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人民政府(盖章) (第17批 2017年9月1日) | ||||||||
序 号 |
受理 编号 |
交办问题基本情况 |
行政 区域 |
污染类型 | 调查核实情况 | 是否属实 | 处理和整改情况 |
责任人被 处理情况 |
1 | 信20170823135 | 达州市通川区复兴镇的航达钢铁厂(又名渠钢铸管厂)重金属直排河流,粉尘四起,河水都是红色的矿粉、黄黄的、白色的电石粉,运输车辆噪声扰民,运输铁水影响周边环境安全(中央环保督察组提醒:该厂是否符合产业政策) | 达州 | 水、大气、重金属、噪声 |
8月24日接件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明确市政府副市长何政挂牌督办。责成达州市经信委牵头,会同通川区人民政府迅速调查处理。 一、基本情况 举报人所指的“航达钢铁厂(又名渠钢铸管厂)”,实际是两家企业,即:达州市航达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和达州市渠江铸管有限公司。达州市航达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陈献),位于通川区复兴镇凤舞社区和复兴社区,占地面积60亩,成立于2003年10月,其前身为通川区航达金属压延厂,2003年经通川区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复立项(区发计委〔2003〕固34号),2007年4月更名为达州航达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设备有40吨电炉一座、60吨转炉一座、轧钢生产线两条,其中:40吨电炉和一条轧钢生产线位于凤舞社区,60吨转炉和一条轧钢生产线位于复兴社区。公司主要产品为建筑用热轧带肋钢筋;主要环保设施有布袋除尘、生产废水冷却循环系统、废气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2017年3月,通川区环保局将航达钢铁公司部分建设项目实施临时备案管理。该企业不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 达州市渠江铸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林著辉),位于通川区复兴镇复兴社区,成立于2004年5月,系原市属国有企业渠江钢铁厂破产演变而来,2010年7月更名为达州市渠江铸管有限公司,2012年7月转让给现有股东。2012年8月通川区经信局对“原有设备进行技改、利用球墨铸造生铁改建离心球墨铸管项目”进行了备案(区经信技备案〔2012〕20号);2013年10月市环保局予以环评批复(达市环审〔2013〕24号);2014年12月通川区经信局对扩建年产100万吨机烧结矿项目进行了备案(通区经信技备〔2014〕23号)。主要设备有318立方米高炉一座、96平方米烧结机一台、108立方米石灰竖窑3座,铸铁机一台;主要环保设施有布袋除尘、脱硫除尘、重力除尘、脱硫塔、在线监测系统。2017年3月,通川区环保局将渠江铸管公司部分建设项目实施临时备案管理。该企业不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 二、现场调查情况 航达钢铁公司40吨电炉和60吨转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渠江铸管公司318立方米高炉,2012年2月国家工信部《铸造用生铁企业规范条件》纳入第6号公告管理,2016年7月经国家工信部复核后,纳入《符合铸造用生铁企业规范条件动态复核名单》第35 号公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未完待续) |
是 |
一、处理情况 1.成立达州市航达钢铁公司、渠江铸管公司环保整治督导组,强力督促,彻底整治。(责任人:石卫东 市政府副秘书长,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环保局、通川区人民政府) 2.通川区人民政府制定加强渠江铸管公司和航达钢铁公司监管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和相关部门责任,联动协作,加强对航达钢铁公司和渠江铸管公司的严格监管,坚决打击违规违法行为。(责任人:陈茂 通川区政府副区长,责任单位:通川区发改局、通川区经信局、通川区环保局、通川区安监局、通川区工商质监局、复兴镇) 3.渠江铸管公司就运输车辆噪声、扬尘污染制定整改方案,对整改内容挂牌公示。(责任人:陈茂 通川区政府副区长,责任单位:通川区环保局、交警一大队、复兴镇政府) 4.推动渠江铸管公司加快转型、延链发展步伐,该公司已于今年6月18日与福建三鑫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力争今年底前启动智能市政井盖铸造项目。(责任人:陈茂 通川区政府副区长,责任单位:通川区经信局、通川区投促局) 5.在航达钢铁公司60吨转炉车间安装监控设施,对生产行为进行监管。(责任人:陈茂 通川区政府副区长,责任单位:通川区工商质监局、通川区经信局、通川区发改局、复兴镇政府) 6.复兴镇组建群众环保监督队伍,对需整改的所有问题进行全程监督。(责任人:陈茂 通川区政府副区长,责任单位:复兴镇政府) 二、回访情况 经走访两户企业周边居民,认为航达钢铁公司和渠江铸管公司停产整治以来,厂区环境明显改观,周边空气及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
本举报件信20170823135与20170812009、20170813071号举报件举报内容基本相同,由于8月17日,通川区纪委已对通川区经信局、通川区环保局、复兴镇6名相关责任人予以追责,本举报件不再进行追责。 |
但也有不规范、不完善之处:一是渠江铸管公司利用球墨铸造生铁改建离心球墨铸管项目,2012年8月通川区经信局备案,由于资金短缺、市场等原因,至今未建。二是渠江铸管公司2014年4月建成的烧结等设施,环评批复要求利用原40平方米烧结机进行改造,企业擅自改建为96平方米,存在环评批复与实际不一致的问题;通川区经信局2014年12月予以备案(通区经信技备〔2014〕23号),存在先建后备案的问题;通川区环保局2015年6月发出《环境行政处罚决定书》(川环法通川罚字〔2015〕04号),对违法行为罚款20万元。三是航达钢铁公司复兴社区60吨转炉车间与渠江铸管公司相邻,需进一步强化日常监管,严格规范生产行为。2017年航达钢铁公司因炼钢车间偏心炉、精炼炉烟气捕集不完善,导致部分烟尘捕集不全从厂房顶部排入外环境,通川区环保局于2017年7月21日责令停产整改(通区环法〔2017〕104号),2017年7月24日全面停产。渠江铸管公司因烧结机头脱硫出口颗粒物排放浓度超过国家标准,通川区环保局于2017年7月17日责令停产整治(川环法通区环停字〔2017〕5号),2017年7月21日全面停产。通川区纪委于2017年8月17日,对通川区经信局、通川区环保局6名相关责任人予以问责;通川区环保局于2017年8月20日对渠江铸管公司超标排放罚款60万元(川环法通区告字〔2017〕18号)。 (一)关于“运输车辆噪声扰民”问题。 渠江铸管公司和航达钢铁公司复兴社区车间的运输车辆噪声扰民,主要指厂区外约600米长的道路两边居民区(该路段的运输车辆还有陈家沟煤矿、新建水泥两户企业);渠江铸管公司无自备车辆,提供运输服务均为场镇周边居民和原国企渠江钢铁厂下岗职工组建的社区车队,运输作业时,尤其在夜间对沿线居民有影响。航达钢铁公司凤舞社区车间周边居民较少,运输车辆不经过居民小区,车辆噪声对居民影响不大。两户企业停产整改以来,目前无产品和原材料运输。 (未完待续) |
||||||||
(二)关于“重金属直排河流,粉尘四起,河水都是红色的矿粉、黄黄的、白色的电石粉”问题。 渠江铸管公司和航达钢铁公司原辅料中无电石粉。经调查企业和走访群众,渠江铸管公司今年6月雨污分流系统建设未完工前,堆放矿粉的料场逢暴雨天,雨水渗透防尘网覆盖的矿粉后,流出的水呈红褐色。8月24日,达州市环境监测站对渠江铸管公司冲渣水循环水池(监测期间未外排)取样1次、对原渠钢6号宿舍拱桥处距企业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排口下游河流取样1次,监测结果:地表水总铬0.00011mg/l、总镍0.00006mg/l,但无标准限值,其余监测指标达标。对航达钢铁公司冷却水循环池监测1次(监测时未外排)。现场检查和取样时两户企业均停产,循环池冲渣水和循环池冷却水未外排。 (三)关于“运输铁水影响周边环境安全”问题。渠江铸管公司2012年以前,曾对外向达钢集团运送过铁水,当年股东变更后,便停止了对外运输铁水;该公司生产期间,铁水需在厂区内转运,驾驶人员具备相关资质,制定了铁水运输事故应急预案。航达钢铁公司2016年6月中旬有两天时间,因凤舞社区车间的多余铁水转运到复兴社区车间。两个企业曾经均有在厂区外道路运输铁水的情况,周边居民对铁水运输安全的担心是存在的,但未发生过安全事故。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信息公开入口 达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1156号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231号主管:达州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