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连全局,小事连民心。在党史学习教育及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达州政法系统坚持以需求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始终,从细微处着手,查办影响群众生活的“小案件”,办好关系群众利益的“小事情”,立足职能,以人为本做好服务工作,通过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羸得了群众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查办“小案”贴心维护民利
达州公安机关立足实际,以民意为导向,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日,一名老人拿着锦旗,来到宣汉县公安局马渡关派出所,感谢该所办案民警帮她找回了“丢失”的钱。
4月27日14时许,宣汉县公安局马渡关派出所民警在马渡关镇农贸市场附近入户走访时,听到附近传来哭喊声,便上前了解情况。
经了解,哭喊的老人叫刘某英,家中仅有她及儿媳张某居住。4月27日上午,婆媳两人先后出门。当日中午,刘某英回到家中,发现其放在床垫下的4000元现金不翼而飞,家中门窗完好无损。婆媳两人在家中四处寻找未果,刘某英便怀疑是儿媳张某将钱拿走了。而张某却告诉民警,婆婆有可能是把钱带出去给了自己的女儿。婆媳之间为此互生嫌隙、相互埋怨。为化解矛盾,民警到刘某英家中展开了细致侦查。
经查,民警发现现场门窗完好,无撬动痕迹,屋内无翻动痕迹,民警初步排除了他人入户盗窃的可能性。为此,民警兵分两路,一路对街坊邻居进行走访调查,一路在房间各个地方再次寻找。
功夫不负有心人!民警最终在刘某英家中衣柜里的一只棉袜中,找到了40张面额100元的人民币,合计4000元。经刘某英现场确认,这4000元钱正是她“丢失”的钱。
刘某英从民警手中接过钱,激动地说:“要不是你们帮忙找到这笔钱,我还要继续怀疑我的儿媳妇,影响我们的婆媳关系,家里也不得安宁,谢谢你们,让我们的家庭重归和谐。”
4月20日,正准备在手机上“贷款”的王先生,接到了民警的来电。原来,王先生因为最近手头紧,通过某网站了解贷款渠道后,准备在网络平台上贷款,不料却中了骗子的“圈套”。正当王先生在骗子的指导下下载诈骗软件准备申请“贷款”时,公安局反诈民警及时收到预警,立马对王先生进行电话劝阻。经反复劝说,王先生最终卸载了诈骗软件,避免了经济损失。
像这样的电话,公安局的反诈民警每天都在拨打,当电话打不通时,他们会想尽各种办法联系受害人。面对个别受害人的不理解,他们还会亲自上门耐心劝说。
问计于民公信羸得民心
宣汉县人民检察院近期组织开展了“检察干警进万家”活动,通过广泛走访、深入交谈、躬身帮扶,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大接访,听声音。该院严格落实“检察长接待日”制度,检察长带头在检察服务大厅窗口接访,耐心倾听、认真解答群众疑惑,引导群众依法合理维权。
大询访,解难题。该院组织干警走进帮扶户家中,通过帮干农活、帮做清洁、帮销农产品、帮咨询政策等方式,帮助帮扶对象增加收入、改善居住环境;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社区、进村组,广泛征求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整改,提高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满意度;走村入户,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针对老年人实施的保健品领域诈骗犯罪、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以及放火罪、失火罪的危害性和入罪门槛进行讲解,提高群众法治意识。
大回访,赢民心。该院对近三年来办理的案件进行系统梳理,仔细甄别、认真排查,准确预判问题风险点,对案件当事人分类开展回访。回访案件被告人,充分了解其悔改状况以及融入社会情况,提醒其增强学法懂法守法意识,鼓励其重拾生活信心;回访案件被害人,深挖案件中可能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加强被害人心理疏导;对生活有困难且符合救助条件的被害人家庭,对接相关部门,及时提供司法救助。
精准服务深情回应民需
5月7日早晨7时许,开江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早早来到办公室,为即将开庭的一起聚众斗殴案做庭前准备。但因城区电网升级改造,院机关全天停电,该案准备延期审理。承办法官得知被告人亲属已从外地赶来参加旁听,正眼巴巴地守候在审判庭外。想到被告人亲属大老远跑一趟费时费钱十分不易,而且庭审时如有亲属到场,有利于对被告人进行思想教育,承办法官当即决定如期开庭。
审判庭内光线微弱,无法看清卷宗材料,给庭审出了一道难题。“点蜡烛开庭!”承办法官斩钉截铁地说。书记员立即外出买回蜡烛,在摇曳的烛光下,庭审得以顺利进行。两位被告人在亲属殷切关注的目光下,当庭表示认罪悔罪。庭审结束后,被告人亲属和律师感动地表示,“烛光庭审”真切体现了人民法官为民务实的工作作风。
渠县人民法院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宣传民法典,法官在行动”为主题,以“民法典进乡村,普及法律常识;民法典进社区,为群众答疑解惑;民法典进企业,优化营商环境”为目的,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百名法官进百村百企”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期盼,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认真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宗旨,增强了群众知法、懂法、用法、守法的法治观念。
多措并举普法工作再升级
达州市司法局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载体,在征集普法意见、创新普法载体、丰富普法内容、压实普法责任上狠下功夫,全面推动普法工作提档升级。
该局利用“送法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等各类普法活动,深入实地面对面了解群众普法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活动。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检察院代表、法院代表、律师代表和群众代表征集普法意见建议,认真研判普法需求,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普法。
线上线下构建立体普法格局。该局以主题活动为载体,深入城市社区、乡村场镇开展送法下乡、送法进社区活动,利用“摆摊式”普法,让群众赶场逛街就能学法;每天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高质量“以案释法”案例,增强普法传播力,让群众在指尖上就能轻松学法;联合广播电视台,办好“乡村普法之声”广播栏目,扩大普法覆盖率,让群众“田间地头随时学法”。
有滋有味,量身定制“普法套餐”。该局个性化定制“普法套餐”,针对机关单位、乡村群众、中小学生等不同对象,采取开设法治讲座、播放法治电影、发放宣传资料、开办广播普法节目等形式,不断丰富普法载体,不断优化普法内容,为群众提供形式多样化、内容多元化的普法服务。
创新创优,用心打造普法品牌。该局创新推出“法律进乡村”巡回法治宣传活动、“乡村普法之声”广播栏目和“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法律进学校等系列活动。同时,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主题活动,在开展好规定动作的同时,推出“法治月月讲”活动,努力探索精准普法新路子,形成各地各部门相互配合的“合唱式”普法新格局。(闫军 潘可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