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达州市教育系统27名优秀教师组成教育系统综合帮扶队奔赴凉山州开展综合帮扶工作。三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教育局的直接指导下,教育系统27名综合帮扶队队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攻坚克难、“彝”路奉献,圆满完成各项帮扶任务凯旋而归。
本报本期采撷了其中几名队员的支教故事。
李大江:
推动盐源县足球事业加快发展
7月1日,李大江作为全国模范教师四川省代表,前往北京参加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观礼,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当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宣告“我们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李大江激动得热泪盈眶。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我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达州市援彝支教工作座谈会上,李大江谈了参加观礼活动的感受。
李大江是通川区实验小学体育教师,中共党员。2018年6月,他积极响应号召,奔赴凉山州盐源县开展综合帮扶工作。2018年10月,他的父亲身患绝症,2019年3月31日,他的父亲因病去世。期间,他一直坚守在凉山州盐源县。他不忘组织交给他的重任,牢记父亲临终前“把工作干好!”的嘱托,圆满完成综合帮扶任务。
李大江是通川区出了名的足球教练。盐源县校园足球起步较晚,获知李大江有“特殊才能”后,盐源县教体局将李大江从盐源县梅雨镇黑山村小学借调到盐源县民族中学任足球教练。李大江科学施教,对队员进行体能和技能训练,盐源县民族中学的校园足球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
2018年、2019年,李大江带领盐源县民族中学的足球队员到西昌参加了凉山州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2019年1月,他带队到成都市参加了“林荫公益夏令营”;2019年5月18日-6月26日,他带领盐源县民族中学足球队四个组别到成都市参加了四川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最佳阵容遴选;2019年8月,他带领盐源县民族中学足球队代表凉山州到自贡参加了四川省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2020年9月,他带领盐源县民族中学足球队初中足球班女子足球队到内江威远县参加了四川省青少年校园足球锦标赛。
如今,盐源县民族中学已成为了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雷友胜:
为教育系统帮扶队队员服好务
“千里援教来凉山,从此异乡是家园。倾心竭力辅学子,耐心指点渡难关。异乡三载春秋月,今夜始向故乡圆。万里河山待君看,常怀热情写新篇。”7月,渠县土溪镇第二小学的雷友胜圆满完成支教任务归来,凉山州喜德中学的老师写诗为他送行。
雷友胜到喜德中学后,主动请缨担任全校“最难调教”班班主任。他坚持以心交心、多陪伴学生,和学生成了最好的朋友。在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他在“万师进万家”“控辍保学”“森林草原防灭火”“停课不停学”新冠疫情防控、肺结核防治等工作中,冲锋在前,无私奉献,得到上级充分肯定。喜德县教体科局先后任命他为督学、喜德中学第一校长。2020年4月,凉山州组织部任命他为“脱贫攻坚综合帮扶教育专家组巡回指导组”成员。
作为达州市教育系统综合帮扶队队长,雷友胜还默默无闻为队友无私奉献。帮扶期间,他提出了“人财安全,工作出色,人际和谐,生活愉悦”援彝工作思路,得到了队友的赞许并践行。三年中,他先后编辑达州市教育系统帮扶简报52期,按自然年度整理出书4本;撰写帮扶新闻稿件近100条,并整理出书1本。他还将个人逾9万余字的援彝作品整理成册,并编辑了两轮第一校长国培简报26期,宣传凉山教育,展示达州风采。
在达州教育系统综合帮扶队和凉山州喜德中学师生共同努力下,凉山州喜德中学成为凉山州变化最大的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称号,被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文明校园”称号,高中教学质量获凉山州人民政府二等奖,初中教学质量获凉山州教体局进步奖和奖金50万元。2021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由3年前的0人上升到119人。
2019年9月,教育部表彰雷友胜为全国优秀教师。
黄青青:
大山深处书写青春无悔篇章
高新区斌郎学校的黄青青,所支教的学校是凉山州喜德县冕山镇深沟小学。那是一所寄宿制乡村小规模学校,学校两面都是高耸入云的大山,中间是一条狭长的河流,平均海拔达3000米。学校附近没有场镇、没有超市,买菜买生活用品都需乘车到离学校7公里的冕山镇购买。学校严重缺教师,黄青青教授了跨年级三个班的语文、科学、音乐、美术、法制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课程,每周课时高达26节。
“喜德县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想让幸福的索玛花尽快开满美丽的大凉山。”三年来,黄青青不仅上好了课,还通过文艺演出、国旗下讲话、班会课等形式,培养彝族孩子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团结精神。她带头上好示范课,引领支教学校教师提高业务素质、提升教学质量。她所教班级小学毕业考试成绩喜人,4名同学考上凉山州喜德中学、5名同学考上凉山州喜德县绿荫中学,创所支教学校历年最高纪录。
三年来,黄青青先后到9个建档立卡户家庭、20个贫困户家庭、6个留守儿童家庭、3个单亲家庭和1个残疾孩子家庭进行家访。对学困生,她坚持送教上门,悉心辅导,赢得了学生和家长充分肯定。她还联系亲友和高新区斌郎学校多次为大山里的孩子捐赠图书和过冬的棉衣,价值10余万元。
2020年,黄青青被表彰为凉山州“优秀帮扶干部”。(陈鲸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