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市部分地方了解到,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在职能部门点对点指导服务下,一些行业正在稳步有序复工复产。
服装厂严把“健康关”
报出工号,排队至少保持一米以上间隔,给手消毒,领口罩,测体温合格之后,才能进入公司……2月22日,是渠县新艳服装有限公司集中复工第十六天。上午9点,公司大门口的体检区域内,渠县经开区工作人员会同公司健康管理人员对陆续前来的员工进行严格的“一条龙”身体检查,所有人必须先过五道“关卡”才能上班。
为防止“扎堆”上班,公司规定员工分四批入厂,从上午8点30分到10点,每半小时一批;员工在公司必须全程戴好口罩,4小时更换一次;工作餐在专用区域就餐,由公司集中订餐,分时就餐。走进生产车间,只见剪裁、打折、压线、剪线等操作井然有序。通过强有力的手段,公司将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扎扎实实地落到了每一个细节。按照当地党委政府要求,春节后,该公司迅速复工复产,截至目前,已为渠县防疫战场投入口罩10万个。
据了解,为避免“扎堆”复工带来的疫情防控风险,渠县经开区实施企业复工申报制,审核验收工作也分期分批进行,按照“自动化程度高员工少优先、组织在渠员工上岗企业优先”的原则有序推进。而对于涉及民生保障、疫情防控必需等相关企业,园区更没有“一刀切”,在审核通过后,允许其提前复工,并开展防疫检查,确保复产企业防疫达标。
达城开行“定制公交”
“排队上车,测量体温,做好登记。”2月22日上午,在达城徐家坝公交首末站,乘客们有序走上11路公交车。“从2月20日开始,乘客陆续多了起来。春节期间,每天在首末站乘车的乘客约50人,现在已经增加到200多人。”市公交公司工作人员熊先生告诉记者,根据客流变化,目前他们已经适当增加了运力。对于复工的驾驶员,他们严把健康关,确保安全。
“市国资委、市交通局和市运管处先后给我们公司送来了防疫物品,要求保障运力,做好防控措施。”熊先生说,针对高新区企业员工出行需要,他们提供了“定制公交”,每天开行40余趟次。
熊先生表示,这段时间,他们公司还在与通川区、达川区和高新区相关部门联系,了解各区乡镇复工复产后,公交运力需求,以便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力。
据了解,下一步,市公交公司将根据相关要求,逐步恢复运力。(蒲渠林 汤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