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和煦,草长莺飞。2014年新年刚过,一条喜讯传进大巴山深处——万源市成功创建为“省级文明城市”。这不是光环,只是一种见证;这不是一种荣誉,只是一种力量。近年来,万源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入推进公民道德素质建设。如今,正乘着三月“学雷锋活动日”,“公民道德宣传月”的春风,开展多种形式的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唱响了“最炫文明风”!
优化环境夯实基础合力共建文明新万源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全面提升公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是万源市委、市政府列为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当成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施。为推动活动深入开展,万源市文明委下发了《关于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月活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主题宣教活动,引导各单位、党员、干部群众和学生广泛参与,真正把文明的理念带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形成全员覆盖、全域深入的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各乡镇、村、社区和各部门、单位、学校紧扣公民道德建设重点任务,结合“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和各自实际,组织开展的各具特色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层出不穷。
“文明交通伴我行”、“文明餐桌”、“文明旅游”等活动培育道德守礼的社会风尚;“政务诚信,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树行业新风,创优质服务”等活动,无不体现出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做好文明公民的“标兵”,广大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做文明公民的“生力军”;在商贸企业开展的“商务诚信、让群众放心”、在城乡开展的“社会诚信、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等活动和立足家庭,把尊老爱幼、读书学习、勤俭节约作为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儿媳”的评选活动,促进公众改陋习、树新风,提升文明素质,推动良好家风、社会新风的形成。各级学校开展的“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等活动加强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以“道德讲堂”为载体,组建了道德宣讲团,在全市广泛开展道德建设专项教育,通过宣传教育、市民评议、道德引导、健全制度、典型示范等途径,集中解决部分市民不文明习惯和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开展“理论、法律、文化、科技、卫生”等下乡活动,使先进的文化知识深入各家各户,进一步提升了市民的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效文明载体既提升了城市品位,又提高了人居环境质量。在乡镇新建了8所乡村数码电影院,大力发展乡村图书馆、乡村文化站,完善乡村医疗点建设。重新装修的太平洋影视城集放映、文娱演出等多功能为一体,市图书馆购置新书2万余册,新建电子阅览平台;完成了投资5000万元的河西体育馆主体工程;完成红军公园各类硬件建设、改陈布展后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战史陈列馆;为社区增补一批娱乐健身器材;开展广场舞、太极拳、室外棋牌等形式多样的娱乐休闲项目,同时,加强舆论引导,充分利用电视台、网站、广播、宣传专栏以及村庄阅报栏等宣传载体,采取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先进的文化知识。公众及时全面地吸收到健康有益的文化知识,拥有了良好的健身环境,把闲民吸引到书桌和运动场上来,变“闲民”为文化人、运动员。
奉献他人提升自己志愿服务扎根大巴山
万源市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以“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为主题,号召全市青年学生、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人员积极投入到活动中。按照“有固定场所,有稳定队伍,有统一标识,有活动项目,有服务对象”的要求,在全市基层建立志愿服务中队30个,工作站近100个,在文明单位建立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60余个500余人。全市参加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的人员达到2万余人,形成了行动有计划、人员有素质、制度健全的志愿服务队伍。
前不久,“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志愿服务队,为市社会福利院的孤寡老人、残疾儿童送去了精彩的文艺节目,“书画人生。感受快乐”志愿服务队为老人赠送了书画作品;“最美全家福、光影学雷锋”摄影志愿服务活动队则为老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美丽家园,从我做起”志愿者走上街头散发文明宣传资料,清除“牛皮癣”等;“传递书香、成就梦想”志愿服务者进社区为居民免费办理读书借阅卡、赠送图书;“关爱健康”义诊服务队为市民免费看病、体检,赠送健康资料;“巾帼”志愿服务队开展了“关心留守妇女、儿童、孤寡老人”活动;学校的小小志愿者们开展了“将文明带回家”“情满旅途”活动……常年活跃在万源城乡的志愿服务活动队身影成了一道道万源特色的亮丽风景线。为激励更多的人投身志愿服务活动,万源市积极开展“十佳志愿服务项目”、“十佳志愿服务社区”、“十佳最美志愿者”、“十佳志愿服务组织”等评选表彰活动,激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活力。“最美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传递书香、成就梦想”等志愿服务活动被评为十佳志愿服务项目;东城社区、燎原社区等被评为“十佳志愿服务社区”;王翠、王小雪等人被评为“十佳最美志愿者”;万源市文明办、万源市文联被评为“十佳志愿服务组织”。唐玲被评为四川省“雷锋式优秀青年志愿者”;柳良华被评为四川省“关爱明天十佳‘五老’志愿者”。
典型示范模范评比引领万源社会新风尚
社会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榜样的力量”,万源市积极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评选、宣传活动,用感人的事迹鼓舞人、高尚的品行激励人,全市涌现出了“四川省第三届道德模范”李林森;“四川省十佳美德少年”龚鹏;“达州市诚实守信好人”“中国好人”马勇;“达州市助人为乐模范”刘文树;“孝老爱亲模范”吴小龙等先进典型。
把榜样的力量发掘出来,把优秀的榜样塑造出来。自2010年以来,已连续开展两届“感动万源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在对“中国好人”、“达州好人”道德模范事迹进行广泛宣传和宣讲的同时,积极组织市文艺工作者、摄影爱好者以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为题材,进行各种形式的文艺创作,形成一批让百姓认同、社会崇尚、时代呼唤的先进典型人物形象,把他们的事迹通过歌曲、舞蹈、戏剧和电影等形式搬上荧屏和舞台,通过文艺下乡等平台,把道德模范的事迹广泛传颂,以感人的艺术形象形成强大的感召力量。
万源市充分发挥“道德讲堂”、“市民学校”等的阵地作用,组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到基层巡讲、座谈,以他们亲身经历的故事,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个好心人的心路历程,通过他们的平凡小事,唤起大家内心对善良、仁爱和奉献的向往,引导人们见贤思齐,形成学榜样、做榜样、创榜样的社会风潮。
同时在全市开展了各种帮扶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活动。社会各界以各种形式大力帮扶社会好人。“让好人不再孤独,让好人倍感温暖”,在全社会形成“好人做好事、好事有好报”的价值导向,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做好事、当好人的活动中。
积极引导强化管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大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厦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唯有全社会齐心协力、常抓不懈,才能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开拓更加辉煌的局面。万源市积极更新工作思维,不断健全组织机构,创新工作管理,完善各种奖惩措施,不断激发全社会参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推动万源精神文明建设事业大发展。
为健全领导机构,万源市建立了统一的协调组织机构,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责任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切实加强对公民道德素质建设的引导。
该市还十分重视创新工作内容,注重工作社会性、实效性和新颖性;革新工作思路,把工作重心下沉到社区、乡镇、文明单位和家庭,通过各种形式,不断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内容,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愿意学、能参与。
万源市文明委把健全工作机制、完善约束机制、建立激励机制相结合,加强合力联动,推动全市文明建设工作走向深入。在宣传教育月里,万源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积极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增进干部群众了解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掌握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主要内容,充分认识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同时,万源市文明委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完善公民道德建设工作评估机制、考核方案和实施办法,把全市文明建设工作不断细化、分解到有关部门和乡镇。此外,市委目督办、市政府督查室每年实行专项考核,将考核内容纳入综合目标计分范围,与全市各类评优评先挂钩,逗硬考核奖惩,齐抓共管,推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走向深入。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信息公开入口 达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1156号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231号主管:达州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