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我市教育系统紧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性问题,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以抓实中小学生“四史”宣传教育为着力点,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上下功夫,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上出成绩,推进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加强党的领导
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我市教育系统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将党史学习教育放在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首要位置,纳入全年党建重点任务予以安排部署,纳入教育系统党建绩效清单管理和年终党建述职考核重要内容,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在压实主体责任、精心组织实施、推进重点任务上下足功夫。压实各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主体责任。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切实发挥好“领头雁”作用,牵头完成党史学习教育各项任务。各地各校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当前工作重中之重,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
市教育局制发了《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全市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方案》《全市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加强政治引领方案》《全市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方案》等4个方案,明确主要任务和推动举措。组织市委宣讲团第六分团和周永开同志先进事迹宣讲团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主题宣讲活动。市教育局党委班子成员,人人到所联系学校(单位)开展党史学习专题宣讲,充分发挥带学促学作用。
聚焦立德树人
抓出党史学习教育特色
我市教育系统鲜明树立学党史、铸红魂导向,结合师生实际,以统筹开展青少年“四史”宣传教育为抓手,开展“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红色血脉。
一是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融入课程学习。各地学校将《伟大也要有人懂:小目标大目标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写给青少年的党史》等读本,作为学校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辅助读物,让中小学生熟悉党的历史,知道党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树立争做时代新人的理想志向。遴选了40余名优秀思政骨干教师,在中学段和小学段各组建1个达州市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开展“热血思政”课程建设,打磨以“四史”教育和周永开同志先进事迹为主题的特色思政课,作为中小学生学习“四史”的“身边鲜活教材”。开展“信仰课堂”实地教学,利用打磨成型的思政课,以少先队队课、主题队日、团课为主要形式,开展实地教学,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在中小学生中厚植红色基因。
二是发掘学校红色资源,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现场学习。将通川区蒲家镇中心校、宣汉县清溪宏文学校、万源固军坝中心校等8所学校列为中小学校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点,深挖教育系统红色资源,开发“四史”学习校本教材,打造微党课等,切实提高育人成效。
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系列教育活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开展全市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讲党史·赛党课”活动,以“铭记奋斗史,奋进新征程”为主题,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我市教育事业发展新征程。开展全市教育系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诵讲演展”系列活动,通过诵读、讲述、演讲、演艺、展示等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师生在活动中受教育、受洗礼、受激励。
办好教育实事
落实党史学习教育目的
党史学习的落脚点在办实事、开新局。全市教育系统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推动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大力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一是解决教育顽疾。以“阳光问廉”栏目为蓝本,在市教育系统开展“校园问廉”工作,围绕师德师风建设、课堂建设、后勤管理、校园师生安全等方面,进行暗访督导,搜集问题线索,对相关问题责任人集中开展现场“问廉”,切实解决教育系统存在的顽疾。
二是破解教育难题。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党委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建设区域教育中心、学校突出安全问题、提升基础教育质量、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师德师风建设、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建设等6个方面,拟定重点调研课题,由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别牵头开展研究,着力破解全市教育发展难题,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是抓好民生实事。紧贴教育系统实际,扎实开展“系统党建提质年”“课堂建设改善年”“校园治理深化年”“教育督导管理逗硬年”“教育宣传加强年”的“五个年”活动,聚焦教育为民,抓好惠民实事,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加快一批大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工程,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着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喊响叫亮做实“学在达州”教育品牌。(陈鲸印 彭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