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万源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坚持走“生态立市、生态兴市、生态富市”的发展路径,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大力发展符合国家生态功能区产业政策的绿色建材、食品加工、商贸物流和旅游度假产业,积极构建节约、高效、环保的低碳产业体系,真正把万源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转型发展征途中,万源市环保局在万源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达州市环保局的精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美丽万源建设”为目标,全面打响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强力推进“省级生态市”创建工作,甘当万源这片绿水青山的守护者!
共建生态文明 共享绿色未来
万源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腹心地带,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和嘉陵江、汉江的分水岭。作为秦巴生物多样性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主体功能试点示范区,该市着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加强“绿色银行”建设,积极释放“生态红利”,始终把保护环境放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位置,多举措改善城乡自然环境,保护好各类生态资源,全力打造山清水秀、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
万源市环保局积极发挥生态文明建设主力军作用,立足环境和生态保护这一神圣使命,紧紧围绕生态环境创建目标任务,通过持续加大环境保护和宣传力度,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省级生态市创建工作。
——实施生态保护红线
为维护川东北地区生态安全格局与可持续发展,确保区域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通性,根据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要求和四川省、达州市统一部署,该局按照万源市委、市政府的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牵头实施了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
该局结合区域生态环境现状、预留生态空间和社会发展规划等要素,与四川省环科院等技术单位通力协作,多次召集相关部门单位开展征求意见、现场识别和技术评估等工作。近三年来,共收集各类文本资料、数据2000余份,行程上万公里,圆满完成了国家层面万源市生态红线的划定工作。生态红线区涵盖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珍稀(濒危)动植物栖息区、生态脆弱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总面积约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0.2%,为建成秦巴生态屏障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对推进万源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为可持续发展预留了更多空间和更大可能,为万源绘就绿色崛起的宏伟蓝图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花萼山成功创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蜂桶山成功创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花萼山——八台山成为“国家自然遗产地”,为达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着手生态细胞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须从生态细胞建设着手。近年来,在万源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由万源市环保局牵头,多部门共同协作,该市已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3个、省级生态乡镇26个、生态家园7892户、生态社区2个、农业生态园区6个、生态学校21个,成功创建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城周绿地总面积达345万平方米,全面完成了乡镇重点村组的造林绿化工作,森林覆盖率达63.5%,构建起“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的城乡生态格局,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全面提升。
——做实污染源普查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安排和部署,万源市环保局提高认识、理清思路,科学有效组织污染源普查工作,把污染源普查清查工作做实做细,确保了万源市污染源普查工作质量。
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由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点多面广,时间紧、任务重,质量要求高,为确保污染源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经万源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万源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万源市污染源普查临时工作人员11名。万源市污普办主任、环保局副局长何怀泉表示,通过引进年轻人才,为万源市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注入了新生力量,为污染源普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目前万源市的污染源普查工作正在迅速展开。在万源市污普办的领导下,各相关部门认真自查,为科学有效组织污染源普查工作做实做足准备;明确任务节点,做好普查质控检查;持续加强监督力度,有序推进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开展。
打响“三大战役” 重拳铁腕治污
——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开展燃煤锅炉淘汰工作。2017年底淘汰城市建成区及周边茶垭、官渡、白沙约13台燃煤小锅炉,目前已基本完成燃煤小锅炉淘汰。
建立了市、乡、村、组四级秸秆禁烧责任,实行网格化管理。对各乡镇人民政府落实秸秆禁烧工作情况开展了督查,共检查督促30余次,秸秆焚烧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
配合上级部门开展了VOCs排放源清单工作,会同万源市经信局、市交通运输局开展了汽修业、加油行业VOCs整治工作,该市90%以上的加油站已完成了油气回收装置安装工作。
建成了机动车尾气检测站,于今年1月正式运行,尾气未达标车辆万源市公安局不予年检,目前已检测车俩6000余辆,强化了检测后台数据审核和环检机构的日常监管。
开展城市扬尘污染综合整治,对建筑施工及拆迁扬尘、道路扬尘、城市餐饮油烟、露天垃圾和杂物焚烧、城市建成区祭祀烧纸、烟花爆竹燃放、腌腊制品熏制、城市燃煤取暖等,落实了每一类污染源管理责任主体,实现了精细化、网格化管理。
——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不断加强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按照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和上级相关要求,着力开展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隔离设施等规范化建设,适时开展饮用水水源现状评估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调整工作。
不断加强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工作。充分利用“河长制”、积极开展流域沿线截污控源、水环境治理等工作,加强断面水质监测,不断改善和提升水环境质量。
加大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完成万源市2017年度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环境安全调查评估工作。开展了城市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工作,督促347国道改建项目恢复设置了隔离网、警示提示标志,设置了银洞子1号、2号备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标识标牌。完成偏岩子饮用水源地一级、二级保护区矢量测绘及桩标设置。针对偏岩子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荆竹坝村聚居点生活污染源问题,编制完成饮用水源保护区荆竹坝村聚居点生活污染整治项目可研报告,待立项。开展了城市饮用水源地自动监测站前期工作。
应用PPP模式筑牢治污堡垒。为切实解决万源市城市居民和乡镇用水和污水排放问题,实现污水处理全面化,万源市委、市政府对青花、官渡、旧院、沙滩、草坝、罗文、河口、大竹、黄钟、花楼、竹峪、长坝、石窝、白羊、白果、大沙16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整体打包进行PPP模式招商,以市场机制加快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提高运营和服务水平。
——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
组织开展土壤污染详查工作,牵头完成上级下达的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点位布点核查工作。
编制完成了万源市城市废弃老垃圾场土壤污染修复项目建议书,已上报省环保厅并通过了专家审查,待纳入省土壤修复项目库。
开展了电子废物拆解及废轮胎、废塑料再生利用行业调查清理整顿工作,对3家废塑料回收利用企业、1家报废汽车拆解企业存在的环境问题,由该局环保监察大队进行督促整治。
民生永无小事 环保永在路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今的万源市,山更清,水更绿,天更蓝,但环保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事关民生无小事,环保永远在路上。”这是万源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符合时常挂在嘴边的话。
启动剩余乡镇污水处理站的建设,完成茶垭和龙潭河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建成沙滩、河口、草坝、黄钟、竹峪、旧院6个乡镇的垃圾转运设施建设……一系列环保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快推进重点环保项目建设,继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确保群众反映的热点环境问题有效整改,结合移动执法系统,统筹推进环境监管各项工作。”符合说。
蓝图绘就,只争朝夕。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在通向天蓝水清的征程上,万源环保人号角嘹亮,砥砺前行。我们相信,在这一群生态环保守护者的坚守下,未来的万源市必将是“天蓝水净、山青地绿、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绿色家园,万源市的未来必将是一片灿烂辉煌的艳阳天!□廖梅 陈小玲 蒲正杰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信息公开入口 达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1156号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231号主管:达州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