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达州市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切入点,以防范化解重大矛盾风险为着力点,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落脚点,发挥“五治”作用,持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深化“平安达州”建设,全市保持了平安稳定的总体态势,为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强化组织保障,凝聚工作合力
强化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亲任“平安达州”建设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多次出席相关会议,提出目标要求和方向指引。在大力推动下,县、乡两级对应成立领导机构,市级统筹协调、县级组织实施、乡级固本强基的工作体系初步形成,党建引领、多元参与的社会治理体系基本建立。
强化统筹联动。创新“1+1+N”模式,设置10个专项工作组,加强工作统筹,推动任务落实。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会议、专题协调会议、联络员会议,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从全市抽调精兵强将充实工作力量,整合政法系统和相关单位资源,加强工作协调联动,共同落实落细平安建设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各项措施。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诉源治理”,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物业管理地方立法;市政协重点督办市域社会治理提案6件。
强化督导驱动。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制发《达州市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实施方案》及责任分工方案,逐一明确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制发领导小组工作规则等系列文件,规范运行机制,督促履职尽责。健全完善督导考核机制,开展综合督导2次,纳入目标绩效考核,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建立信息报送、宣传引领机制,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加强宣传,在全社会营造社会治理人人有责、“平安达州”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严格落实周调度、月推进、季研判机制,组织召开平安建设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现场推进会4次、专题会议7次。
突出关键领域,优化工作布局
突出“防范”关键抓安全稳定。统筹发展与安全,持续加强国家安全基层人民防线建设,加大打击邪教违法犯罪力度,组建反恐情报专班,加强跨区域协作。组织开展涉稳隐患专项排查化解行动,对重大决策、重大项目进行风险评估,梳理风险点位8714个。探索在村(社区)设治保委员会,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村一辅警”机制。推动基层建立平安建设志愿服务团队,发展壮大群防群治队伍,切实强化街面巡逻防控。建成社区综治中心547个、村综治中心1984个。建成“雪亮工程”1.5万路、“慧眼工程”11.2万路,提高治安防范信息化水平。
突出“民生”关键抓乱象整治。依法打击“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黑拐枪”、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查封、扣押、冻结涉黑涉恶资产3.4亿元,上级挂牌督办重点案件全部办结。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乱象治理,持续深化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开展“防范打击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对整治不力的4个县级主管部门进行挂牌督办。
突出“保障”关键抓护航发展。签订《关于提升区域一体化政法工作协作水平服务保障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框架协议》,加快推进政法领域合作机制建设。建立政法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重点企业机制,评选政法机关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十大典型案例,深入民营企业走访调研,帮助企业解决疑难问题49个。组建普法讲师团、法律顾问团,深入园区开展“法律体检”。在巴山大峡谷、八台山等重点景区设立派出所、司法所、环境资源旅游巡回法庭和综治中心,组建景区综合执法队伍,提升景区治理水平。
坚持示范带动,提升工作水平
推动“点上”树标杆。结合各地工作基础和意愿,对试点示范和亮点打造进行总体布局,各层面的特色亮点不断涌现。通川区小北街智慧社区建设被评为四川省政务大数据应用赛十佳案例,被“长安评论”推介。达川区景市镇开展“文明夜话”活动,发挥德治教化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大竹县发挥综治工作协会作用,引导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市域社会治理;渠县创新开展社会治理中心建设,化解纠纷服务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推动“线上”出特色。加强特殊人群特别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未发生有较大影响的肇事肇祸案事件。分层分级组建群众服务微信群,覆盖群众312万余人,拓宽群众诉求收集、处理、反馈渠道。进一步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推出网格化形象logo,创作达州网格员主题歌曲。全市4300余名网格员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疫情不退,我们不退”的铮铮誓言,为全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重要贡献。创新“231”机制,通过“党员双报到+志愿者服务”两种途径,落实“综治搭台、多元参与、自防自治”三项基本任务,推动形成达州版“枫桥经验”。
推动“面上”有提升。预算投入4.5亿元升级改造“智慧化”安防体系,争创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在住建、人社等重点行业部门建立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提升矛盾纠纷化解的针对性、实效性。政法委员配备全部到位,履职能力不断提升。学习贯彻《政法工作条例》及四川省实施细则深入扎实。达州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社会治理人人有责、平安达州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正在形成。( 闫军 唐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