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刚刚过去的9月,市民感受最深的就是蓝天白云、清新空气。10月16日,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公布了21个城市9月空气“成绩单”。监测数据显示,达州、攀枝花、泸州、绵阳、广元、遂宁等城市达标天数比例最高,均为100%。
昨日,记者从市环保局了解到,9月份达州主城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30天,达标率为100%,环比上升3.2%,同比上升13.3%。其中,空气质量优20天,良10天。
污染物方面,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10μg/m3,同比下降1μg/m3,下降比例为9.1%;二氧化氮平均浓度为33μg/m3,同比下降12μg/m3,下降比例为26.7%;PM10平均浓度为41μg/m3,同比下降43μg/m3,下降比例为51.2%;一氧化碳第95百分位数浓度为1.1mg/m3,同比下降0.3mg/m3,下降比例为21.4%;PM2.5平均浓度为25μg/m3,同比下降32μg/m3,下降比例为56.1%。
空气质量改善 “达州蓝”成为新名片
“这些年,达州的生态环境变化很大,让我越来越留恋。”市民李作荣是老达州人,年过六旬的她多次被儿女邀请前往外地居住,但都被她拒绝。除达州有亲朋好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达州的变化。
李作荣感受最深的是达州城区的空气质量的变化。李作荣回忆,之前每逢秋冬季,她和一些姐妹都要像“候鸟”一样飞到海南、广西去“呼吸新鲜空气”;近几年,达州通过强力整治行动唤回蓝天、碧水,她们不用再辗转两地。“‘达州蓝’已成为达州的一张新名片,这真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李作荣高兴地说。
和李作荣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市民王静。
每天出门前,王静都会用手机查一下空气质量指数。10月8日上午,屏幕上显示,空气质量指数56,良。这个习惯,是她从2015年开始养成的。
王静家住达城,站在她家客厅,能清楚的看见州河以及远处的楼房。2015年冬天,王静清楚地记得,一大早起来,州河河面灰蒙蒙的,深呼吸一口,喉咙很不舒服。那一年,“PM2.5”、“PM10”、“雾霾”等词汇以一种极其霸道的方式进入公众的认知。之后,王静便下了一个可以随时查阅空气质量指数的手机软件,随时关注每天的空气质量。
近几年,随着达州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打响环境治理攻坚战,同时,以绿色GDP为导向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得以明确提出。2014年、2015年分别关闭小煤矿71家、18家,2016年以来又分别削减钢铁、煤炭落后产能149万吨、105万吨,淘汰燃煤锅炉111台、285万蒸吨。同时,实施减排、抑尘、压煤、治车、控秸等“五大攻坚工程”,扎实打好了污染防治攻坚战。
2016年达州空气质量为优71天,良194天,重度污染10天,严重污染0天。
“虽然去年冬天也有雾霾天,但明显感觉到,空气质量比以前好了很多,而出现空气爆表的频率也越来越低。”王静对记者说。
今年上半年,达州的天空很多时候都蔚蓝如洗,颜值爆表。市民们大呼“好美”的同时也纷纷在朋友圈晒蓝天、晒白云、晒好心情。王静也不例外,她告诉记者,其实幸福很简单,好的环境带来的好心情就是幸福。
城市环境变好 更加舒适宜人
除了久违的蓝天白云,达州的城市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变。放眼流经达州中心城区的州河,河水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碧绿的州河水、青翠的绿地、秀美的河道,宛如一条翡翠玉带绕城而过。驻足州河边,偶尔可见数只白鹭在水中翩翩起舞,甚至在冬季还能见到濒危动物赤麻鸭,令人惊叹。
而行走于达城街头,高楼拔地而起、鳞次栉比,街道宽阔平坦、流光溢彩,绿地苍翠欲滴、绿意盎然……
“几年前,达州很多路段脏乱差,像南城的石家湾、万达路,路面上灰尘大不说,还随时能看见垃圾。如今,通过环境治理,石家湾、万达路都变了模样,路面干净整洁让人看着舒心。”家住南城的市民曾雪笑着说。
街头处处满眼绿
5年前,王诚的表弟曾回达州探亲。在他记忆中,达州街头的绿化很少,一眼望去,全是钢筋水泥。尤其是夏天,头顶烈日,不容易找到一处遮荫之所。孩子们想玩,去得最多的便是游人如织、拥挤不堪的人民公园。
可近日,在达城转悠了一天的表弟惊奇地发现:如今的达城街头处处可见绿,低矮的灌木丛、高大的行道树,满眼的翠绿让人心旷神怡。尤其是在西外新区,道路宽阔、绿树成荫,俨然一派大都市的风采。而再次走进人民公园,公园一侧100多米长的围墙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樱花树和红叶碧桃树。沿着公园外侧散步,园内美景一览无余,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
“这几年,达州的城市变化可真大,难怪你不愿意到外地买房。”王诚的表弟笑着说。“这还不算什么呢,这些年,达州建设游园、拆墙透绿、新增绿地,让老百姓随时随地都能享受惬意的绿色生活。”王诚骄傲地说。
据统计,近年来共新(改)建绿地面积约50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10.2万平方米,达州城市绿地面积达到2407万平方米,绿地率达到31.6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9.2平方米,全市共完成造林129.58万亩。2016年底全市森林面积达到980.6万亩,森林蓄积达到3683.7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42.6%。
打造“四大城市公园”
与此同时,达州已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积极打造“海绵城市”,目前已相继建成莲花湖生态湿地公园、塔沱滨江生态公园、大寨子公园、鹿鼎寨公园“四大城市公园”,城市环境大幅改善。这些实实在在的绿色变化,市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近日清晨,记者来到塔沱滨河湿地公园,此时已聚集着前来晨练的人们。正在享受晨跑的市民吕本强感叹道:“远山近水,还能推窗见绿、林中漫步,这应该就是一座宜居城市最美的样子。”吕本强告诉记者,从公园修建之初再到今天的湿地公园,这里一点一滴的变化都在他的眼中,而随着城市的新变化,他和家人的生活也愈加惬意、美好。
“当初公园才建好,我就迫不及待地把湿地公园逛了一圈,确实漂亮。”吕本强说,现在的湿地公园有大气的达州港、有五彩缤纷的游步道、有翠绿的湿地、有宽阔明亮的运动场……可谓一步一景。莫说外地人,就连老达城人也会诧异这里的变化。
“这些年,达州的变化我们有目共睹,像塔沱湿地公园、莲花湖湿地公园等打造得非常漂亮,散步其中,仿佛置身天然氧吧。”在塔沱湿地公园锻炼的市民马念不住感叹,随着城市的变化,达州真的变美了,变绿了。
5年来,实实在在的环境变化,让市民们看到了一个天蓝、水清、地绿的达州向我们走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达州发展的标签和名片,相信下一个5年,达州的发展会沿着绿色的足迹变得更加美丽怡人。(彭凡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