彻底解决企业后顾之忧。
哪里的环境优、哪里的服务好,企业和项目就往哪里集聚。2019年以来,以川环科技为代表,川东电缆、维奇科技、天宝锦湖……一大批优秀企业已根植大竹这片营商沃土,蒸蒸日上。
“招大引强是大竹招商引资的重点,优化营商环境则是确保项目落地的关键。”大竹县委书记李志超表示,未来,大竹将持续加大创新力度,提升服务效能,按下优化营商环境“快进键”,用好惠企优企“关键招”,不断释放招商引资“强磁力”,让招进来的企业和项目落得住、留得下、发展得好,推动大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李清 李杏 兰楯 饶春宝 程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