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时节,阳光照在宣汉县红岭镇翠绿的山坡上,空气中流淌着野花的香味。驱车行驶在红岭镇高洞村的公路上,山坡上、田野里的油菜秆上挂满了饱满的油菜籽……
了解实情找准发展之策
走进高洞村,提起祝书记,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村民称赞的祝书记,是宣汉县发改局派驻红岭镇高洞村的“第一书记”祝德江。2017年3月,肩负着组织的重托、领导的信任、群众的期盼,祝德江来到了高洞村担任“第一书记”,走在了脱贫攻坚的第一线。
高洞村位于宣汉县红岭镇东南方向,属于川东丘陵山区贫困村,幅员面积9.5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524户、200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16户409人。祝德江来到高洞村不到半个月,就走遍全村的贫困户,了解了当地生产生活状况、民风民俗、民情民意等基本情况,认真倾听群众意见、建议,摸清贫困户致贫“症结”。在入户走访的同时,祝德江还鼓励引导群众改变原有种植观念,组织高洞村村民,充分利用荒山荒坡、闲置土地,采用“合作社+电商+农户”的长效扶贫模式,统栽统管,成功发展九叶青花椒600余亩,2018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
强化教育提升村委活力
高洞村属合并村,之前是红岭镇典型的党组织软弱涣散村,人难找、事难办、会难开。为了解决这个软弱涣散的“牛鼻子”,祝德江多次向在家老党员、老干部请教学习,并与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定期互相谈心、交换意见。通过交流学习、共同劳动等多种方式帮助村党员干部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提升了整个村委班子的战斗力。今年初,村党组织成功摘掉了“软弱涣散”的帽子,并成为了推进村级经济发展的“助力器”。
“他到任后与村支部一道,开展了‘拔穷根、感党恩’活动,很快使我们支部凝聚了战斗力,增添了新活力。”该村支部书记桂昌明评价他的搭档时,打心眼里佩服。在全村一季度一次的公民道德教育活动中,祝德江走进家家户户用量分制、发放小礼物让大家学法、依法、找法、用法。通过一件件小事,潜移默化地让大家感恩党、感恩社会。
昔日荒山坡如今幸福村
产业发展,基础先行。为改变高洞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祝德江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新建、加宽村组道路7.9公里,新建2处人饮工程,新建提灌站2处,加强了村阵地建设、聚居点建设等,在用好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的基础上,还争取到多个项目资金共计720万元。
“现在看到咱们村民喝上安全水、农田灌溉有保障、出行更方便,尤其是看到全村老百姓个个生活幸福,我觉得大家的付出都值得。”祝德江对自己从事的扶贫工作信心满满。如今,走进村民的九叶青花椒园地,一根根花椒树正在阳光下成长,曾经的荒坡正焕发着勃勃生机,高洞村村民正向着小康的道路上阔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