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渠县和乐乡一座三层小楼房后的空地上,王英从地上散落的砖块堆里捡起一个破旧的瓜勺,看着昔日的猪场被拆除虽有些不舍,但心里还是十分高兴。她是这家已拆除搬迁养猪场的私人业主。据悉,该乡禁养区的8家养猪场目前已经拆除搬迁7家,剩下的一家将在8月底前完成搬迁。
旧养殖场难达标污染大
上世纪90年代,在“发展产业致富”的号召下,渠县不少乡镇的养殖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经过20年时间的发展,当初带头搞养殖的村民们,也大多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李方林是渠县和乐乡福兴养殖场的业主之一,福兴养殖场是渠县首批兴建的养殖场,1994年开始养猪,年出栏量300多头,是当地靠养猪致富的“带头人”,他的猪场在鼎盛时期成为当时达川地区养殖场的“标杆”,吸引了周边不少县市率团取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养殖场在实施过程中的缺陷也逐渐凸显出来,尤其是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近年来,群众关于养殖场的投诉和举报,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拆除养殖场水清空气新
李方林的养猪场处在流江河畔,虽然建有化粪池,但是并没有实行干湿分离、雨污分流,污水也没有经过二次净化就直接排入河道,简易排污处理远不适宜环保标准要求。前不久,李方林主动拆除了占地500多平方米的养殖基地,并因此得到了和乐乡政府的1000元奖金。“毕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关闭搬迁是理所当然。”李方林告诉记者,他不仅拆掉了自己的养殖基地,还动员其他养殖户支持政府的工作。
记者在现场看到,福兴养猪场已经拆除搬迁完毕,500平方米的养殖场地已经复耕,河流已经恢复清澈。
新建生态环保养殖园区
据和乐乡畜牧站站长王成伟介绍,和乐乡禁养区内有养猪场8家,到目前已经拆除搬迁7家,最后一家已确定月底前完成搬迁。“我们搞养殖的都支持关闭搬迁,毕竟以前那个养猪场太污染环境,今后我们要修建更高档环保的猪场来养猪。”养殖业主王英对关闭搬迁猪场十分理解。
“零散的养殖场对土壤、河流的污染较大,全部拆除之后,我们将新建一个养殖园区,统一规划、规范建设、科学管理。”和乐乡党委书记周正茂介绍,渠县和乐乡属于渠江支流的流江河流域,流江河的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渠江的水质状况。乡政府从今年4月开始启动全面清理整治养殖场的工作,为集中规划建设养殖园区做好充分的准备,并预算了150余万元养殖场拆迁补偿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