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实践活动,为建设幸福达州提供坚实有力的思想道德支撑,今年3月,市委宣传部、市人社局、市文明办、达州军分区政治部、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联合开展第三届达州市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经过各县(区、市)和市级部门评比推荐,组委会筛选核查,社会公众网络投票、公众代表纸质投票、市组委会审议等程序,评定出刘兴碧等20名第三届达州市道德模范。
一、助人为乐模范(4名)
刘兴碧 女,汉族,1954年出生,万源市太平镇运输公司退休职工。
32年前,牟昌琼来到刘兴碧家当保姆,2009年,牟昌琼身患尿毒症,每周肾透析三次,每月的医疗费需要2000多元,刘兴碧为报昔日之恩,毅然将其接到自己家里照顾。7年来,为给牟昌琼治病,刘兴碧花掉了自己十几万的积蓄,每月1500多元的工资,仅够自己和牟昌琼母女俩的生活费,日子捉襟见肘。为筹集牟昌琼的医药费,她早出晚归,穿梭在大街小巷捡拾废品。刘兴碧说:“我只想多捡一些废品,多筹集一些钱,再苦再累也要医治牟昌琼”。
2014年,刘兴碧被评为“四川好人”,荣获首届“感动四川年度人物”提名奖。2015年,被评为“第二届万源市道德模范”。
道德点评:不抛弃,不放弃,虽没有血缘亲情,但演绎了人间真情,传递了社会大爱。
谷方勇 男,汉族,1975年出生,大竹县丰源大学生创业园负责人。
谷方勇放弃深圳高薪工作,返乡带领18名大学生创立大竹丰源大学生创业园。解决了150名大学生就业,带动当地就业1000人次,举办免费创业培训班70余期,培训大学生、青年3000人。他心系公益事业,带领青年志愿者协会和竹城聚爱公益组织,长期关爱老人、留守儿童、孤残儿童等困难群体,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先后被评为“达县先进工作者”、四川省十运会十佳志愿者和先进工作者。2013年被表彰为竹乡最美追梦人之“最美杰出青年”。2015年被评为“四川省百名优秀志愿者”。
道德点评:坚持做好平凡事,帮助别人提升自己,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传递人间温暖。
汪震 男,汉族,1976年出生,安徽宣城人,现任达州军分区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所长。
汪震坚持把医疗保健服务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带领全所工作人员竭诚为老干部和遗属排忧解难,周到细致做好服务工作。建立健康档案,落实节假日和每周五巡诊制度,提升老干部服务保障水平。组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指导老干部和遗属做好大脑训练和日常保健。十几年来,他结对帮扶金坪村、河市镇等3名留守贫困儿童,采取定期出资帮扶的方式,承担孩子们在校学习和生活费用,直到他们完成大学学业。坚持每月和孩子们通一次电话、每半年组织一次家访、每年邀请孩子们到部队参观,及时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2004年、2007年、2010年先后荣立三等功3次。
道德点评:担工作重担于一身,视群众疾苦于己任,彰显军民鱼水一家亲。
周茂平 男,汉族,1950年出生,达川区草兴乡燕山村普通农民。
陈松 男,汉族,1970年出生,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东莞市中心支公司资深总监。
他们父子十年如一日为家乡捐资助学、修桥修路,倾情解囊22万余元。2008年至今,父子齐力共资助村里村外贫困学生12名,共42000余元;资助孤儿8名,每人每月送现金150元;资助广西1名贫困大学生9000元。
2015年被评为首届“达川好人”。
道德点评:父传子承,延伸博爱,两颗善心,造福一方,一对助人为乐的父子兵。
二、见义勇为模范(4名)
王永清 男,汉族,1963年出生,生前为宣汉县恒升建筑公司职工。
2013年5月7日傍晚,王永清在宣汉县滨河路散步时,听见江口电站放闸鸣笛声后正欲回家,看见14岁少女小慧(化名)跳河轻生。正欲离去的王永清立即冲向湍急的河水中救援,及时抓住了小慧的衣服,并将其托出水面,小慧最终被周围群众合力救起,而他却因体力不支,被卷入流水之中。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及时赶赴现场,直到次日凌晨才在其下水救人的回水湾处找到他的尸体。
2013年5月,被宣汉县表彰为“见义勇为公民”。2013年8月,被达州市表彰为“见义勇为勇士”。2015年11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表彰为“有突出表现的见义勇为个人”。
道德点评:王永清用生命换回了小女孩的第二次生命,用不平凡的义举升华了“达州好人”,奏响了生命的赞歌。
王清春 男,汉族,1977年出生,达川区堡子镇尖山村支部书记。
2013年9月13日下午,从外乡办完事返回堡子的王清春,在行进到该镇山坪村时突然听到从不远的堰塘处传来一阵阵稚嫩的哭喊声和求救声。于是他停下车径直向塘边冲去,走近一看,发现是两个小孩陷入了塘内的淤泥中,并且越陷越深。此时,王清春来不及多想,就跳进了塘内,在淤泥中迈着艰难的步子,一步步向两个小孩走去,通过近1个小时的努力,终于将两个小孩安全救上岸。
2011年被达州市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2012年被达县县委表彰为“优秀党组织书记”。2014年10月被达川区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公民”。2014年荣获“四川好人”称号。
道德点评:危难之时显身手,见义勇为好党员。
彭仁分 女,汉族,1963年出生,通川区罗江镇天池村1组村民。
彭仁分在劳动时看到邻居的房子起火,她立马丢下手中的锄头,拉起她丈夫朝山下冲去。面对熊熊烈火,她丝毫没有犹豫,一头扎进火海。她和丈夫冲在救火的最前面,没有后退、没有恐惧。可是屋顶的太阳能热水器装置突然掉了下来,砸中了她的左脚,只听见一声惨叫,她倒在了火海里。由于火势太大,彭仁芬在救火中受伤,脚背上有一道长口,左脚脚筋断裂,跖骨筋断裂,留下终身残疾。
2014年,彭仁分的家庭被通川区表扬为“五好文明家庭”。2015年,被通川区评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道德点评:一名普通农村妇女,面对火灾奋不顾身,巾帼不让须眉。
李旭 男,汉族,1980年出生,渠县县委组织部职工,下派担任中滩乡社区书记。
作为机关驾驶员,李旭不仅把安全放在心里,处处为公家节约,而且乐于助人。在与领导下乡走访特困户时,看到困难群众总是掏空身上的腰包给予最大的帮助。2011年2月3日,李旭在渠县中滩乡社区探亲,看到5岁儿童小舟舟溺水后,面对足有5米高的河岸,他奋不顾身地跳进刺骨的河水中,并急速向河水中央游去。由于小孩已昏迷,他及时出手抓住了小孩,咬紧牙关,奋力游向岸边,最终成功救起了孩子。
2011年被评为“达州市优秀共产党员”“达州市优秀组工干部”“感动达州十大人物”。2012年被评为“渠县见义勇为好公民”。
道德点评:李旭见义勇为的高尚品格彰显了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三、诚实守信模范(4名)
张全文 男,汉族,1972年出生,渠县古今香食府董事长。
张全文始终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做诚信企业,做诚信人,生产让老百姓放心的食品。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第一时间带领员工筹集一万余元的捐款交到县红十字会。2010年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流,他也积极组织员工为灾区捐款捐物。渠县“7·18”“9·18”洪灾期间,每天免费提供饮水和热饭热菜。2011年3月,为国内首例植物人怀孕家庭捐助5000余元爱心款。多次带领渠县餐饮人到大义、义和、三汇等地慰问困难群众和贫困母亲,为他们送去温暖和爱心。到目前为止,张全文个人捐助已超过20余万元,企业捐款捐物达50余万元。
2014年被渠县县委、县政府评为“三星好人”。
道德点评:张全文既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更是一位富有爱心的慈善大使。
芦浩 男,汉族,生于1986年,通川区国家税务局干部。
2014年,国家推出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他两周之内实地走访了100多家企业调查摸底,脚上浮肿、嗓子失声,仍咬牙坚持,准备专题培训课件,累计向391户企业讲解相关优惠政策,确保了全区1157户小微企业全部依法享受税收优惠。他多次实地调研、宣传政策,督促企业在优惠年度准期核销当期资产损失。仅此一项,全局2014年企业所得税即增收了近2000万元。他坚持原则,以诚为本,任劳任怨,把诚信服务作为衡量和检验工作的标尺,积极营造和谐的征纳关系。
2014年被表彰为通川区优秀公务员、优秀志愿者。
道德点评:他以诚实守信、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和精神风貌谱写了一曲“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青春赞歌。
李尧 男,汉族,1983年出生,万源市委办公室下派曾家乡覃家坝村支部书记。
李尧把对村民承诺的事项全都写在“第一书记连心卡”上。一年零八个月时间,他累计接受群众来电300多个,服务事项200余件。为全村40户村民建立了困难户档案,争取帮扶资金8000余元。通过走访了解民意,帮助村民打造了“夫妻驿站”、烟霞山庄、烟霞第一站等5家乡村酒店及农家乐,组织厨师技能培训50人次。“连心卡”上承诺的事项都一一兑现。群众都夸奖他说:“有事就找李书记,他说话算数,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2015年2月,被评为“第二届万源市道德模范”。2015年荣获“达州好人”称号。
道德点评:商鞅立木取信,季布一诺贵黄金。李尧“连心卡”兑现承诺,展示了一名党员干部敢于担当的精神。
吴小忠 男,汉族,1986年出生,达州市骏翔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吴小忠自2005年进入药品行业以来,从一名普通业务员一直做到法人总经理,事业成功的背后,是他多年如一日始终践行着“诚实守信,以质量求生存”诺言的行动。他严格遵循《药品管理法》,杜绝假冒伪劣药品进入自己经营的企业。2011年发现一名山东籍人员来公司兜售假药并及时举报,开江县食药局执法人员当场抓获贩卖假药之人,从而避免了一起假药在该县销售的案件,事后受到了县局表彰。2013年主动将公司库存过期药品报县食药局,在其监督下当场销毁。十余年来,他以一颗诚信的心来面对自己的事业。
2011年、2014年两次荣获“开江县十杰青年创业带头人”称号。2013年5月,荣获“四川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道德点评:吴小忠坚守诚信,播撒爱心,做百姓放心药业,创企业诚信品牌。
四、敬业奉献模范(4名)
杨帮武 男,汉族,1957年出生,大竹县庙坝镇长乐华山村联合党支部书记。
杨帮武他大力争取修路支持,努力带领群众致富。为解决修路资金缺口,他用自家楼房作抵押,贷款8万元。由于长年过度操劳,他在建设现场病倒,住院后检查为左肾坏死,必须切除。如今,村里共计1.8公里沥青路和11公里水泥路已全部修好并通车。目前,华山村人均纯收入由2004年的736元增加到2012年的9161元。
2009年荣获“感动达州十大人物”称号。先后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省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等。2013年作为四川省唯一候选人,入选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村官》节目,先后受到中央和省领导批示肯定。
道德点评:杨帮武对山区群众动真情,为乡亲们办实事,他是带领群众致富的“引路人”,他是心系群众的“贴心人”。
王秀香 女,汉族1973年出生,经开区阁溪学校教师。
从教二十年,王秀香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以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工作能力得到人们的一致认可。多年坚持写《教学日志》,迄今已有30多万字。2011年3月,达县城关片区和达县教育局分别发出“关于开展向王秀香老师学习活动的通知”,并把她的《教学日志》整理成文集《花开淡墨痕》。她坚持让学生写日记,她和孩子们相约“让日记成为一种习惯,伴随我们一生”。“我是老师,也是母亲。我要用一颗做母亲的心来包容我的学生。”她关爱每一个孩子,因为她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
2011年被评为“达州市师德标兵”。2014年被评为达州市“最美追梦人”“四川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贡献奖”。
道德点评:关爱学生、乐于奉献,她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赢得了家长和学生的尊重。
汤兴春 男,汉族,1976年出生,宣汉县城市管理办公室城管联合执法大队一中队中队长。
近十年来,面对暴力抗法者的刀和棍,汤兴春受到的大小伤害不下30次,还多次收到恐吓信,但他并没有因为暴力和恐吓减弱对城管工作的热爱,他依然执著地奋战在城管执法第一线。整治市场,先从自己的亲朋好友入手,为他人做好表率;面对摊贩故意刁难,自掏腰包购买其全部水果,让其无话可说,自觉地规范经营。讲究换位思考,了解实情。深入摊贩家中了解到实际困难情况后,往返城乡为贫困摊贩申请低保、发动捐款,令摊贩感动不已,逢人便夸“汤城管是个好人”。
2015年被评为“达州市第四届劳动模范”。
道德点评:面对暴力抗法,他迎难而上;讲究换位思考,他感动摊贩;笑对人生苦乐,他让同事敬佩。“汤城管”是个好人!
汪向阳 男,汉族,1981年出生,现任达州军分区司令部参谋兼达州市国防教育训练基地主任。
汪向阳从军15年来,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其带领的国防教育训练基地更是赢得了成都军区、四川省军区和地方各级领导的好评。2012年8月,被任命为达州市国防教育训练基地主任后,他始终坚持把基地当家,从零开始,悉心研究建设方案,严把工程质量关,严格教官队伍选拔,提高管理队伍水平,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在他的带领和感召下,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就把达州市国防教育训练基地办出了特色、办出了品牌,2014年被四川省军区正式挂牌为“国防教育基地”。长期的军营生活,他错过了孩子的出生、孩子的成长,也无法陪伴妻子和父母。2003年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2005年、2010年荣立个人三等功二次。
道德点评:情注国防兴武装,无私奉献终不悔。汪向阳牢记使命,恪尽职守,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
五、孝老爱亲模范(4名)
符纯珍 女,汉族,1974年出生,宣汉县下八乡建设村3组农民。
符纯珍用女人柔弱的双手养活了3家一共12口人,其中包括6位老人。她说:“一个家庭要幸福,必须处理好父母、子女和夫妻之间的关系。百善孝为先,这句老话不管啥时候都适用。如果家里面老人、娃娃不和谐,干什么事业都干不起来。夫妻相处,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彼此抱怨,更不能拖后腿,要劲往一处使。”符纯珍的孝亲大爱何止于父母、家庭,她用青春、勤劳、善良及智慧,谱写了一位普通农村妇女的别样人生!
她的家庭先后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文明家庭”,符纯珍获得“中华孝亲敬老楷模提名奖”。
道德点评:百善孝为先,敬老胜于天。符纯珍用她的一言一行,诠释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
吴孟嵘 男,汉族,1994年出生,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
2岁时,吴孟嵘父母离异,他跟随父亲生活。2012年9月父亲患病致高位截瘫。2013年9月,吴孟嵘背着瘫痪父亲,带着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上学,被网友冠名“孝心哥”。“爸爸,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不会丢下您。”这句平凡质朴的话是吴孟嵘对他父亲说的,他也一直是这么做的。他一边照顾截瘫父亲和年迈的家人,一边勤奋努力求学,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其事迹引起了社会人士及各界媒体的关注。
2013年被评为“四川好人”。2014年被评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中国好人”“四川省优秀共青团员”。
道德点评:背父上学,彰显人伦情义。身处逆境,更显志坚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善无大小,大爱无疆”的高尚情怀。
王永涛 女,汉族,1966年出生,万源市大竹镇莲花社区居民。
她用一生作赌注,照顾植物人弟弟。2004年春,王永亮因一场车祸成了植物人,姐姐王永涛用一年时间悉心护理并成功把他唤醒,弟弟虽然睁开了眼睛,但什么意识都没有。之后,她10年如一日守在弟弟身边,给他按摩,接屎接尿、擦身洗澡,讲一些儿时的故事、唱一些小时候经常一起唱的儿歌,每天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扮演着姐姐母亲的双重角色。10年真情感动,弟弟慢慢恢复了意识,她先教他说话,再教他走路。为了全心照顾弟弟,她与丈夫离了婚,成了弟弟的“专职保姆”。
2014年被评为“达州好人”。2015年被评为“第二届万源市道德模范”。
道德点评:为了照顾弟弟,王永涛压上了自己一生的幸福。她用大爱之情吟唱了一曲感天动地的亲情长歌,诠释了人性的真善美。
邵禀掬 女,汉族,1975年出生,渠县射洪乡群力小学教师。
邵禀掬30年如一日用爱心照顾病瘫的母亲,她用真情奉献教育事业,教育和感染了学生,成为远近闻名的好女儿、好老师。邵禀掬的母亲瘫痪在床30年,每天她抱母亲起床、穿衣、上厕所、梳头、洗脸、喂饭、擦背、挠痒、烫脚、睡觉、翻身……每天重复这些细致、繁琐却又必不可少的工作。她对母亲无微不至的照料,以实际行动为家庭其他成员做出了表率,赢得了社会的好评。
2007年被评为“四川省孝女”。2012年被评为渠县“十佳孝星”。2014年被渠县县委、县政府评为“三星好人”。
道德点评:邵禀掬用爱心传递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用真情融入教育事业,用30年的坚守诠释无悔青春。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信息公开入口 达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1156号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231号主管:达州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