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思思、张华敏、刘子豪……这些平日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艺术家们,来到宣汉县渡口土家族乡百姓家门口送艺术、送欢乐。
9月23日,中国文联、中国民协文艺志愿服务团走进四川达州宣汉在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举行“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以“文旅扶贫结硕果,巴山儿女迎小康”为主题,用歌舞、京剧、呼麦、四川清音、山东快书、魔术、杂技等艺术形式,为来宣嘉宾、各行各业优秀代表、脱贫攻坚优秀代表、群众代表等5000余人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精神大餐。
一场饕餮的“艺术盛宴”
听说著名军旅女高音歌唱家张华敏要来宣汉慰问演出的消息后,樊哙中学初二学生文晨曦兴奋得一晚上没睡好觉。23日一大早,她随全校1000余名同学坐车来到演出地点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广场,看到了她心目中的偶像。
在演出地点等候的不只是文晨曦。演出还没开始,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广场已是人山人海:拄着拐杖的白胡子老人、抱着婴儿的年轻妈妈、结伴而来的时髦小伙儿……人们或坐或站,将舞台周围围得水泄不通,满怀期待地等着艺术家的到来。
当天上午9时,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广场随着艺术家们的到来而变得生动热闹起来,歌舞、京剧、呼麦、四川清音、山东快书、魔术、杂技等十几个节目轮番上演。
著名军旅女高音歌唱家张华敏唱起《在希望的田野上》,台下观众的欢呼声和掌声不断;年轻的魔术师刘子豪走下舞台,与观众互动,用纯熟的魔术技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金钟奖”金奖获得者常思思唱起《春天的芭蕾》,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现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今天就像过年一样热闹,真是太开心了,希望艺术家们常来我们这里演出。”来自渡口土家族乡的王大爷连连翘起大拇指,为艺术家们精彩的演出点赞。
一块厚重的“荣誉牌匾”
当天,在中国文联“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舞台上,宣汉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授予“中国巴文化之乡”的荣誉,中国民协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侯仰军向宣汉授牌,宣汉县委副书记、县长冯永刚接牌。
宝剑锋从磨砺出。这块厚重的“荣誉牌匾”背后,是宣汉县倾力打造全国巴文化高地的艰辛付出。
为进一步加强巴文化开发利用,当天下午2时30分,宣汉开展了《让世界看见巴文化》电视专题访谈,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研究员刘亚虎,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向柏松、达州市巴文化研究院院长王诤、宣汉县土家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国述等巴文化专家及本地研究巴文化人士,就如何把巴文化与宣汉旅游有机结合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出谋划策,促进宣汉社会经济跨越发展。
一次亲切的“惠民行动”
“百花扎沃土,艺术献人民。”多年来,中国文联大力开展“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精心组织艺术家,怀着对中华大地的感恩之情,把喜闻乐见的艺术送到基层千家万户,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精神大餐。
“只有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送欢乐下基层’已经形成一个文化品牌,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文化的渴望和需求,深受我县各地百姓的喜爱。”宣汉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县总工会主席马春霞说。 (张平 漆楚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