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渠县以“法律七进”为抓手,以“六个之治”(自、志、治、止、智、制)为路径,持续推进依法治理和法治示范创建,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强法治保障。该县先后荣获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省级法治教育示范基地、省级法治示范乡镇(街道)、省级村民自治模范乡镇等荣誉。
“七五”普法期间,渠县根据国家、省、市“七五”普法《规划》的要求,高站位谋划“七五”普法,高标准落实普法任务,高效率开展普法工作。
渠县结合县情实际,制定“七五”普法规划并形成人大决议;及时梳理总结“六五”普法典型经验,全县上下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负责、政协支持、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格局。压实工作责任,高标准落实普法任务。先后印发了《渠县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 年)》《关于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等文件,明确“七五”普法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路径,并严格对标《规划》《决议》要求,将普法工作纳入“十三五”规划、绩效考核、综治考核和精神文明创建考核,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考核,持续增强了“七五”普法的制度性保障。同时,坚持把普法经费列入县本级财政预算,每年投入专项经费,按照“专款专用、及时拨付”原则,根据实际逐年递增,及时核拨,同步加强监督管理,明确支出范围,最大限度发挥经费使用效益,确保“七五”普法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探索精准普法新路径,唱好法治宣传“四重奏”。渠县“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推动普法宣传全覆盖。“线上”开展新媒体普法,打造“数字司法、智慧司法”,通过微信、微博、电视台(电台)节目、法治短信、法律顾问微信群、普法微视频等多种途径向广大群众宣传法律知识,电台电视台累计播出普法专题 328 期,官方微博微信编(转)发普法信息近20万条,编发手机法治短信 30 万余条。“线下”打造法治景点、法治长廊、法治广场、法治教育基地等法治宣教阵地,还通过流动宣传车走街串巷、大喇叭宣传、普法人员进村入户、组织参观法治教育基地、持续开展领导干部法治讲座,利用学校校报、黑板报、宣传栏、法律知识竞赛、法治征文比赛等形式宣传法律知识,增强全民法治意识。
“专业”与“业余”相结合,做到普法队伍大充实。充分发挥法官、警官、检察官和律师等专业人员优势,通过巡回法庭、巡回法律顾问团、农民夜校、家长学校,深入开展专业人员“以案释法”。积极挖掘业余普法资源,充实普法人才队伍,让业余与专业无缝衔接。五年来,累计发展普法讲师43人,法律服务人才450人,组建乡镇法律服务小分队70支,配备法治副校长 120 人,培养村(社区)“法律明白人”30000余人,组建法治文化兼职队伍1支。利用人民调解员、社区辅警、网格员等群体,为村(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法律服务。定期组织村(社区)工作人员、居民代表集中学法,广大群众法律意识、法治观念持续增强。
“规定”与“自选”相结合,促进普法质效大提升。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为 130 个贫困村配备“一村一法律顾问”,在非贫困村组建巡回法律顾问团,法律顾问建立微信群,时时在线回答群众咨询,做到“有经费、有阵地、有考核”,定期督查考核,确保法治宣传教育质效。法治进校“大联合”,县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教科局、文旅局等10余个部门组成法治宣讲团,通过担任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讲座、举办宣传画展、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先后开展了“青春守护·法润成长”、校园“三防”“开学第一堂法治课”等系列法治主题宣讲活动,确保覆盖到每一个学校、每一名学生。法律服务“大体检”,选派法律援助律师和社会律师组成法律服务团,驻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工地开展“法治体检”,审查企业劳动合同、经营合同、管理制度等,根据体检情况及时提出处理建议,目前共体检企业 65 家,建筑工地25家,审查各类合同1200 余份,企业防风险、农民工维权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法治”与“文化”相结合,实现普法宣传生活化。内容亲民化,把普法学法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上,通过曲艺作品、法治微电影、法治春联等形式,吸引群众参与,让群众“看得懂、记得住、能接受”。载体生活化,制作法治挂历、宣传纸杯、塑胶扇、环保袋等生活用品,通过宣传活动分发到群众手中,依托生活工具传播法律知识,让群众在日常使用的同时接受法治教育。特色品牌化,以司法部“新时代最美普法人”王国韬为样板塑造“国韬普法”新名片。依托賨人、三国、汉代、红色和新农村民俗5条渠县特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打造宕渠法治文化精品线,做到学法休闲两不误,法治文化入人心。
此外,狠抓“公务人员”、“服务大局”、“法律七进”、“普法主体”、“热点宣教”重点,提升全民普法新成效。据统计,“七五”普法期间,该县共开授国家工作人员法治培训课程79场次,培训干部职工 19000 余人次;先后开展“服务大局普法行”“疫情防控、法治同行”“脱贫攻坚、法治同行”等专项宣传,重点围绕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扫黑除恶、污染防治、消费者权益、国家安全等,通过集中宣传、送法下乡等形式普及法律知识、传播法治理念;开展广场宣传活动 160 余次,送法下乡活动22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90余万份,解答法律咨询5万余人次,参与群众达50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