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生态环境局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助力全县环境监督管理
发布时间:2019-05-28 00:00:00来源:市政府办公室提供浏览量:
【字体:大
中
小 】
打印
关闭
近年来,大竹县生态环境局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业务培训考核,通过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高环境监测能力和水平,助力全县环境监督管理。
一是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认真落实《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整合生态环境监测资源,稳步推进建设跨行业、跨区域,涵盖大气、水、土壤、生态、噪声、辐射等要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统一规范、数据互补、资源共享、科学高效的大竹县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二是提高环境监测信息化管理水平。对外公开省控315空气自动监测站监测数据,加强对315、东湖和人社局3个空气自动站点监测数据分析,为大气污染精准防治提供科学参考。加快乌木滩和龙潭水库饮用水源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积极推进东柳河和铜钵河出境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加强污染源在线监测管理,提高全县污染源监测管理水平。
三是提升环境监测工作创新能力。积极利用环保技术供需平台,为企业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探索排污权交易模式,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积极推行环境污染治理与修复、生态补偿监测、污染源监测、污染源普查等相关服务项目;通过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方式实施,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
四是增强环境监测保障水平。增加监测设备投入,购置离子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烟尘烟气监测仪等先进仪器设备,进一步扩大监测范围,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五是充实环境监测力量提升监测队伍素质。积极招录环境监测专业人才,制定监测学习、业务培训年度计划。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组织环境监测人员定期培训,学习管理体系文件、监测理论基础知识,交流与探讨实验操作技能等,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业务水平。积极参加省生态环境厅组织的持证上岗考核,进一步提高监测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六是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杜绝监测工作中弄虚作假、撰改数据和谎报瞒报现象,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准确性。今年以来共出具各类监测报告116份,获有效监测数据750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