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源: | 市政府办公室 | 文 号: | 达市府发[2013]9号 | 浏 览 量: |
目标 | 内容 | 市级责任单位 | 市政府牵头领导 |
优化发展格局 推动竞相发展新突破 | 加快推进与周边大中城市的高速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通道连接,尽快启动达州至宣汉、开江快速通道建设,加快建设全国次级综合交通枢纽。 | 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等 | 黄平林 |
加快推进达县撤县建区 | 市民政局、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国土资源局等 | ||
规划支持一批工业重镇和中心场镇加快发展,试点打造一批产镇一体示范镇。 |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国土资源局等 | 洪继诚 | |
切实抓好产业园区建设,吸纳聚集一批跨国公司、优势企业和创新研发机构入驻,着力打造千亿园区、百亿企业,加快把达州经开区建成全市经济核心增长极。 |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投资促进局、达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等 | ||
编制我市实现次级突破的规划,制定落实“三大总体战略工程”推进方案。 |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局等 |
目标 | 内容 | 市级责任单位 | 市政府牵头领导 |
强化投资拉动 增添加快发展新动力 | 深入开展“项目突破年”活动,确保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50亿元;实施重点项目150个,完成投资310亿元以上。 |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商务局、市环境保护局、市投资促进局、市统计局、市政府金融办等 | 洪继诚 |
继续推行“1+7”项目集中开工,确保全年新开工项目2000个。力争谋划储备项目2500个,进入省重点项目盘子20个。 | 市发展改革委、市委农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局等 | ||
确保达州火车客站改扩建项目建成营运,加快达巴铁路项目建设。 | 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达州车务段。 | ||
确保达巴高速达州段、南大梁高速南充至渠县段、城万快速通道等项目建成营运,加快国省干线公路改造等项目建设,力争开工巴万高速、渠江航道升级改造等重大项目。 | 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务局等 | 黄平林 | |
大力推进渠江流域综合治理,着力加快在建水库工程进度,力争开工石峡子、双河口等水库工程。 | 市水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环境保护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扶贫移民局等 | 王全兴 | |
规范政府性投融资平台,积极采用区域集优、银团贷款等新型融资模式,确保年内新增贷款95亿元。推进川环科技等有条件企业上市融资。 | 市政府金融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人民银行达州中心支行、达州银监分局等 | 胡 杰 |
目标 | 内容 | 市级责任单位 | 市政府牵头领导 |
做强产业支撑 建设现代产业新体系 | 强化用地保障,新增建设用地7500亩以上。实施土地整理项目11个,新增耕地1万亩。依法处理闲置土地,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 市国土资源局等 | 段再青 |
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核心战略,工业投资完成32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开工建设美丰大化肥节能技改等重大项目,力争开工清洁能源汽车等项目,加快达钢搬迁改造步伐,推进钒钛钢铁产业基地建设。 |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境保护局、市投资促进局等 | 洪继诚 | |
大力推进“1+7”产业园区建设,优化园区发展格局,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新入驻园区企业40家以上。 |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委农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工商局、市投资促进局等 | ||
积极争取达州经开区列入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力争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 |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商务局、达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等 | ||
大力实施“成长型”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户。 |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局等 | ||
编制完成区域性物流发展规划和达州城区商业网点规划,加快一新农产品物流中心、升华商业广场等10个“十亿级”商贸物流项目建设。 | 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旅游局、市工商局、市投资促进局等 | 胡 杰 |
目标 | 内容 | 市级责任单位 | 市政府牵头领导 |
做强产业支撑 建设现代产业新体系 | 全面深化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积极争取交通银行、南充商业银行等银行机构落户达州,力争开业1家、获批筹建2家。 | 市政府金融办、市国土资源局、市工商局、人民银行达州中心支行、达州银监分局等 | 胡 杰 |
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推进中心城区和各县城城市综合体建设,培育打造特色商业街区。 | 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等 | ||
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双百”、“新网”工程,释放城乡消费潜力。 | 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工商局、达州质监局等 | ||
大力发展温泉康疗、生态休闲、文化体验等旅游产业,提升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功能,推进精品旅游线路整合,力争旅游总收入70亿元 | 市旅游局、市文广影视局、市林业局等 | 黄平林 | |
大力实施农业“4+8”工程,强力推进“六带三区两基地”建设,新发展万亩以上集中连片特色产业基地10个,建成畜禽规模养殖小区178个。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市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农产品加工率提高5个百分点。新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0家,带动农户增收。 | 市委农办、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食品局、市水务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气象局等 | 王全兴 | |
深入开展粮油高产高效创建活动,粮食播面稳定在860万亩以上。强化农业科技服务和技术推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33%。 | 市农业局、市财政局、市水务局、市国土资源局等 | ||
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争创建“三品一标”认证品牌30个。 | 市委农办等 |
目标 | 内容 | 市级责任单位 | 市政府牵头领导 |
做强产业支撑 建设现代产业新体系 | 支持花卉苗木和林下产业发展,培育现代林业产业基地30万亩。 | 市林业局、市委农办、市财政局等 | 王全兴 |
建设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示范基地,推进地道药材规模发展。 | 市科技局、市委农办、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等 | 吴应刚 | |
实施90项国、省、市重点科技项目,抓好5项战略性新兴产品培育及5个农畜新品种选育推广工作。建立产业创新联盟,鼓励和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加快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创新型企业5家,专利授权量增长20%以上。 | 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农业局、市畜牧食品局等 | ||
统筹城乡发展 构建城乡一体新格局 | 严格执行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莲花湖片区、河市片区、长田坝新区等控详规划,抓好城市交通、重要节点景观规划设计。加快推进北城滨江新区、南城三里坪新区及达州经开区产城一体个性发展。完成金龙大道北延线、凤凰大道西延线建设,高起点推动沿线片区开发,打造城市建设新亮点。开工建设凤凰山隧道、塔石路改建等项目,加快推进大寨子公园等项目建设。确保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境保护局等 | 黄平林 |
加大路面改造和管控力度,提升公共交通水平,逐步缓解城市拥堵。 |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等 | ||
整治建筑立面,规范广告设置,美化城市风貌。坚决治理脏乱差,加强对火车站周边等重点区域的管理。大力治理城市扬尘和空气污染,加强道路冲洗和清扫保洁,切实解决噪声扰民问题。扎实开展“门前双三包”工作,深入开展“文明劝导”和“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切实提升城乡居民文明素养。 | 市城管执法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环境保护局、市林业局、市公安局等 |
目标 | 内容 | 市级责任单位 | 市政府牵头领导 |
统筹城乡发展 构建城乡一体新格局 | 加快打造一批产村相融发展、群众投入为主的新村聚居点和新农村综合体。 |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委农办、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国土资源局等 | 黄平林 |
新建通乡通村油(水泥)路1000公里。 | 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等 | ||
推进高标准农田和全域灌溉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14.5万亩,新增沼气用户0.7万户。 | 市农业局、市水务局、市财政局等 | 王全兴 | |
新增有效灌面6万亩。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80处,解决2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 市水务局、市财政局等 | ||
深入实施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确保扶贫到位资金增长20%以上。启动扶贫连片开发整村推进等项目115个,完成高寒山区、生态保护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群众易地搬迁0.5万户,改善8.3万农村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 | 市扶贫移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环境保护局、市林业局等 | ||
深化改革开放 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 | 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 | 市国资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财政局等 | 洪继诚 |
推进资源要素市场改革,探索建立水电、矿产、天然气资源开发补偿机制,争取获批国家天然气开发利用示范区。 |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商务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等 | ||
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公用行业管理体制。 | 市委编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 | 段再青 |
目标 | 内容 | 市级责任单位 | 市政府牵头领导 |
深化改革开放 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 | 建立健全市、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 | 市政府办公室、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国土资源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等 | 段再青 |
强化招商引资基础工作,建立重大项目统筹推进机制,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设立招商引资和创业申请审批“绿色通道”,确保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00亿元。 | 市投资促进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商务局、市政务服务中心等 | 胡 杰 | |
加强对进出口企业帮扶指导,确保进出口总额增长9%以上。 | 市商务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达州检验检疫局等 | ||
做好筹建达州海关相关工作。 | 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国资委等 | ||
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两集中、两到位”和并联审批制度,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体系。 | 市政务服务中心、市监察局、市政府法制办等 | 段再青 | |
坚决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切实解决一些部门服务跟不上、承诺不兑现的问题,着力打造开明开放的发展环境。 | 市监察局、市投资促进局、市政务服务中心等 |
目标 | 内容 | 市级责任单位 | 市政府牵头领导 |
繁荣文化事业 迈出文化强市新步伐 | 实施文化惠民“五大”工程,加快市图书馆建设。 | 市文广影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等 | 吴应刚 |
积极开展“文化惠民在身边”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推进文艺创作,打造一批文学影视精品。抓好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演展基地建设,办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活动。推进公共文化单位免费开放,提高达州博物馆陈展水平。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做好文物普查工作。 | 市文广影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文联等 | ||
深入开展“扫黄打非”行动,切实加强互联网管理,净化文化市场。 | 市文广影视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等 | ||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支持民营文化企业、民间资本兴办和投资文化产业项目,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0亿元。 | 市文广影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投资促进局等 | ||
突出节能减排 展现生态文明新风貌 | 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搞好公共机构节能,逐步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目标任务 |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公安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等 | 洪继诚 |
抓好落后产能企业和工艺技术装备关闭淘汰。 |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环境保护局等 |
目标 | 内容 | 市级责任单位 | 市政府牵头领导 |
突出节能减排 展现生态文明新风貌 | 落实“六厂(场)一车”减排措施,大力推进总量减排,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减排目标任务。 | 市环境保护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公安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等 | 黄平林 |
加快市、县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 |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环境保护局等 | ||
强化水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源保护,抓好重金属、危险废弃物和危险化学品污染防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 市环境保护局、市委农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国土资源局、市农业局、市水务局、市畜牧食品局、市林业局等 | ||
推进生态市创建,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 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市环境保护局、市城管执法局等 | ||
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平方公里。 | 市水务局、市财政局、市林业局、市农业局等 | 王全兴 | |
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完成营造林20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66.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1%以上。抓好城市周边和沿路、沿河、沿湖绿化美化工作,新增城市绿地55万平方米,建成省级森林城市。 | 市林业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水务局、市国土资源局等 | ||
抓好生态脆弱和灾毁区域生态修复,加强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 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市林业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等 | 段再青 |
目标 | 内容 | 市级责任单位 | 市政府牵头领导 |
保障改善民生 实现公共服务新提升 | 大力实施“九项民生工程”,确保民生保障方面的财政支出高于上年。 | 市政府办公室、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扶贫移民局等 | 段再青 |
全年新增就业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0.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建立健全工资共决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推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和待遇水平。 |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总工会等 | ||
完善医疗救助、城乡低保和社会救助体系,强化孤儿保障、五保供养和残疾人保障工作。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 | 市民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等 | 黄平林 | |
建成保障性住房0.95万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52万户。 |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国土资源局等 | ||
继续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6所。切实化解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支持高等教育发展。加快推进西南职教园区建设。加强师德教育,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 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等 | 吴应刚 | |
大力推进市级医疗卫生“六大工程”,加快县级医院能力建设。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做好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和职业病防控工作。加快公立医院改革,巩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医疗保障体系。 | 市卫生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等 |
目标 | 内容 | 市级责任单位 | 市政府牵头领导 |
保障改善民生 实现公共服务新提升 | 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 市人口计生委等 | 吴应刚 |
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 市体育局等 | ||
搞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 市统计局等 | 洪继诚 | |
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监管,促进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 市安全监管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国土资源局、四川煤监局川东监察分局、武警达州市消防支队等 | ||
推进平安达州、法治达州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 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政府信访局等 | 徐 承 | |
深化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实施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健全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和运行机制。 | 市司法局、市政府信访局等 | ||
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建成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 | 市政府办公室、市民政局、市财政局等、市公安局、市气象局、市水文局 | 段再青 |
目标 | 内容 | 市级责任单位 | 市政府牵头领导 |
保障改善民生 实现公共服务新提升 | 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确保公众饮食用药安全。 | 市政府食安办、市农业局、市卫生局、市工商局、达州质监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等 | 段再青 |
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启动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创建工作。 | 市国动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市人防办等 | ||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 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创建活动,做好“六五”普法和法律援助工作。 | 市政府法制办、市监察局、市司法局、市政府信息公开管理中心等 | |
严格落实预决算制,全面推进政府绩效管理,优化目标绩效考核。继续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大力整治庸懒散,强化督促检查,切实提高政府执行力。 | 市政府办公室、市监察局、市政务服务中心等 | ||
深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政府系统反腐倡廉工作。严格控制和压缩“三公”消费。深入开展纠风专项治理,严肃惩处权力寻租、权钱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 | 市监察局、市审计局、市财政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等 | ||
严格执行中央、省、市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 | 市监察局、市政府办公室、市审计局等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信息公开入口 达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1156号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231号主管:达州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