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良种、良法、良制、良田、良机有机融合,是破解“谁来种田,怎样种田,如何种好田”的有效路径。就加快补齐四川丘陵山区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薄弱环节和短板,率先把粮油园区建成“五良”融合全程机械化示范园区,达州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五良”融合为统领,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推动良种、良法、良制、良田、良机有机融合,促进我市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建立印发了《现代农业园区“五良”融合工作推进机制》,旨在全面推动“五良”融合率先在现代农业园区集成落地,创建一批具有达州特色的“五良”融合现代农业园区。
自工作开展以来,坚持统筹协调、分类指导、合力推进的原则,围绕落实农业园区“五良”融合建设监督管理、指导服务等职责,率先在大竹县月华镇大力开展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用良种、推良法、建良田、配良机、建良制,解决了目前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为推进主要粮油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高质量发展,满足“两全两高”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探索出了高效发展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
大竹县是人口大县、产粮大县。近年来,围绕建设现代农业“9+3”产业体系,推进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进一步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转型升级,以月华镇糯稻-醪糟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以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和大竹县惠鑫农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体,以配套良机、建设良田、应用良种、推广良法、推行良制为着力点,围绕月华镇糯稻产业大力开展水稻全程机械化试点示范,有力推动了农机装备转型升级,明显改善了宜机化作业条件,培育了一批全程机械化服务龙头,“五良”融合联动成效显著,率先把大竹县月华糯稻-醪糟现代农业园区建成“五良”融合全程机械化示范园区。示范园区位于大竹县于月华镇,涉及天星村等8 个行政村,农业人口 27757 人,高标准农田 1.7 万亩,品牌农产品6 个,主要粮油作物耕种收机具配套齐全,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9.5%。
大竹县在创建“五良”融合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工作中,以“五良”融合为统领,坚持多方面联动、多领域融合、多举措并行,展现出了诸多工作亮点,一是领导重视,引导发展。领导多次到示范区调研指导工作,举办、承办各种农机现场会,加快推动农机化发展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二是政策引领,促进发展。政府积极鼓励引导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农机化发展提供平台,指明方向、落实具体措施。三是利益联结,抱团发展。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专合社+村级组织+农户+科研院所”、二次返利等多种经营模式,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形成了耕、播、种、防、收“托管式”一体化全方位社会化服务模式。四是延伸链条,多元发展。培育大竹县惠鑫农“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探索发展“托管式”服务,和粮食小农户、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合作,为他们提供农业机械化耕、播、种、防、收“托管式”一体化全方位社会化服务。五是资金保障,支持发展。县财政设立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积极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促进农机装备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优化提升。
大竹县成功先行先试,探索出了可推广可复制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对辐射带动丘陵山区“五良”融合发展,不断推进全程机械化高质量发展,产生了实质性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