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宣汉县紧紧围绕舟山、达州两市签订的就业扶贫劳务协作对口帮扶协议,以深化合作为动力,以乡镇联动为基础,积极落实贫困劳动力赴舟山就业优惠措施,主动作为、超前布局,以“五个精准”方法为工作基调,夯实东西部对口帮扶协作基础,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摸清底数精准。就业扶贫劳务协作是舟山、达州两地人社部门签订对口帮扶协作的重要内容。宣汉县人口基数大、劳动力丰富,把贫困劳动力有组织地转移到舟山市务工是助力脱贫致富的重要方法。宣汉县充分依托乡镇就业中心、就业扶贫示范村等基层组织,逐村逐户摸清贫困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实施“一户一策”,先后走访普光、毛坝、南坝等9个乡镇27个村,摸清173户贫困劳动力家庭基本情况,为下一步精准输送打下了坚实基础。
就业岗位精准。舟山市地处环杭州湾大湾区经济带,经济总量大、用工需求大。从众多岗位中筛选出符合文化水平较低、技能较单一的贫困家庭劳动力的职位是是否对接成功的关键之一。宣汉、舟山两地就业部门密切合作,从舟山市报名的300多家企业中精选了31家参加去年8月8日在宣汉东乡镇东门广场举办的东西部就业扶贫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招聘会现场,因为舟山企业要求低、薪酬较高,招聘展位前始终人潮涌动。
宣传发动精准。经过几年的努力,宣汉县就业扶贫工作已进入深水区,越是最后,就越是难啃的“硬骨头”,宣传工作就显得越为重要。为了营造良好的劳务协作氛围和达到劳务输出的效果,宣汉在“广”“精”“准”上猛下功夫。通过半年多的努力,共计发放岗位信息一览表8500份,张贴宣传海报115份,大大提升了舟山市企业在宣汉的影响力,引导了两地民间交流合作。
操作方法精准。劳务协作工作是系统工程。宣汉县按照“政府引导、部门主导、企业参与、群众受益”的原则,工作中推行“招工+培训+就业”一体化模式,出台赴舟山就业人员激励政策,鼓励中介机构、培训学校积极参与劳务协作等一系列政策扶持。同时进一步压实各乡镇就业中心、就业扶贫专员责任,形成了上下连通、内外结合、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劳务协作体系。
脱贫效果精准。帮一人就业,助全家脱贫。稳岗是考核劳务协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2018年8月底,宣汉职业中专学校15名学生赴舟山就业成功;9月17日,宣汉首批4名赴舟山就业人员到达舟山英海丰船舶维修有限公司;11月15日,来自宣汉普光镇的第二批4名人员在舟山市新金洲食品有限公司入职。随着两地劳务协作工作的逐步推进,宣汉贫困劳动力将会逐步实现从无序输出到有序输出、从自发输出到精准输出、从体力型输出到技术型输出的转变,相信会有更多的宣汉县贫困劳动力乘着东西部劳务协作的春风在舟山上岗就业,实现脱贫致富。(张佳阳 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