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川区整县摘帽后,坚持聚力“三落实”“三重点”“三机制”,统筹推进脱贫攻坚战,做到思想不散、队伍不乱、工作不断、干劲不减,各项工作高效务实开展。
聚焦“三落实”,打好攻坚战。一是落实责任不松劲。坚持“三级书记”齐攻坚,扎实推进遍访贫困对象行动;编制《达川区“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年”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印发《“15+1”扶贫专项年度实施方案》,压实行业责任;深入推进“5+2”“3+2”帮扶,压实帮扶责任。二是落实政策不缩水。继续落实产业、医疗、教育、金融等扶持政策,实现精准扶持、应助尽助;完善《防返贫资金管理办法》,重点对因病、因灾、因故等导致贫困的群众进行补助。三是落实工作不走样。规范完善区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及时下达2020年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2112万元,为项目实施备足“弹药”;根据疫情防控实际,提前备工备料,优先帮助31家扶贫企业开工复工;发挥1.6万名帮扶责任人“排头兵”作用,运用信息化手段做好建档立卡数据核实核准工作。
抓住“三重点”,啃下硬骨头。一是高质量完成减贫任务。聚焦剩余的7户25人未脱贫人口,对标补短,分类分层解决到位。目前,已有3户贫困户全面达标,剩余4户均能按期到达退出标准。二是多举措巩固脱贫成果。对全区3万余户已脱贫群众,持续开展“回头看、回头帮”,精准对接7106户贫困群众产业发展需求、9504人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帮扶需求,通过产业带动、就业拉动,不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三是高标准抓好问题整改。全面梳理中央和省、市、区脱贫攻坚巡视巡察、成效考核、审计监督、暗访督查、回头看大排查等反馈问题,实行台账式管理,做到整改一件、销号一件。同时,适时召开问题整改调度会,掌握整改进度、确保整改实效。
完善“三机制”,携手奔小康。一是建立预警监测机制。加强脱贫监测户、边缘户和特殊困难户数据分析、监测预警,对问题困难及时给予帮助解决。同时,建立涉贫舆情监测机制,及时分析研判、解疑释惑、回应关切、正面引导,尽可能避免和消除扶贫领域“杂音”。二是建立挂牌督战机制。围绕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13个主要方面,对全区贫困人口和重点区域、薄弱环节开展挂牌督战,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退出、已退出贫困人口稳定增收。三是探索解决相对贫困机制。围绕“省上来达开展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试点工作,我区该怎么办”主题,进行深度思考,立足达川实际,重点在社会保障、持续帮扶、稳定增收等方面提建议、谋思路,为打好相对贫困“破局战”提供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