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拳”出击,护航民生。自今年以来,我市市场监管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着力解决11类民生领域中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度高的突出问题。行动期间,市市场监管局坚持以问题、结果、目标、效果为导向,统筹协调全市市场监管系统,依法查办了一批典型案件,严惩了一批违法经营者,进一步维护了全市安全稳定的市场环境。
据介绍,“铁拳”行动聚焦食品安全、产品质量、虚假宣传、价格监管等11类民生领域,依法查处销售药残超标的畜产品、水产品及未经检验检疫或检出“瘦肉精”的肉类,以及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生产经营注水猪肉等;宣称减肥和降糖降压降脂等功能的食品中添加药品;生产销售“偷工减料”劣质钢筋、线缆;生产销售劣质儿童玩具;中介机构“乱收费”;翻新“黑气瓶”;农村市场“山寨”酒水饮料、节令食品;“神医”“神药”等虚假广告;火锅类餐饮业“地沟油”;在白酒中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药品等;转供电环节加价等违法行为。通过集中执法力量,加大案件查办力度,震慑违法行为。
截至目前,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检查各类市场主体32450家次,取缔无证、无照经营20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2个,立案查处各类案件2415件,案值2061.11万元,处罚没款2326.59万元。与公安、农业农村等部门开展协作执法323次,移送司法机关并经司法机关立案案件20件。其中,查办的万源市某酒行虚假宣传案入选四川“铁拳”行动第二期十大典型案件,并予以公开曝光。市市场监管局查办的通川区某经营部经营未按规定进行检疫牛肉制品案,查封非法进口冷链食品5.28吨,有效阻断了新冠病毒“物传人”传播途径。
此外,我市市场监管部门还先后召开“两品一械”安全监测工作约谈会、户内燃气管道安装企业约谈会、违法违规商业营销宣传集中整治行动动员部署暨行政指导会等,加强指导规范,进一步增强行业自律,推动行业规范,有效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坚持“边打边喊”原则,统筹推进案件查办与行动宣传,行动期间利用媒体矩阵发布典型案例,结合“质量月”“安全用药月”等开展线下宣传活动,制作《冷链食品监管》《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疫情防控期间请正确购买“四类药品”》等动画短片循环播放,多角度、多形式、多渠道宣传“铁拳”行动开展情况及工作成效,推动行动深入人心,纵深开展。
借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创建,我市市场监管部门以“铁拳”行动为载体,加强区域协作。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家装行业产品质量,联合重庆万州、开州、城口县等地市场监管部门和辖区消委会,协同开展家装行业消费及满意度调查和公益宣传,制作专题宣传海报,开通微信投票通道,共回收调查问卷3137份,摸排案源线索23条,行业总体满意率65.2%。建立《川渝东北部毗邻区域知识产权合作重点保护名录库》,把达州的巴山雀舌、开州的诗仙太白等15件中国驰名商标,达州橄榄油、万州青脆李等46件地理标志产品纳入重点保护。与重庆万州、开州建立市场监管执法协作机制,实现信息互通、经验互鉴,进一步推动万达开川渝市场监管执法协作。
接下来,我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民生领域市场监督,持续打击违法行动,着力化解和防范市场风险,为群众营造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刘继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