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按照“参保地政策、就医地结算、就医地监管”的原则,制定异地就医结算流程,完善异地就医登记备案,将登记备案延伸至乡镇卫生院,通过异地就医联网即时结算平台解决群众异地就医报账问题。2019年以来,通过异地就医即时联网结算基金1083万余元。
二是综合柜员制一站式办理。紧盯“一次排号、一窗受理、一站办结”总体目标,对各业务窗口股室职能职责、业务流程进行详细梳理、优化、精简,开设6个综合服务窗口,实现了窗口工作人员“一岗多能”。在医保综合服务区充分发挥“引导台”功能,指导群众准确了解办理流程、需要提交的证明材料、快速填写表格,有序引导群众办理业务。
三是上门鉴定服务困难群体。精心组织协调区级医疗机构成立医疗专家组,向瘫痪卧床等参保慢病患者提供上门鉴定服务。为患者检查身体,了解其治疗、康复、生活等情况,现场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给予疾病康复指导。现场对符合医保慢病办理条件的患者办理相关手续,同时宣传医疗保险政策,普及卫生健康知识,让患者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保服务。(谌宗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