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万源市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达州市有关意识形态工作的相关精神,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紧密结合,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方向、促学习、建阵地、重宣传、强督促,在全市掀起了狠抓意识形态工作的新高潮。
理论武装铸魂
把准思想“定盘星”
万源市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全市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
今年以来,该市坚持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教育群众,创新抓好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推动落实旁听、督导、通报、检查“四项制度”和述学、评学、考学“三个办法”。全年共计组织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8次,组织交流发言5次,撰写学习心得体会、理论调研文章共计200余篇,邀请专家教授办讲座或开展专题宣讲共3次。持续深入开展第二课堂学习,组织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观看廉洁话剧《草鞋县令》巡演,收集学习心得体会100余篇。征订理论学习资料近20000册,订阅领导干部研读书籍共计1000余册。
该市适时组建了市委宣讲团,就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等方面内容开展集中宣讲、院坝宣讲等100余场次。遴选新增“新时代巴山挎包宣讲队”队员900余人,走街串巷,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微宣讲”达10000余场次。积极组织申报达州市级社科联研究“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3个课题成功立项。
学习实践补钙
锤炼战斗“先锋队”
万源市委统筹抓好阵地队伍管理,树立“崇尚实干、注重实绩、群众公认”选人用人导向,把那些党性坚强、敢抓善做意识形态工作的优秀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坚决确保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里。
巩固网络意识形态。成立了以万源市委书记为组长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评网宣员队伍建设的通知》等文件,每年定期召开2次网评网宣员培训会,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
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把意识形态基本知识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内容,意识形态专题读书班参学人员达1000余人次。采取“走出去”的方式,组织150余名党政干部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培训,到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现场观摩学习。
严格新闻宣传纪律。建立节目审查制度,制定《安全播出应急预案》《论坛讲座报告审批制度》等文件,开展各种形式的新闻宣传业务培训,先后培训人员达1200余人次。
健全新闻发布制度。各乡镇(街道)、市级部门明确了新闻发言人及联络员,主动开展新闻发布工作,每个村配备了2至3名基层理论宣讲员。
文化文艺添彩
当好阵地“守门人”
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文艺与文明创建活动,万源市牢牢占领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当好基层一线“守门人”,把文化建设的“软实力”作为推动意识形态工作的“硬措施”,取得了凝聚思想、激发活力、树立形象、推动工作的效果。
深耕惠民理念,文化文艺工作繁荣发展。开展了“万源市2020年迎新春文艺演出”“干群一家亲 共唱夕阳红”等文化惠民系列活动,组织了万源市“全面小康·奋进达州”主题摄影、达州市“巴山文学千里行——走进万源”等采风创作活动,向达州市巴文化研究院推荐巴文化特约专家8名,新增2个乡镇成立乡镇文联。
抓实文明创建,精神文明建设巩固拓展。常态化开展“身边好人”推荐评选工作,推荐陈显书、马华元等7人为达州“身边好人”,推荐施维为达州市疫情防控“身边好人”。持续开展“五创六评”活动,评选出180个文明村(社区)、10000户五星级文明户、600户“六好”家庭。持续推进第五届四川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确保全市四川省第五届文明城市复查验收合格。制度化推进志愿服务,扎实开展“暖冬行 爱传递”“学习雷锋 与爱同行”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顺利实现“三达标”。
舆论宣传造势
奏响时代“最强音”
万源市准确把握时代方位,坚持守正与创新并重、内宣与外宣并举、网上与线下同步,一体化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各项工作开展。
唱响“主旋律”,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做优做实思想宣传工作,在高速公路出口、茶文化公园等地制作安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雕塑、标牌,与《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主流媒体加强对接联络,融媒体中心全面建成,新闻工作者协会正式成立,《达州日报》万源新闻专版首度开设。累计刊发(播)新闻稿件2万余条,《四川万源探索产业扶贫模式让茶叶助脱贫》等7条新闻在央视新闻栏目播出,《激发东西部扶贫协作合力》等3000余篇新闻稿件在《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等国家级主流媒体刊发,《“四城同创”让万源城乡展新颜》在新华社客户端点击量达151.3万次。县级综合传播力指数两个月位居全省前40,“万源发布”微信公众号点击率取得全省区县政务微信公众号单条排名第一。
聚焦“主战场”,切实加强网络舆情监管。积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杜绝谣言传播,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同步主动出击、积极发声,用正面声音占领舆论阵地。全年累计处理各类网络舆情120余件,营造了健康清朗的网络舆论环境。
责任担子落细
种好监督“责任田”
万源市建立形成了“长久立”的机制,把考核问责作为推动主体责任落实的有效抓手,确保形成常态化抓强意识形态工作格局。
制定措施办法。制定出台《万源市贯彻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中共万源市委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会议制度》等系列文件,推动意识形态工作有抓手、有落实。
层层明责整改。调整充实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规范文件审批、登记管理等程序。全市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均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分管领导、责任股室和具体工作人员。及时通报问题情况,督促整改进度,细化责任清单,落实时间节点,市乡纵向联动、部门横向联动抓整改,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
强化常规巡察。万源市委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巡察重点内容,全面完成对全市所有单位的巡察工作,对656名科级干部查核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
坚持严督实查。每年逗硬执行“年初专项查、年中巡察问、年底督查核”制度,全覆盖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专项督查,市委意识形态工作督查组对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市级部门及学校、医院、企业等单位进行督查督办并形成督查通报。
修身之道重在“铸魂补钙”,“铸魂补钙”重在落地生根。“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的意识形态工作,令万源大地上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全体万源儿女正携手并肩,鼓足风帆,向着建设达州北向开放“桥头堡”和全国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目标昂扬奋进。(马发海 廖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