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理顺体制机制,开展灾情会商决策。及时调整充实县减灾委员会组成人员,由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任主任,县政府办公室、县应急管理局负责人任副主任,县教科局等24个部门分管副局长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县应急管理局,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会商决策运行机制。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构建灾情管理体系。加强灾情统计报送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报灾力量,明确工作流程,确保制度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抓好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明确“县-乡-村”三级灾害信息员队伍500余人,规范报灾核灾各项工作。 三是突出平战结合,强化救灾物资储备。今年疫情结束后全县紧急调配260余万元,采购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水下救援等应急物资;建成“1+10+N”物资储备体系,基本实现“就近存储、调运迅速、保障有力”的目标。同时,还通过协议储备、企业代储等方式,对不宜长期储存的食品类物资,与大型商超签订应急供货协议。 四是强化应急值守,抓好灾后救助工作。实行24小时救灾应急值守,确保灾情初报及时、核报准确、评估科学、内容规范。高效处置突发灾害,妥善做好生活救助,做到灾害发生后救灾人员到位、救灾资金到位、救灾物资到位,确保12小时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保障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及时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