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本报组织部分教育系统干部职工就如何深入推进“双减”工作进行了座谈。
深入推进“双减”意义重大
李祖江(达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意见》提出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坚持从严治理。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是从党之大计、国之大计角度作出的重大安排,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举措。
李孟然(四川省大竹中学校长):近年来,各地深入开展“双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作业管理还不够完善,校外培训仍然过热,超前超标培训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不仅加重了家长的经济和精力负担,也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我们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和对待“双减”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力整治校外培训机构,大力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切实缓解家长焦虑情绪,构建教育良好生态。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曾桂英(通川区文华街小学副校长):老师为学生布置作业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培养习惯,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但在实际操作中,老师们机械地布置大量作业,占用了学生正常的锻炼、休息、娱乐时间,不利于学生成长。
赵兴(宣汉县南坝镇第三小学校长):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意见》对作业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从减少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质量、强化教师职责方面下足功夫,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在为家长减负方面,《意见》提出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或批改作业属于学校教育的范畴,教师要主动承担好作业布置和批改的全部任务。
聚焦高效课堂提升教育质量
林莉(达川区教研室主任):为加快推进教学改革,2021年,我区开展了青年教师“高品质课堂”教学能力大赛,以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优质课堂教学探索,不仅展示了青年教师的教育智慧、教学能力,也带动影响了全区中小学教师聚焦课堂改革,提升教育质量。
冉东(通川区一小江湾城学校校长):全面提升教育质量,课堂是关键。我们以打造“快乐课堂”为目标,带领团队进行了“自导式”课堂教学改革,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形成了以“三个五”为抓手的“江湾”课堂教学改革经验。通川区一小江湾城学校,也因此成为了达州市唯一的“四川省自导式教学示范点”,为更多学校提供了“品质教育”的样本。
以高质量课后服务解家长之忧
李烽(万源市教科局局长):长期以来,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小学“三点半”放学现象,带来了家长因未到下班时间接孩子难问题,有的还因此把孩子送到校外培训机构,造成了“校内减负、校外增负”。学校要积极推进课后服务工作,不断健全完善课后服务有关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不断增强学生和家长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胡逐云(通川区实验小学校长):课后服务要在两个方面下足功夫,一是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完成好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拓展服务,二是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如开设科普小组、实施艺术教育、参加劳动实践等,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袁中学(宣汉县昆池中心校校长):《意见》提出要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意见》还对学科类培训机构开班时间作了明确规定,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学校要理直气壮肩负起学科培训的任务,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健全教学管理规程,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还要主动担负起引导家长配合做好“双减”工作的任务,密切家校联系,引导家长了解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理性规划孩子未来发展方向,合理安排好孩子的在家时间,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开拓视野、全面发展、实践锻炼。(陈鲸印 王万礼 刘礼全 邵明 杨秀琴 郑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