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源: | 达州市政府办公室 | 文 号: | 达市府办函〔2021〕71号 | 浏 览 量: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高新区管委会,市级各部门(单位):
为提高社会公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助力健康达州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现就加快推进全市应急救护培训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仍时有发生,交通事故、生产安全事故、火灾、溺水等意外伤害成为影响人民健康甚至威胁生命的重要因素。应急救护是在专业急救人员到达之前,由现场第一目击者志愿为伤病员提供及时的、初步的现场紧急人道救护行为。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旨在帮助广大群众增强防灾避险意识,掌握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在遭遇突发意外伤害时能够开展自救互救,为进一步抢救创造条件,从而可以有效降低伤病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各地各部门要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实施健康达州战略,以易发伤害行业、领域和公共场所为重点,全面推进应急救护培训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等“六进”活动,有效提升公众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程度,不断发展壮大红十字救护员队伍,力争实现每个意外伤害和突发事件现场都有人能施救、会施救、及时施救,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同时,要通过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倡导“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目标任务
建立健全较为完善的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机制,不断扩大社会公众应急救护培训的覆盖范围,力争实现全市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到2022年、2030年取得救护员证书人数占全市总人口比例分别达到1%、3%,接受救护员公益培训的中小学教职人员师生比不低于1:50,每个机关事业单位培训2名以上骨干救护员。社会公众的安全防范意识明显增强,自救互救能力有较大提高,群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救护响应能力显著提升,突发公共事件现场救护有序开展,常态化应急救护服务有效覆盖。
三、培训内容和重点领域
(一)培训内容
根据应急救护培训要求,培训内容包括:现场心肺复苏操作技术;创伤急救基本技术,包括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等;晕厥、脑卒中、支气管哮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癫痫等常见急症急性发作时的应急处置技术;气道异物梗阻、烧烫伤、触电、溺水、中暑、中毒(化学和食物)等意外伤害及家庭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火灾、地震、踩踏、交通事故、地质灾害、洪涝灾害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基本技能。
(二)培训重点领域
以高危领域和重点人群为主,加强对教育、文化、科技、体育、公路、铁路、民航、工矿、建筑、电力、旅游、公安、交通、消防等行业有关人员的应急救护培训。
四、职责分工
各地各部门要将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纳入为民办实事重要内容,加强救护培训体制机制建设,积极协调推进应急救护培训工作。要深入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六进”活动,重点抓好教师、驾驶员、户外作业人员以及高危岗位人员急救技能培训。参加培训人员要切实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争取通过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书。
红十字会牵头负责应急救护培训的总体工作,包括组织协调、工作计划、具体实施、业务指导、颁发救护员证等。
教育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各级各类学校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督促学校教职员工和在校学生参加应急救护培训,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各级各类学校要将应急救护培训纳入学生安全教育和素质教育内容,作为新生军事技能训练的必修课,每个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开展一次逃生避险、自救互救和水上救生知识技能教育培训。
公安、交通运输部门要支持配合在驾驶人员中开展应急救护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组织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参加应急救护培训,督促建筑工地成立突发事故急救小组,做好事故现场急救工作。
文化体育旅游部门负责督促指导A级旅游景区安全管理人员、导游、星级饭店服务人员参加应急救护培训。
应急、国资、经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负责组织高危行业从业人员、普通劳动者、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应急救护培训。
消防部门负责组织消防人员参加应急救护培训,确保在灾害现场能够有效开展救护工作。
铁路、民航、电力等部门负责组织本系统内的作业人员参加应急救护培训,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文化体育旅游、科协、教育等部门负责督促各类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游泳馆、文化馆以及其他公共活动场所,积极开展急救知识和救护技能的宣传普及。特别是各游泳场馆要积极开展青少年防溺水安全教育,大力加强水上救生技能培训。各级红十字会要主动与各场馆联系,探索建立应急救护培训站点,有条件的可建立生命安全健康教育体验教室,积极开展急救知识的宣传普及和自救互救的技能培训,使急救知识和救护技能的宣传培训工作大众化、社会化、常态化、长效化。
其他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要积极配合各级红十字会,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普及活动。各地各部门已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要加强对应急救援队伍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救援队伍的抢险救援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群众性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作为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好。
(二)加强经费保障。各级财政要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大力支持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各地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费用除通过同级财政支持外,还可以鼓励社会力量捐资等多种途径解决。
(三)加大宣传力度。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媒体,广泛宣传应急救护培训的重要性,宣传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知识,宣传成功施救案例,提高群众对应急救护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各级红十字会要将开展应急救护培训与增强群众参与现场救护意识、传播人道救助精神和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相结合,利用世界红十字日、世界急救日、国际志愿者日、全国防灾减灾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集中开展宣传培训活动。各新闻媒体要利用各种宣传载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6月24日
《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通知》解读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信息公开入口 达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1156号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231号主管:达州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