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奔盛世,一犇自奋蹄。竹乡大地,百业兴旺。
2月18日,正月初七,年味犹浓,暖阳高照,企业机器欢畅运转,大竹县工业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公司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常态化管控,全员健康稳定;产品订单满满,生产工期满满;春节期间照常轮班,催赶交货……今年公司产值将轻松突破10亿元……”穿行在繁忙生产工作现场,达州本土首家上市公司——四川川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蒋青春,满怀信心地迎接春节后第一批领导的莅临与亲切关怀。
今年员工春节过得可好?企业疫情防控怎么样?生产经营工作如何?复工复产开展怎样?……
这一切,大竹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担负着“工业挑大梁”重任、负责分管工业的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渠和副县长陈阳,尤为忙碌,在这牛年春节收假上班第一天,就马不停蹄,奔赴在大竹经开区、月华食品园、石河建材园等地,深入川环科技、天宝电子、东柳醪糟、海螺水泥等企业车间厂房,详细了解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疫情防控、环保管控、节后人员返岗等方面情况。
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和煤矿分类处置双重不利影响,大竹县统筹疫情防控和工业经济发展,坚持“工业挑大梁、制造业扛大旗”的主基调,以超常的付出、艰辛的努力、铁肩的担当,牢牢稳住了工业经济基本盘:
1—12月,全县累计15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15.82亿元,剔除煤炭因素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达10.6%,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大关、达105.66亿元;
大竹县荣获“全省新型智慧示范城市”(全省10个,达州市唯一),大竹经开区荣获全省“亩均论英雄”改革基础调查试点园区(全省10个,达州市唯一);
大竹县发挥应急转贷资金过桥作用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的典型案例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推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和“四大基金”助力工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得到时任市长郭亨孝的肯定性批示;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征途漫漫,惟有奋斗。”2021新年贺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大竹县工业经济发展正蓄势而进,全方位助力大竹县奋力打造川东北渝东北产业集聚和开放合作“两个新高地”,率先融入成渝地区经济“双城圈”、携手共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工业突破发展年”。从中央到地方坚持稳中求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汇聚各方力,提振精气神,一心一意扩内需,聚精会神强科技,全力以赴促增长,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运筹帷幄,方能决胜千里。2020年12月16—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工业经济发展要“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12月28—29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六稳”“六保”等关键词是工信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作的工作报告要求。12月30日,在成都召开的2021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上,省经信厅党组书记、厅长朱家德提出“十四五”四川工业开局主题:更加注重紧抓不放将制造业作为产业核心、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工业投入、优质企业培育和制造业数字化赋能……
注入“兴奋剂”,增强新信心。中央、省和市经济工作会议及县委第十三届六次党代会精神,宛如和煦阳光、奋进春风,激励和鼓舞着大竹县经信系统千百名战将。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工业投入增长15%;新升规入统11户;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0个……这是大竹工业人2021年的预期目标。
紧扣“两翻番、三提升、四突破”和建成“一核两带六集群”总体目标,按照“首抓招商、重抓园区、大抓企业、狠抓创新”的工作思路,大竹工业人正凝心聚力,守正创新、激情奋进、担当实干,全面开启六大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新征程,重铸大竹工业发展新辉煌。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1月21日清晨,一箱箱打包整齐的各种香菌,在和煦的曙光映照下,闪耀着鲜香诱人的光芒。身着白色工作服的工人们,忙碌地将这批香菌传递到厂房里等候的厢式大汽车上。“这是每天都来接货的重庆某大型超市的采购专用车。”早起的大竹县禾茂菌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旭,高兴地接待渝州客人。
此时,中华镇黄荆村六组炊烟袅袅,银白色的冬霜晶莹剔透。深居在这山水环抱的四川省唐鸭儿食品有限公司里格外繁忙。阳光从窗外钻进来,目睹这一批经祖传秘方炮制而成刚出炉的手撕鸭,热气腾腾,色香欲滴,口水直咽。“这批发往成都市内一大型超市的货,昨天我们准备就绪,今早一出炉,便打抱上车……”有锦官城的厚重支撑,唐鸭儿公司总经理唐博,成天乐不知疲,“去年我们实现工业总产值4236万元,增长15.88%,今年再接再厉!”
“亲们,看好啦,这才是传承百年老字号、达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地理标志的保护产品正宗观行豆干,下单千万不要搞错了哟……”直播带货,在大竹企业营销中不足为奇。四川省贺家观行食品有限公司销售总经理贺丹一有空就进入直播间进行指导,“虽受疫情影响,但我们2020年的销售增长率还是2位数,达到23.65%。”
“我们今年产销两旺,春节不打烊……”提到公司生产经营情况,达州利森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文源欣然自得。
步入新招商引资企业——达州友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一排排崭新的高端自动化机器设备,正在工人的安装中逐步到位。“我们作为天宝电子、OPPO手机等精密电子元件配套二级供应商,入驻大竹建设分两期,一期拟投资5000万元,目前已设备安装30%,本月底即可实现运行量产,月产值可达10万元,由于智能化程度很高,就业人数不算多,但也可带动200余户家庭增收致富……”友为电子总经理刘应怀娓娓道来。
“特别是开通了中欧班列,对我们公司的货物快速送达欧洲有很大的帮助,大竹有100万的人口,劳动力资源很丰沛,达州政府给我们企业的支持和优惠,我们在达州的发展很有信心,力争在2023年在大竹再创建一家上市公司……”达州市天宝锦湖电子有限公司营运副总经理刘荣德豪情满怀。
达州市品美科技有限公司一楼接待大厅,前来应聘者排着长队,扫码天府通,测体温、填表、咨询……繁忙而有序。“今天招了多少员工?你们工资待遇如何?……”大竹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党委书记、局长林可胜欣喜询问。“报告林局,我们2021首次计划招聘200人,今天开业目前已招到50人,工资待遇是月薪3500元至5000元,转正后还有五险一金……”品美科技管理部主管邬忠文对众多的热情应聘者和各级领导的关怀倍感高兴。
达州市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专业从事水泥及熟料的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工业余热发电,水泥用石灰岩及水泥配料用砂岩露天开采。“目前公司产销两旺,一季度可达产值2.7亿元,我们有信心实现‘开门红’……”总经理黄保国率领公司500余名职工奋战水泥建材生产一线,公司一直生产经营良好、安全环保和疫情防控保障有力,成绩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2月18日上午9时,大竹县经信局五楼会议室暖意融融,全体职工到岗到位,“收假收心会”准时召开。
“新年要有新气象!今天正式上班了,大家要将状态全面转到工作中来……”林可胜的叮嘱响在耳畔。近期省市县的相关会议精神,各种工作安排及要求,如春风回荡,弥漫经信大院。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
2021年,辛丑牛年,中华民族把牛比作刻苦、踏实、坚韧的象征,备受人们的喜爱。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分别象征着为人民服务、创新发展、艰苦奋斗。这是中国今年的奋斗状态的基调,也是大竹经信人继往开来,传承优秀的品格。
大竹工业开启“新引擎”,实现新突破,要的就是“三牛精神”。
谈到今年大竹工业发展主要途径,林可胜胸有成竹:
产业发展路径“明”。我们主动承接达州市南向产业“一核两核四区”布局,科学编制《大竹县“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大竹县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着力构建“一核两带六集群”工业发展新格局。
招商活动方向“准”。招商引资“添后劲”,组建“8 5”招商队伍(“8”即8个产业链链长制招商,“5”即驻点招商5个工作组),落实《达州市制造业招商引资三年攻坚方案》。
项目建设进度“快”。做好项目跟踪服务,积极争取上级工业政策和项目资金支持,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快推项目“稳投资”,确保全年新开工工业项目20个以上,竣工项目10个以上。加强产业运行分析调度,推动产业平稳较快发展。抓好“水、电、气、运、钱、地、人、房”要素协调保障。
企业帮扶培育“强”。加强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引导企业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一企一策”帮扶及产融深度合作,完善“保姆”服务及金融帮扶机制,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审批执法“重包容”,打造区域最优营商环境。
创新建设平台“好”。做好企业技术中心申报认定和评价工作,积极搭建“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提升信息化水平,打造一批“5G 工业互联网示范企业和试点项目;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打造园区、景区、社区“三区合一”城市新区。
绿色发展促进“大”。常态化抓好工业企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升应急药品物资储备能力。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实施“一厂一策”科学应对重污染天气、持续巩固砖瓦行业整治、“散乱污”企业整治、燃煤小锅炉淘汰等成果。
企业要兴党旗“红”。唱响“兴党建”,开启新征程。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是大竹经信人坚守的初心。系统谋划,坐标思维,全面提升落实效能,强化工作督查督办,建立重点工作“清单制 责任制”、每月调度完成情况,实行严格销号管理。开展建党10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切实树牢聚力干事、激情创业,努力打造经信“忠、专、实”的干部队伍“新形象”。
“大道至简”才能奋勇争先、行稳致远;“虚怀若竹”方可拔节而出、拾级而上。“倡导‘大道至简,虚怀若竹’的大竹精神,大竹工业要争当达州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的‘压舱石’、达州工业经济调整结构的‘生力军’和达州工业经济南拓融入重庆发展的‘桥头堡’,为达州市‘经济总量冲刺4000亿,城市规模建设双300,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贡献大竹力量!”中共大竹县委书记李志超时刻关注关心着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多次语重心长地强调:
大竹县要紧盯东部沿海和成渝地区产业转移,深度融入“双城圈”重庆极核,做好‘配套文章’、发展‘配角经济’,主动承接达州市南向产业“一带三区六园”布局,着力构建“一核两带六集群”工业发展新格局;抓好电子信息及大数据、智能制造、新材料、农产品加工四大主导产业,全国苎麻产业“一县一业”试点,加快建成全国苎麻面料生产基地,依托白茶、糯稻、香椿、竹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全县企业项目新建入统,各项工业数据指标,“6 3”产业调度,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常态化……为谱写好工业经济发展新篇章,大竹工业人正踏实践行“三讲三有”新作风,全面谋篇布局,全力蓄势而进,迎着新时代灿烂的朝阳,向着新的目标扬帆启航!(林可胜 姚君平 王达)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信息公开入口 达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1156号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231号主管:达州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