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达川区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强劲引擎,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攻坚动力,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纵横联动
合力攻坚“不打折”
以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为契机,综合地理位置、幅员面积、贫困人口等因素,由区委统筹在乡镇党委下设区域党委24个,构建起“乡镇党委——区域党组织——村(社区)党组织”的组织架构,有效确保脱贫攻坚工作不断、力度不减。今年初,30名区级联系领导带头下沉联系乡镇靠前指挥,849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主动返岗坚守一线,1.7万余名帮扶责任人以电话、微信、走访等方式,及时收集贫困户防疫和复工复产相关情况,推动力量下沉到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
责任落实
驻村帮扶“不松劲”
严格落实“保持贫困村帮扶力量稳定”相关要求,对无特殊情况的“第一书记”或驻村工作队员原则不进行轮换调整。对照驻村帮扶力量“沉底指数”管理4个大项39条指标,以群众评价为重要参考,逐项了解生活、工作、业绩、情感“四个在村”,切实将驻村帮扶责任压力传递到位,避免产生“喘口气、歇歇脚”的错误思想。
智力支撑
内生动力“不掉档”
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结合春耕生产实际,抽调10余名粮油、土肥、蔬菜、水果等领域的专家分工挂包31个乡镇(街道),与乡镇(街道)农技服务部门联动,建立春耕生产“服务驿站”。从农业龙头、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抽选技术骨干、种植能手、“土专家”60余名,组建技术巡回服务小组,及时帮助农户和经营主体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协调农资供应,增强群众脱贫奔康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