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民生保障筑牢幸福基石——全市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综述

来源:[db:出处] 发布时间: 2020-08-27 00:00:00 字体: [ ]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一座幸福之城,须有鲜明的民生底色。

近年来,我市围绕“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项又一项民生新政落地见效,一件又一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一幅又一幅温暖的民生图景呈现眼前。

夯实教育基石

拔地而起的教学大楼、装备完善的实验室、标准化的体育场、先进的远程教育课堂……漫步达州的校园,记者看到的是日益完备的教育设施,感受到的是翰墨书香的文化氛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市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倾力打造教育民生工程。建设基础教育学校,达州嘉祥、达州天立、达州东辰等学校建成招生,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成功创办,达州技师学院顺利获批。制定《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方案》,切实抓好已建小区配套幼儿园的专项治理和未建设配套幼儿园的小区督促落实工作。推动农村中小学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薄弱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和边远地区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等教育重大项目建设,有效改善了办学条件。

提升教学水平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我市提高教师职业准入门槛,组织教师参加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优质教师资源增量进一步扩大。推进“名校网络课堂”建设,与清华大学附中、北京四中、成都七中开展远程直播、录播教学合作;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制定线上教学方案,科学、有序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减少疫情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开足开齐体育美育课程,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进一步均衡发展。

在全市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今年高考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青少年在文艺、体育、科技等国家、省、市级大赛中斩获颇丰。

铺就百姓健康路

卫生医疗工作与广大老百姓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为了让老百姓看好病,我市有组织、有目的地按规划将优良医疗资源重心向基层下移,加大卫生人才培植力度,带动全市医疗服务水平整体提高;不断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华西达州医院、奥美德国际医院等落户达州,积极引进省人民医院、省骨科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来达州建设分院,提升专科优势、疑难重症救治水平;推行分时预约诊断、候诊提醒、检验检查结果推送、移动支付等线上服务,医疗卫生服务持续改善。尤其是疫情期间,我市医疗系统积极做好救治和防控工作,全市42例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未发生一起死亡病例,未出现一名医护人员被感染,并圆满完成援鄂任务,得到省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充分肯定。

为了让老百姓看得起病,我市严格落实各项医疗保障政策,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提高医疗保障待遇水平,推行异地就医结算,抓好医保扶贫,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全面实施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管理一批、大病兜底保障一批等政策,让贫困人口“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和“少生病”,提高群众健康素养整体水平。

兜牢民生“底线”

改善和保障民生不仅要解群众燃眉之急,更要保障民生长久幸福。

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加大农村危房、土坯房改造,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解决贫困群众饮水、出行难等问题,大力发展产业,培育文明乡风……民生红利持续释放。

我市将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540元、350元,城乡特困救助供养标准分别提升至每人每月710元、510元。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4.66亿元、特困资金1亿元。对受疫情影响的困难群众实施临时救助,做到凡困必帮、有难必救,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

全市加大养老服务投入,用于居家养老服务、城乡日间照料中心运营补贴、民办养老机构运营补贴等方面。全面提高高龄津贴标准,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

我市全面落实孤儿保障政策,及时发放基本生活费;深入开展孤残儿童“明天计划”救助行动,孤残儿童医疗费用实现零支付;持续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行动,强化对困境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力度。

系列政策的落实,牢牢兜住了民生“底线”,让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铺筑就业快车道

就业是生计,更是尊严。作为民生之本、稳定之基、发展之源,就业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就业形势持续稳定,稳稳地托住就业大局。今年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01万人;转移输出农民工173.6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50亿元;新增农民工返乡创业1099人,新增返乡创办企业192户;帮助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1.13万人;精准发力搭建服务平台,为大学生就业创业保驾护航;职业技能培训加快了打工族返乡“还巢”的脚步……

今年,面对疫情冲击,我市全覆盖开展返乡农民工排查、疫情知识宣传、健康检查等服务,全力保障农民工有序返岗;及时强化重点企业用工保障,组织网络招聘活动,发放培训、岗位补贴资金,保障重点行业企业顺利实现复工复产;开发社区公共卫生等临时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因疫情无法返岗农民工和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积极开展线上线下职业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有力稳定了就业形势。

同时,我市大力促进全民创业,抓好创业担保贷款,切实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提供更大力度的政策和金融支持;建成各类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发挥聚集聚效、辐射带动作用;聘请创业导师,基本满足了各类群体创业指导服务需求;开展创业培训,补贴创业培训资金,帮助群众创业。

民生工作有“温度”,百姓幸福才有“热度”。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在民生实绩中践行初心使命,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彰显了市委市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追求,体现着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2003-2020 Dazhou of Sichuan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达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1156号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5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