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是省委着眼全省发展大局而提出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战略部署。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是贯彻中央、省委部署要求的具体体现,是着眼达州发展实际作出的现实选择,是新时代赋予达州的历史使命。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涉及到方方面面,重点是抓住关键大事求突破。下面,我就达州经济总量冲刺“4000亿”,从规划编制、重点路径和保障措施三方面作一介绍。
一、坚持规划引领,做好顶层设计。一关于规划编制的目的和意义。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定位达州建设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和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支持达州等7个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这是达州实现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和加快发展的重大契机。但是,定位不等于地位,机遇不等于发展。为此,市委客观审视发展现状,从顶层设计着手,突出抓重点、强弱项、补短板,编制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各项规划,以此指导和引领高标准的争创工作。二关于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确立了由《总规》和13个专项规划组成的“1+13”规划体系。专项规划包括: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交通枢纽、物流枢纽、锂钾开发、教育中心、医疗中心、金融中心、旅游目的地、巴文化高地、城市景观、人才发展、国土空间共13个方面。三关于确保规划编制的高质量和可行性。在编制过程中着重处理好了专项规划与《总规》和省上重大规划、即将编制的“十四五”规划之间协调性,确保规划有产业载体、有项目支撑、有要素保障。着力补齐达州城市功能不强、基础设施滞后、公共服务不优、产业融合不深、资源开发不足、创新能力偏弱等短板。力求站高谋远,科学精准,突出战略性、开放性、协调性、有效性。聘请国内一流智库高质量编制规划,主动向上对接汇报,邀请省直部门相关领导和行业专家开展专题咨询论证,广泛吸纳各方面意见,进一步厘清了思路、明晰了路径,提升了质量。“1+13”规划体系,搭建起了达州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四梁八柱”。
二、突出重点路径,做大经济规模。经济副中心之争首先看经济,为此市委对达州经济总量冲刺“4000亿”进行了专题研究,汇全市之智,聚全市之力,确立“统筹推进、抓大图强、量质并举、超常突破”的发展策略,提出“培育旗舰型大企业、建设引领型大园区、推进支撑性大项目、开展立体型大招商、形成支柱型大产业”五大举措,着力构建起经济总量“冲刺4000亿”的强劲支撑,助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一关于培育旗舰型大企业,加力扶持重点骨干企业、加速培育市场主体、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一批科技领先、品牌领衔、产值领航的“旗舰型”企业,建立“四上一新”企业培育库,着力推动重点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2025年,企业总量突破6万户,其中“四上一新”企业突破3000户。二关于建设引领型大园区,推动机制创新、基础配套、品牌提升、产城融合。加快达州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步伐,联动锂钾综合开发产业园、微玻纤新材料产业园、川渝合作示范园、第二工业园区、西南职教园、秦巴物流园等,构建“一区多园”格局;坚持错位发展、协同发展,做大做强宣汉、大竹、渠县、通川、开江5个省级经开区,支持创建国家级经开区;加快实施达钢搬迁转型项目,推动第二工业园区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三关于推进支撑性大项目,围绕“千亿百亿级产业集群”、“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秦巴地区商贸服务型综合物流枢纽”、“达万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谋划、储备、建设一批事关达州长远发展、支撑引领作用巨大的重大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省给予达州重大项目支持,将达州的重大项目纳入国家、省相关规划。聚焦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投资者需求策划项目,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形成抢抓项目、大抓项目、大干项目的态势。四关于开展立体型大招商,紧跟大企业、扭住大项目、推动大比拼,实现大招商。重点紧盯“三类500强”企业投资动向,瞄准大企业大集团,围绕锂钾资源综合开发、天然气全产业链、新材料、文旅等方面集中攻坚。通过招商引资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延链、补链、增链、强链发展,为达州经济提总量、扩增量注入强劲动力。五关于形成支柱型大产业,聚焦“6+3”重点产业,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加快构建新兴产业、突破发展朝阳产业。加快锂钾、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不断壮大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产业,加快形成集群发展态势。
三、健全工作机制,做强保障措施。一是在制度保障上,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健全完善达州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领导体制,进一步理顺、规范、优化机构和职能设置,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形成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在统筹推进上,突出县域支撑,着力机制创新、强化责任落实、鲜明激励导向。推动县域经济“主城崛起、南部引领、北部跨越、东部追赶”,支持各县(市、区)争创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先进县、进步县和天府旅游名县。克服机制不活、创新不力、环境不优等因素,制定任务、责任、措施、结果“四张清单”,加强督查考核。采取超常举措激励干部干事创业,锻造一批“超常规、不违规”的“闯将”和“尖兵”。三是在汇聚争创合力上,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四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始终与市委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切实做到市委有号召、人民有期盼,我们就有行动、抓落实。围绕加快实现“两个定位”、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奋斗目标,坚持“干字当头”“快字为先”,敢想敢干、真抓实干、干成干好,为达州早日建成全省经副中心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