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市通过对“九个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结合持续开展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活动,一批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落实、啃食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的机制性梗阻、作风性障碍、腐败性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持续向上向好。
近日,为进一步推动有关行业系统转变政风行风、持续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我市召开了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工作推进会,在总结去年工作成绩时,提出要把系统治理作为经常性手段,聚焦“4+2”重点行业领域,进一步深化系统治理,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压实责任主动作为
系统治理整治的突出问题,与民生福祉息息相关。
2021年,省纪委监委提出“4+2”系统治理,即在开展的发改、住建、卫健、人防等4个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工作中,增加在人社、经信2个行业领域开展突出问题系统治理。
开展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关系的是群众利益福祉,检验的却是党风政风行风。
对此,市纪委监委多次召开系统治理专题会、座谈会等,对系统治理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各县(市、区)纪委监委严格落实省、市纪委监委工作部署,召开纪委常委会、推进会、协调会等会议,定期听取系统治理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问题困难、统筹部署重点工作;各主责部门层层召开动员会、印发工作方案,压实工作责任。
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也悄然形成。各系统治理主责部门将系统治理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一把手”负总责,具体抓好落实,压实责任,主动作为、积极作为,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标本兼治突出成效
系统治理,“治本”很关键。
“去年开展的系统治理工作,有效遏制了工程招投标领域违法违规行为易发多发势头,但一些突出问题还未从根本上解决。”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们将突出标本兼治,督促相关行业部门加大项目核查力度,对收集到的投诉、举报等问题线索,从严从速调查核实,调查处理结果及时报市纪委监委,接受纪委监委监督。
为确保系统治理成果管长远、见长效,今年以来,达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5次召开党组会、行政办公会专题研究深化治理工作,会同市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二室、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召开深化治理督导会1次、推进会1次,3月23日、5月11日两次召开全市人防系统会专题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和再推动。同时,在聚焦问题整改过程中,追责问责8人。
5月13日,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召开了系统治理警示教育暨限期主动说清问题动员会,以典型案例、身边案例为鉴,加强廉政知识学习和警示教育,引导干部职工知红线、守底线。“我们还将联合纪检监察组适时派出督导组,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市经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说。
“我们将按照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工作推进会的要求,充分运用去年建章立制、业务培训、规范程序等治理成果,在6月10日前完成制度机制执行情况100%‘再检索’,对现有审批、监管是否真正实现制度化、规范化进行重点检索,对工作治标不治本、制度与办理‘两张皮’等问题严肃惩治和问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
靶向治疗解决顽疾
推进系统治理,纪律监督是坚强保障。
连日来,全市纪检监察干部结合“千名纪检监察干部进万家”活动,采取入户摸排、集中接访、主动下访等方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收集重点行业领域问题线索。市纪委监委发布了《关于在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中限期主动说清问题的通告》,敦促有关人员限期主动说清问题。
市纪委监委领导按照联点包片工作要求,深入市级各牵头部门、各县(市、区),通过明察暗访、走访座谈等方式开展调研督导,切实加强交流沟通,查找问题短板,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督促推动系统治理各项措施落实落地。
市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市纪委监委驻市卫健委纪检监察组正在督促卫健、医保等部门对去年医疗卫生领域系统治理工作开展“回头看”,并组建了3个专项监督组,深入各医疗机构摸排问题线索,保持打击欺诈骗保高压态势。
“我们也将对工作推进不力、治理效果不明显、社会反映强烈的,特别是态度消极、虚于应付、搞虚假治理进行的严肃查处。”市纪委监委驻市卫健委纪检监察组纪检监察干部说。
在大竹,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工作纳入全县各纪检监察机关今年3至5月重点监督任务清单,指导内设机构、乡镇(街道)纪委(纪工委)、派驻机构明确监督方向、监督范围、监督内容,聚焦行业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瞄准行业关键区域、关键问题,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
在万源,派驻纪检监察组与联系纪检监察室、各相关责任单位形成了“组室地”联动协作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各牵头单位工作开展情况的督查暗访,着力发现突出问题的顽疾固瘴和关键环节,并将典型问题予以曝光。
在达州高新区,信访举报渠道已畅通,群众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进行举报。自治理活动开展以来,已查处问题2件,立案查处1人,正在调查核实问题线索1件。(赵曼琦 王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