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砖一瓦系民生,一路一桥总关情”。五年为期,巴渠大地已是城乡美景如画,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建设华丽嬗变,建筑产业走向“智造”,万千百姓喜迁“优居”,住房保障“梦”圆安居,美丽乡村“花”开遍野……一座居者自豪、来者依恋、闻者向往的魅力达州跃然而出。“十三五”期间,达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达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丰富城市内涵为重点,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十三五”规划的美好蓝图,变成了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建设成果。
绘就城市蓝图
城乡建设构筑新格局
增强城市发展韧性和后劲,完善的城市建设是“硬核”。“十三五”期间,市住建局全面科学统筹城乡建设,秉承“先地下、后地上,先基础、后发力”的思路,实现一张蓝图引领发展。“五桥六路七大新区”拉开城市骨架,中心城区“双130”城市全面建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按下“快进键”。五年来,主城面积增长约54平方公里,城市空间扩展近70%,5个县(市)新增城市建成区21平方公里。野茅溪大桥、凤凰山山前路、快速通道拓宽改造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建成投用,城市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成果丰硕,培育国家级特色小城镇1个,省级特色小城镇6个,省级试点和扩面对象32个。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增长7.2个百分点,人口增加近40万人,近三年逆势回流率居全省第二,达14.33万人。
聚焦民生关切
住有所居托举幸福梦
安居方能乐业,住房问题事关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十三五”期间,市住建局始终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和房地产调控大方向不动摇,因时因势施策,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和市场体系日趋完善,基本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房地产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五年来,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648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2250.92万平方米,价格平稳理性,待售面积逐年下降,去库存效果明显。安居工程建设把握民生动脉,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公租房保障惠及3.4万余户,发放租赁补贴3.1万余户;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项目114个、老旧小区改造211个,增设既有住宅电梯386部,补贴资金5786万元,近46.42万户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有效改善。
夯实发展后劲
建筑产业打造新引擎
新的产业集群形成,赋予建筑业极为难得的发展机遇。“十三五”期间,市住建局紧扣“建设强市”战略目标,以发展新型建造为重点,持续巩固提升建筑产业地位。提请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十条意见》《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若干措施》等,大力实施建筑企业培育培优计划,推动全市建筑业在压力中稳步前行、在转型中加快发展。五年来,建筑业产值从287亿元增长到642.1亿元,跨越了4个百亿台阶,累计上缴税收约84亿元,年均拉动GDP增长约0.5个百分点,为全市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建筑产业化与绿色建筑融合发展势头强劲,施工总承包建筑企业由166家增加至525家,吸纳劳动就业人员19余万人,较“十二五”末增加93.9%。实施装配式建筑92.2万平方米,新建建筑的节能设计、施工标准执行率均达到100%,创建省安全标准化工地45个,中心城区93%的施工现场达到标准化管理合格及以上等次。
坚持绿色宜居
城市有机更新提颜值
好的城市环境,既是生产力,也是凝聚力,更是竞争力。“十三五”期间,市住建局始终在城市更新行动中融入“绿色、生态”理念,促进发展与环保的有机统一、和谐双赢,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展现达州美丽形象的发力点。五年来,城市有机更新从破题到初见成效,全市建成海绵城市10平方公里,新(改)建供排水管网563千米,城市黑臭水体消除90%以上,央督、省督反馈问题全部按期销号。曾经卫生堪忧的旱厕经历“蝶变”,新(改)建公厕1190座,户厕77464座,“厕所革命”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生态修复后的莲花湖湿地公园、塔沱湿地公园成为网红“打卡地”,新增城市公(游)园24个,城市公园绿地增加812公顷,建成区绿地率由20.9%增长到34.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9.3平方米提高到13.5平方米,“300米见绿,500米入园”的景观格局已见雏形。
精准靶向发力
美丽乡村建设换新妆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仗。“十三五”期间,市住建局聚焦农村危房改造和人居环境改善两个重点,强化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农房建设服务管理水平,让贫困户“住有所居、住有所安”,让乡村“留住青山、记住乡愁”。五年来,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动态清零”,对4类重点对象实施危房改造8.23万户,土坯房改造开工16.06万户,完成22.26万户住房安全鉴定。申报国家级传统村落10个,省级31个,市级16个,四川最美古村落8个,位列全省前列。380个污水项目(覆盖原307个乡镇)建成投运,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从9.45%提升到100%,行政村垃圾收转运体系实现全域覆盖,美丽乡村成为达州的靓丽底色。
优化营商环境
政务服务跑出加速度
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革烦苛之弊施公平之策。“十三五”期间,市住建局紧盯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把创新和效率作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住建行业监管的重要抓手,推动营商环境持续创优。五年来,先后制定建筑质量安全、勘察设计等20余个行业规范,出台物业服务、施工现场、招标代理机构3个最严考核办法,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已成为达州建筑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共识。优化营商环境“双四十条”措施,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率先在全省地级市推出商品房预售许可“二维码”,首创市政项目联合验收,开展消防、人防和施工图“三项设计”并联审查,住建服务事项整体提速60%以上。工程建设、社会投资及小型低风险仓库等工业类建筑许可审批时间分别压缩至120、100和70个工作日内,行政审批效能大幅提高,政务服务考评连续3年位列市级部门第1名,群众满意度达100%。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过去五年,达州住建人一路风雨、一路高歌,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展望未来,在蓄势起航的“十四五”,达州住建人将紧紧抓住融入“双城圈”、建好“示范区”、争创“副中心”的这个最关键的发展时期,敢为人先、勠力实干,守正创新、精业笃行,为谱写新时代达州绚丽篇章创造住建新的辉煌。(李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