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达州市中心城区“农村垃圾收集设施不健全”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现场会在达川区召开。参会人员先后来到达川区万家镇、明月江街道、河市镇,通过实地查看、现场解说等方式,学习达川区农村垃圾收转运处理体系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
收
品德银行鼓励群众垃圾分类
“万家镇在推行垃圾分类上,以垃圾分类换钱为突破点,与再生资源回收站签订协议,回收站工作人员走村入户回收废旧物品,解决群众搬运困难,群众也能在垃圾分类中尝到甜头,主动参与分类。”万家镇镇长魏东亚介绍,同时将不可回收的垃圾分为“要烂的”和“不烂的”,“要烂的”厨余垃圾和枯枝败叶用于堆肥,达到减量化的目标,“不烂的”食品包装袋、瓶瓶罐罐等垃圾,由保洁员和垃圾清运工人分拣后分类运走。
在万家镇双桥村的品德银行里,货架上摆放着纸巾、洗洁精、牙膏、水杯等生活用品,在这里买东西不要钱,只需要积分。“为了让群众养成垃圾分类习惯,我们建立了品德银行,将垃圾分类作为群众赚取积分的一种方式,积分可用于兑换生活用品。”魏东亚介绍,此外,收集烟头、义务劳动、主动调节村民矛盾等行为也可以加分。
据悉,万家镇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契机,探索建立适合村情的“户分类、村收集、镇清运、回收垃圾卖钱、有机垃圾堆肥”镇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体系,着力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目标。每年投入200余万元用于全镇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在全镇试点修建60余个垃圾分类投放点;每个组配一名保洁员,负责公共区域的保洁;每个村配一名垃圾清运员,一台垃圾清运车,集中收集全村各类垃圾并运送至镇垃圾中转站。目前,万家镇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已覆盖全镇50%的行政村,垃圾减量40%以上。
转
实施标准化垃圾房建设
在明月江街道,一座美丽干净的标准化垃圾房站在公路边,这座垃圾房实行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分类处理,配备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桶各4个,采用开放式设计。
“这座垃圾房不但可以方便居民,也大大降低了保洁员、志愿者的劳动强度,提升了工作效率。”明月江街道玉坪社区党组织书记邓仁生介绍,“保洁员每天对所包段区域的街路、巷道及两侧边沟和厕所等进行日常保洁,对垃圾箱及时清理,做到垃圾不外溢,并保持垃圾箱外表整洁干净,垃圾清运员做到垃圾日产日清,给居民创造一个洁净、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
据了解,明月江街道按照村(社区)收集、镇转运的方式对垃圾进行处理,清运工每天到各村(社区)将垃圾分类收集到垃圾房,再由垃圾压缩车转运至垃圾处理厂。
运
机械化作业及压缩式处理
“垃圾压缩中转站是河市镇垃圾处理的中枢点,可达到日压缩处理垃圾30吨,满足全镇12个村(社区)、7.5万余名常住人口日产生20吨垃圾的处理需求。”河市镇党委副书记王骏宁介绍,全镇的垃圾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的方式,通过运输车运至垃圾中转站进行压缩,并及时清运至环保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
目前,河市镇建立完善了垃圾简易分类、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的管理制度和定期维护制度,配备8辆农村垃圾清运车,每天早上分别从全镇60余个垃圾池(房)收集垃圾;村(社区)共有60余名垃圾分拣员,配备垃圾压缩车1辆、转运车3辆、冲洗洒水车4辆等。为进一步加强环卫硬件设施建设,今年以来,河市镇先后添置分类垃圾桶300余个、三轮运输车6辆,建立3个垃圾中转站,增强了垃圾处置能力。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议,参会人员对达川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及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工作给予了肯定。参会人员指出,达川区建成了一套无缝连接的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给达州市中心城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提供了可学习借鉴的做法和经验。(严衡玬 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