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川区不少小区周边、公路沿线等地的菜地被翻耕一新,原本种满蔬菜的城区土地,如今栽种上了各式各样的灌木、乔木,放眼望去,满目青翠,实现了“山头菜地”向“城市绿地”的华丽变身,为广大群众营造出一个鸟语花香、生机盎然的绿色生态环境。
据了解,2021年是我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考评验收年,城市绿地率是其中一项重要指标。通川区于今年4月1日正式启动“退菜还草、复绿”专项行动,按照“以块为主、分线落实、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做到“地尽其用”,让城市“绿肺”更健康、更强大,全力打造“郁郁葱葱,满目皆绿”的绿色通川。
目前,全区“退菜还草、复绿”点位共计51处,占地876.8亩,均已完成退菜、翻耕、播种,管绿护绿等相关工作正稳步推进。
★★★ 掀起“退菜还草”热潮★★★
专项行动启动后,通川区各级各部门积极响应,全区掀起了“退菜还草、复绿”热潮。
东城街道对辖区内沿山到沿河“菜园”7个点位、100余亩空地进行了摸底排查,第一时间积极做好宣传动员,组织机关、社区党员干部通过包片、包户等方式加强宣传引导,先后组织开展除草、拔草志愿服务活动11次,共500余人次参加。同时,出动2886人次、动用挖掘机11台次对土地进行翻耕,播撒三叶草种子700斤,栽种青桐、铁梗海棠、牡丹等9种灌木、乔木共1184株。
西城街道积极落实全国园林城市创建的各项要求,对辖区“退菜还草、复绿”工作进行认真摸排梳理,以“复绿一块、成功一块、群众受益一块”为工作目标,抓紧落地落实,强化进度推进。据了解,该街道办于4月10日组织志愿者、施工队、社区工作人员等20余人,正式启动辖区内“退菜还草、复绿”工作。
凤北街道通过广泛宣传、召开“退菜”动员会、签订“退菜”承诺书等方式,组织街道和社区干部对环凤凰山的G210国道沿线、元九大道、犀牛大道等山头菜地,进行了全面“退菜还草、复绿”。据初步统计,该街道已投入人工1369人次,动用工程机械70台次,对辖区226.7亩“退菜地”播撒三叶草种子600余公斤,栽种樱花树1500株、桂花树920株、斑竹350株。
罗江镇认真全面梳理、排查辖区应复绿地块,以“复绿工作常态化”为目标,不折不扣地完成创园任务,消除随地种菜现象,推动“退菜还草、复绿”工作。目前,全镇退菜还草复绿面积1100平方米,栽种红继木、红景木球、月季、三角梅等植物830株。
此外,朝阳街道、凤西街道、莲花湖管委会都根据实际情况,对辖区内“退菜还草、复绿”点位进行了梳理排查,先后启动“退菜还草、复绿”工作,扎实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创建,让广大市民群众享受到“闲步赏花、随地享绿”的生活环境。
★★★ 积极行动管绿护绿★★★
当前,通川区“退菜还草、复绿”各项工作正紧锣密鼓推进。近日,记者随通川区创建办工作人员实地走访了朝阳街道、凤西街道、莲花湖管委会等部分“退菜还草、复绿”实施点,进一步了解通川区“退菜还草、复绿”工作开展情况及后续管绿护绿情况。
在大寨子公园山水美地小区旁,粗细各异的李树、樱花树、青枫树栽种得整整齐齐,工人正在喷洒营养液。“这片实施点占地约3亩,我们辖区实施点多为零散土地,蔬菜能收尽收后,我们才会组织工作人员进场作业。”朝阳街道办事处创建办工作人员艾玲娜介绍说,“种完树、撒上草籽后,我们将加强日常巡查和管护,将责任落实到人,进一步做好绿植管护工作。”
“平整土地后要注意垃圾清理及周边环境保护,做到规范种植,确保树木存活。”凤西街道办事处主任徐兴璀正在查看五里店社区实施点的退菜还草进展情况,他告诉记者,“目前,我们辖区内的实施点均按照进度要求稳步推进。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各方资源,争取建一片、成一片。”
在石莲花社区实施点,记者看到,撒播的草籽已经长出了嫩芽,工作人员正在对草地浇水。“目前辖区内所有上报区域已全部完成翻挖、播种、栽植,正在进行浇水管护,除每日两次巡逻、两次浇水外,还要跟踪复绿情况,防止居民重新将草地翻挖种菜。下一步,我们计划邀请专家进行指导规划设计,确保莲湖片区‘退菜还草、复绿’的整体性、美观性。”莲花湖管委会原主任王栋说。
在凤北街道实施点,绿油油的草种幼苗正茁壮成长。据该街道办人武部部长、副主任潘信全介绍,下一步,该街道创建办将压实属地责任,每周不少于两次对各社区“退菜还草、复绿”地块进行随机抽查,对抽查结果及时通报。同时,将及时上报巡查中发现的毁绿行为,严管重处人为毁绿行为。
★★★ 统筹谋划强化指导★★★
为进一步做好2021年度“退菜还草、复绿”工作,全力打造“郁郁葱葱、满目皆绿”的绿色通川,通川区上下一心,抢抓春季造绿复绿的关键时段,推动“退菜还草、复绿”工作又快又好完成。
今年3月初,针对辖区“退菜还草、复绿”工作的实际情况,通川区创建办统一调度,会同区住建局、区自然资源局、区规编中心、有关乡镇(街、委),多次现场踏勘,共梳理出“退菜还草、复绿”点位153处,并逐一建立工作台账,要求责任单位每日报送工作进度,确保精准掌握“退菜还草、复绿”工作推进情况。通川区住建局邀请市园林处专家赴现场指导,消除城市绿地性质“遥测”认定障碍;聘请有资质的园林管护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打造简易、美观的城市绿地景观,进一步提升城市风貌。
据通川区创园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自“退菜还草、复绿”工作开展以来,通川区先后开展了10次全覆盖督查和20次抽查,积极解决翻耕、播种、养护、修枝、除杂草等各种技术问题,以“发点球”的形式通报各地块存在的问题。同时,多方寻求技术力量,通过聘请园林技术专家、邀请市园林处专家、与高新区园林绿化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沟通等方式,补齐技术短板。进一步畅通指导渠道,建立业务微信群,实时沟通和解答街道、社区的实际问题,成立现场业务指导小组,赴各地块实地察看和处理问题。
按照“先考虑该不该,再考虑难不难”的原则,通川区以解决随地种菜、乱搭窝棚等现象为契机,加强正面宣传,倡导人人护绿,严厉打击人为破坏、毁绿种菜等行为。
记者从通川区创建办了解到,截至目前,各“退菜还草、复绿”实施点的苗木和草种幼苗均生长情况良好,正在进行杂草清除、垃圾清理、苗木养护等工作,确保“退菜还草、复绿”取得良好成效,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真切地感受到“品质通川”建设带来的喜人变化。(曹芮铭 胡杨 丁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