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达州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7-2030年)的通知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18-12-30 00:00:00 字体: [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经开区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单位):

《达州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7—203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12月30日

                                                               达州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7-2030年)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5

第一节 前言..................................................................................... 5

第二节 编制依据............................................................................. 6

第三节 目标任务............................................................................. 7

第四节 基本原则............................................................................. 8

1.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 8

2.坚持生态优先、底线约束的原则.......................................... 8

3.坚持合理布局、转调结合的原则.......................................... 8

4.坚持总体协调、横向衔接的原则.......................................... 9

第五节 规划范围............................................................................. 9

第二章 养殖水域滩涂利用评价.............................................................. 9

第六节 水域滩涂承载能力分析..................................................... 9

第一条 水域滩涂资源状况........................................................ 9

第二条 自然气候条件.............................................................. 10

第三条 水生生物资源状况...................................................... 11

第四条 水域环境状况.............................................................. 15

第五条 水域滩涂承载能力评价.............................................. 16

第七节 水产养殖产业发展分析................................................... 16

第一条 水产养殖发展现状...................................................... 16

第二条 区域经济发展方向...................................................... 17

第三条 水产养殖前景预测...................................................... 18

第八节 养殖水域滩涂开发总体思路........................................... 19

第三章 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划............................................................ 20

第九节 功能区划概述................................................................... 20

第十节 禁止养殖区....................................................................... 22

1.重点生态功能区.................................................................... 22

2.全市港口、航道、行洪区、河道堤防等公共设施安全区域 26

3.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 26

第十一节 限制养殖区................................................................... 27

第十二节 养殖区........................................................................... 32

1.池塘养殖区............................................................................ 32

2.水库养殖区............................................................................ 33

3.冷水鱼养殖区........................................................................ 33

4.休闲渔业区............................................................................ 34

5.稻田养鱼区............................................................................ 35

第四章 环境影响评估........................................................................... 36

第十三节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估................................................... 36

1.评估标准................................................................................ 36

2.水产养殖污染源分析............................................................ 36

第十四节 养殖环境水污染防治措施........................................... 37

1.合理投喂饲料........................................................................ 37

2.规范使用药品........................................................................ 37

3.合理设计养殖模式和密度.................................................... 37

4.减少养殖废水及底泥排放.................................................... 38

5.实行病死鱼类无害化处理.................................................... 38

第五章 保障措施................................................................................... 38

第十五节 加强组织领导............................................................... 38

第十六节 强化监督检查............................................................... 39

第十七节 完善生态保护............................................................... 40

第十八节 其他保障措施............................................................... 41

第六章 附则.......................................................................................... 43

第十九节 关于规划效力............................................................... 43

第二十节 关于规划图件............................................................... 44

附件1.达州市养殖水域滩涂现状图.................................................. 45

附件2.达州市养殖水域滩涂重点禁养、限养区规划图.................. 46

附件3.达州市养殖水域滩涂重点养殖区规划图.............................. 47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节 前言。

面临形势:《达州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已于2007年通过达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近年来达州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水产业养殖单产在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养殖水域富营养化污染加剧,可持续发展能力降低,养殖废水的超标排放也给外部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为此,科学规划达州市水域滩涂,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生产,划定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保护水域滩涂生态环境,设定发展底线,稳定基本养殖面积,保障渔民合法权益就显得尤为迫切。

编制背景: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结合本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需要,在科学评价水域滩涂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科学划定各类养殖功能区,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生产,稳定基本养殖水域,保障渔民合法权益,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确保有效供给安全、环境生态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实现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的发展总目标。

目的意义: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是渔业管理的基本制度,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布局依据,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编制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是对水产养殖业实施全面科学管理的前提,是稳定养殖水面的重要基础,有利于保障渔(农)民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有利于提高水产养殖业的整体水平,有利于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有利于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同时进一步完善达州市水产养殖业管理制度,科学利用水域、滩涂从事水产养殖生产,对促进全市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第二节 编制依据。

国家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条例》;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部门规章:

1.《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农业部令〔2003〕31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行业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NY5051-20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9101-2007。

规范性文件:

1.《农业部关于印发<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农渔发〔2016〕39号);

2.《农业部关于稳定水域滩涂养殖使用权推进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工作意见》(农渔发〔2010〕25号);

3.《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农渔发〔2016〕1号);

4.《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力的意见》(川委发〔2017〕1号);

5.《四川省农业厅关于开展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川农业函〔2017〕46号)。

第三节 目标任务。

规划期限:本规划年限自2017年起,至2030年。

规划目标:根据《农业部关于印发<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农渔发〔2016〕39号)要求,在进一步查清我市养殖水域滩涂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和评价水域滩涂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域滩涂资源的要求,提出水域滩涂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有效保护和综合利用的总体布局及实施方案,促进我市渔业可持续发展。

重点任务:

1.明确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域范围,指导养殖生产布局;

2.有效保障养殖者的合法权益,依法保护重要的养殖水域;

3.合理调整和规划养殖生产布局,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4.控制养殖规模,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模式,保护水域生态环境;

5.建立以水域滩涂养殖证为核心的养殖业管理制度,加强行业管理。

第四节 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各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本地水域滩涂承载力评价结果和水产养殖业发展需求,形成本区域养殖水域滩涂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总体思路,根据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和大纲的具体要求,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生产,制定本区域养殖水域滩涂使用管理的具体措施,科学编制规划。

2.坚持生态优先、底线约束的原则。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开展水域滩涂利用评价,保护水域滩涂生态环境,明确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合理安排产业发展空间。将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生态保护或公共安全“红线”“黄线”区域,作为禁止或限制养殖区,设定发展底线。

3.坚持合理布局、转调结合的原则。稳定淡水池塘养殖,调减湖泊水库网箱围栏养殖,发展生态养殖,支持设施养殖向工厂化循环水方向发展,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和低洼盐碱地养殖,实现养殖水域滩涂的整体规划、合理储备、有序利用、协调发展。

4.坚持总体协调、横向衔接的原则。将规划放在区域整体空间布局的框架下考虑,规划编制要与本行政区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同时注意与本地区城市、交通、港口、旅游、环保等其他相关专项规划相衔接,避免交叉和矛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五节 规划范围。

达州市管辖水域、滩涂(含养殖池塘、湖泊、河沟、水库等)已经进行水产养殖开发利用和目前尚未开发但适于水产养殖开发利用的所有水域、滩涂。

第二章 养殖水域滩涂利用评价

第六节 水域滩涂承载能力分析。

第一条 水域滩涂资源状况。

地理位置:达州市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南麓,全市面积16591平方公里。跨东经10639′45″—10832′11″,北纬3019′40″—3220′15″,东西绵延177.5千米,南北长223.8千米。北接陕西省,南邻广安,东连重庆万州、开州、梁平区,西邻巴中市和南充市。

地质地貌:达州市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形复杂,高差悬殊大,最高处宣汉县鸡唱乡大团堡,海拔2458.3米;最低处渠县望溪乡天关村,海拔222米。大巴山横直在万源市和宣汉县北部,明月山、铜锣山、华蓥山由北而南,纵卧其间,将全市分割为山区、丘陵、平坝3块。山地面积11722.4平方千米,丘陵4658.9平方千米,平坝198.6平方千米,分别占70.7%、28.1%、1.2%。北部山体切割剧烈,山势陡峭,形成中、低山地貌单元;中南部较为平缓,形成平等谷地地貌单元。

水系特征:达州市河流主要属长江支流的嘉陵江水系,发源于大巴山,由北而南构成树枝状水网,前河、中河、后河汇成州河后与巴河在渠县三汇镇汇合成渠江,南流300公里入长江。境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3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干流有渠江、巴河、前河、中河、后河、明月江、流江河等15条,为我市渔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水资源条件。

水域类型:达州水面广阔,类型众多。有江河、水库、池塘、河堰、宜鱼稻田及部分河滩地。全市总水面5.06万公顷,占幅员面积的3.07%,其中宜渔水面2.44万公顷。

第二条 自然气候条件。

水文条件:达州市雨量充沛,主要来源为太平洋暖湿气流带来的水汽,水温主要来源于太阳幅射,平均水温为12℃—18℃,年平均雨量在1076毫米—1270毫米之间。北部万源市前河流域为高值区,年平均降雨量在1400毫米—2000毫米之间,南部县(市、区)在1000毫米左右。境内主要河流4条(州河、巴河、渠江、任河),前河、中河、后河汇成州河,与巴河在渠县三汇镇合成渠江,入嘉陵江于重庆汇入长江;任河自东向西流入汉江,为汉江源头,于武汉汇入长江。河流总长度7521.2千米,径流总量为185.9亿立方米,年排涝量46.4亿立方米,年最大排涝量53.3亿立方米。

水质:在各水域中,有机物质较为丰富,特别是在养殖水域中随着人工投饵精养,集聚了大量的有机物质和悬浮物,有机耗氧量一般为30毫克/升—40毫克/升,基本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天然及养殖水域中的各类营养盐丰富,除部分小型河流因污染氨氮超标外,其它如无机氮化合物、磷酸盐、硅酸盐、铁化合物、硫酸盐、氯化物都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水色:河流、水库等天然水域因污染程度不同,水色亦不同。Ⅰ—Ⅱ级水域水色清澈透明,呈碧绿色,Ⅵ—Ⅴ级水域水色混浊,呈黑褐色。由于受环境污染的影响,近年来各水域水质呈下降趋势,污染物主要有:酚、氰、硫、氯化物、悬浮物、铅、铬、苯、胺、甲醇、油脂等。

气候:达州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4.7℃—17.6℃之间,无霜期300天左右,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10℃的日数达240—270天,超过30℃的日数每年平均70—86天,由于地理纬度和地势的关系,气温呈由南向北递减的趋势。春季多寒潮低温天气,夏季多伏旱和洪涝、大风、冰雹,秋季多连绵阴雨。

第三条 水生生物资源状况。

浮游植物:市域养殖水域中常见的浮游植物共有7门约81个属,其中绿藻门32属,蓝藻门15属,硅藻门14属,甲藻门6属,裸藻门7属,金藻门5属,黄藻门2属。优势种类主要有栅列藻、平列藻、颤藻、针杆藻、直链藻、双缝藻、黄丝藻、林化藻、鱼腥藻、脆杆藻、日棘藻、裸藻、扁裸藻、盘星藻、四角藻、新月鼓藻、舟形藻、双菱藻、微囊藻、飞燕角早藻、月形鼓藻、东丝藻等。

水生植物:市域养殖水域中常见的水生维管束植物共有37属,挺水植物有17属。常见种类有各种草、萍和经济植物藕、芡实、菱角、荸荠、高笋、潭泻、慈菇、蒲草、灯草等。详见下表。

达州市主要河流常见水生维管束植物名录
科名属名种名
1.眼子菜科Potamogetonaceae1.眼子菜属Potamogeton L.1.蓖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 Linn
2.扭叶眼子菜Potamogeton intortusifolius J.B.He et al
2.水鳖科Hydrocharitaceae2.苦草Vallisneria L.3.苦草Vallisneria natans(Lour.)Hara
3.禾本科Gramineae3.芦竹属 Arundo L.4.芦竹Arundo donax L.
4.稗属EchinochlBeauv5.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L.)Beauv
6.长芒野稗Echinochloa crusgalli (L.) Beauv.var.caudata (Rosh.) Kitag. Lineam.
5.沿沟草属CatabrosaBeauv7.沿沟草Catabrosa aquatica(L.)Beauv.
6.牛鞭草属Hemarthria Robert Brown8.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 (Poir.) Stapf & C.E.Hubb.
7.菰属Zizania Gronv9.茭白Zizania latifolia (Griseb.) Stapf
4.天南星科Araceae8.芋属Colocasia Schott10.芋Colocasia esculenta(L.)Schott
9.大薸属Pistia L.11.大薸Pistia stratiotes L.
5.浮萍科Lemnaceae10.浮萍属Lemna L.12.浮萍Lemna minor L.
6.雨久花科Pontederiaceae Kunth11.凤眼莲属Eichhornia Kunth13.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 (Mart.) Solms
7.蓼科Polygonaceae12蓼属Polygonum L.14.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 L.
8.苋科Amaranthaceae13.莲子草属Alternanthera Forsk.15.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sessilis (L.) DC.
10.十字花科Brassicaceae14.豆瓣菜属Nasturtium R.Br.16.豆瓣菜Nasturtium officinale R.Br.
11.金鱼藻科Ceratophyllaceae15.金鱼藻属Ceratophyllum L.17.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inn.
12.毛茛科Ranunculaceae16..毛茛属Ranunculus L.18.毛茛Ranunculus japonicus Thunb.
13.十字花科Brassicaceae17.碎米荠属Cardamine Linn19.水田碎米荠Cardamine lyrate Bunge
14.柳叶菜科Onagraceae18.丁香蓼属Ludwigia L.20.卵叶丁香蓼Ludwigia ovalis Miq
21.草龙Jussiaea hyssopifolia (G.Don) Exell
15.小二仙草Haloragidacea19.狐尾藻属Myriophyllum L.22.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elatinoides Gaudich
16.伞形科Umbelliferae20.水芹属Oenanthe L.23.中华水芹Oenanthe sinensis Dunn
17.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21.婆婆纳属Veronica L.24.水苦荬Veronica undulata Wall
18.菊科Compositae22.鬼针草属Bidens L.25.鬼针草Bidens bipinnata L.
23.鳢肠属Eclipta L.26.鳢肠Eclipta prostrate(L.)L.
19.满江红科Azollaceae24.满江红属Azolla Lam.27.满江红Azolla imbricate (Roxb.ex.Griff.) Nakai



浮游动物:市域养殖水域中常见的浮游动物共有78属,以原生动物、轮虫动物为主,其中原生动物23属,轮虫动物23属,枝角类动物17属,桡足类动物15属。常见优势种为萼花臂尾轮虫、曲腿龟甲轮虫、螺形龟甲轮虫、三肢轮虫、晶囊轮虫、异尾轮虫、裂足轮虫、剪形臂尾轮虫、镜轮虫、单轮虫、沙壳虫、船卵溞、秀体溞、象鼻溞、剑水蚤、镖水蚤、无节幼体等。

底栖动物:市域养殖水域中常见的底栖生物共有11目,27科,29属,以水生昆虫为主,常见种类为虾、蟹、螺、蚌、水蚯蚓等。

鱼类资源:全市共有鱼类128种,鱼类品种资源丰富,其中土著鱼类117种,分属于2总目(鲤形总目、鲈形总目)4目(鲤形目、鲈形目、鲇形目、合鳃目)17科35属,引进鱼类12种,分属3目3科。鲤科鱼类是优势类群,从种数上鲤科鱼类中鮈亚科、鳊亚科为优势种群;从生物量上鲤亚科、鲢亚科为优势种群。其中胭脂鱼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岩原鲤、重口裂腹鱼、青石爬鱼兆、黄石爬鱼兆为四川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

重要经济价值鱼类以鲤科鱼类居多,主要有:中华倒刺鲃、岩原鲤、四川白甲、白甲、华鲮、铜鱼、鲤鱼、草鱼、青鱼、鲢鱼、鳙鱼、鲫鱼、鳊鱼、三角鲂、团头鲂、红鮊、中华裂腹鱼、黄尾密鲴、细鳞斜颌鲴;其它还有鮠科鱼类中的长吻鮠、瓦氏黄颡鱼;鳅科鱼类中的中华吸腹鳅、中华间爬岩鳅、泥鳅;鲇科鱼类中的土鲶、南方大口鲶;合鳃科鱼类黄鳝;鮨科鱼类鳜鱼;鳢科鱼类的乌鳢等。

主要养殖品种有:鲤、鲢、鳙、草、青、团头鲂、湘云鲫、彭泽鲫、叉尾鱼回、南方大口鲶、黄鳝、泥鳅、小龙虾、大闸蟹等。

近年来,随着长江干支流拦河筑坝逐渐增多,我市原先分布的部分洄游性珍稀鱼类如中华鲟、白鲟、长江鲟、鳗鲡已消失,胭脂鱼、长吻鮠、铜鱼产量逐年下降。受水域环境污染、人为的滥捕以及主要河流的拦河筑坝影响,鱼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被破坏,洄游通道被隔断,天然鱼类资源日趋衰退。

两栖类、爬行类:境内的两栖类水生动物主要是蛙类和蟾蜍,蛙类主要有青蛙、牛蛙、美蛙等三个品种,牛蛙、美蛙为引进品种。北部山区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俗称娃娃鱼)和四川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巫山北鲵(小鲵,俗称小娃娃鱼)。

爬行类水生动物主要有中华鳖和乌龟两种,两者皆为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中人工养殖的品种主要是中华鳖。

第四条 水域环境状况。

近年通过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化学农药、集约化养猪场、养鸡场粪便的集中整治,境内溪河、水库水源污染得到明显改善,全市水质稳中趋好。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III类标准进行评价,必测项目共26项,包括监测24个基本项目(水温、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六价铬、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和电导率、流量,境内渠江、巴河、州河、后河、明月江、铜钵河、东柳河、流江河、任市河等九条河流20个断面检测结果显示,河流水质整体良好,断面达标率84%。入境巴河江陵断面、出境渠江团堡岭断面水质达标,为I—III类;铜钵河上河坝断面(入境断面、劣Ⅴ类)、任市河联盟桥断面(入境断面、Ⅵ—Ⅴ类)超标。全市6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2010—2015年平均点次达标率96.1%,取水重量39276万吨,达标水量38088万吨,水量达标率97.0%。

第五条 水域滩涂承载能力评价。

我市目前设立了百里峡省级自然保护区、龙潭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后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巴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巴河岩原鲤华鲮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生动物资源保护得到加强。市域内日照充足,气温、水温适宜,降雨丰沛,水质优良;养殖水面饵料资源充足,类型齐全;水产品种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河流、水库水质长期稳定在Ⅲ类,水质富营养化明显改善。总之,达州市水域滩涂承载力处于较高水平,而当前养殖水平较低,应坚持以现有健康养殖为基础,大力发展水库生态养殖、稻渔综合种养及休闲渔业,为达州市水产养殖的发展提供拓展的空间。

第七节 水产养殖产业发展分析。

第一条 水产养殖发展现状。

我市水产业连续五年保持着快速、健康的增长势头,取得了显著成就,水产渔业不仅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丰富人民群众的餐桌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二五”期间,全市水产业累计投资2160万元,实施池塘标准化改造面积0.72万亩,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8.97万吨,居全省第七位;养殖面积1.05万公顷,居全省第八位;渔业经济总产值14.54亿元,居全省第十一位。水产健康养殖稳步推进,水产品抽检合格率连续5年保持在100%。截至2017年,全市50亩以上水产养殖场有229家,建成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18个,省级良种场2个,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1个,获得有机水产品标识1个。建成休闲渔业基地72家,其中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家,休闲观赏渔业蓬勃发展。

                                                                  2017年渔业生产情况按水域类型划分统计表
养殖类型养殖面积(公顷)利用率(%)养殖产量(吨)占总产量的比重(%)
池塘450756.254311045.31
水库633182.131438915.12
河沟5151.7420342.14
稻田3148417.902323824.42



备注:上表不包括天然水域(捕捞产量共112327吨,占总产量的比重为12.95%)。

第二条 区域经济发展方向。

达州市地处川东北地区,属盆地丘陵和盆周山地区域,总人口682万,辖两区四县一市,设置315个乡级政区(8个街道办事处、117镇、190乡)。2017年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83.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2.13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558.12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703.69亿元,增长10.5%。《达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着力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组织管理方式,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产业体系及社会服务体系。”对只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4%渔业产业来说,有着十分巨大的发展潜力,渔业将是我市农业结构调整的优势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第三条 水产养殖前景预测。

根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水产养殖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到2023年,世界水产养殖产量预计将占到渔业总产量的49%,水产养殖将为全人类的饮食结构及营养贡献更多,不只表现在饮食和营养安全方面,更会表现在就业和经济发展方面。2017年全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已达46.5千克,我市人均占有量不到20千克,水产品消费总量15.3万吨,其中本地水产品总量6.7万吨(占43.8%),从陕西、湖北等地调入8.6万吨(占56.2%)。水产品消费以花鲢、白鲢、草鱼、鲤鱼、鲫鱼为主,总量达10.6万吨,占消费总量的69%。因此立足我市的水产业发展解决水产品的有效供给问题显得至关重要。

通过对水域滩涂资源的科学规划、合理利用,进一步提升渔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优化养殖模式及养殖品种结构,大力发展水产健康养殖,创造品牌效应,特别是加大名特优新品种的比重,大力发展渔业二、三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严控水产品质量安全,水产业将是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优势产业,从数量到质量都具有广阔的前景。

第八节 养殖水域滩涂开发总体思路。

国家的产业政策为渔业提供大发展的机遇。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只有牢牢把握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为整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好先锋、提供支撑,才能开辟出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境界。

根据《农业部关于印发<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农渔发〔2016〕39号)和《四川省农业厅关于开展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川农业函〔2017〕46号)要求,结合我市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需要,在科学评价本地水域滩涂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以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为依据,依法划定水产养殖禁养区、限养区范围;以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为切入点,科学划定与水产养殖业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相适应的水产养殖区范围。

本次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总体思路为:生态优先、合理布局、结构优化、渔民增收。重点生态功能区严禁从事水产养殖,确保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安全,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河流、水库水体实行生态养殖模式,充分利用全市水域资源着力推进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维护生态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

一、创新养殖模式。积极推动池塘健康养殖、水库生态养殖、稻田综合种养,推广设施渔业和工厂化养殖,运用循环水、底排污等技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增加效益。

二、创新养殖方法。大力发展立体型、复合型养殖模式,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水产养殖的模式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一性养殖,会慢慢趋向于品牌打造、渔文化发掘、休闲渔业、渔业体验开发等复合型和立体型养殖模式。

三、创新养殖观念。改变养殖从业人员的思想观念,改变营销策略。从业人员不再仅仅局限于技术性、单纯性的养殖作业,在今后的发展趋势中,养殖人员的养殖方向将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真正做到将生产重心转变到水产营销上来。

四、创新养殖品种。养殖业逐渐发展的新时期,多品种的区域养殖将逐渐偏向于单一品种的特色化、规模化养殖,有利于形成强势品种,加强养殖业的地域独特性,拉大与周边养殖业的差异,在激烈的养殖产业竞争中加大自己的养殖优势和竞争力。

第三章 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划

第九节 功能区划概述。

按照水域滩涂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划分,我市养殖水域滩涂可以分为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养殖区,明确将饮用水水源地等重要生态保护区域作为禁止或限制养殖区,设定发展底线。按照养殖功能划分,我市养殖水域滩涂可以分为池塘养殖区、水库养殖区、冷水鱼养殖区、休闲渔业区和稻田养鱼区。

                                                              农业农村部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划表
一级二级三级
代码名称代码名称代码名称
1禁养区1-1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核心区和未批准利用的无居民海岛 等重点生态功能区
1-2港口、航道、行洪区、河道堤防安全保护区等公共设施安全区域
1-3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水体
1-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养殖区
2限养区2-1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和外围保护地带、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验区、风景名胜区、依法确定为开展旅游活动的可利用无居民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等生态功能区
2-2重点湖泊水库及近岸海域公共自然水域2-2-1重点湖泊水库网箱养殖区
2-2-2重点近岸海域网箱养殖区
3养殖区3-1海水养殖区3-1-1海上养殖区
3-1-2滩涂及陆地养殖区
3-2淡水养殖区3-2-1池塘养殖区
3-2-2湖泊养殖区
3-2-3水库养殖区
3-2-4其他养殖区



第十节 禁止养殖区。

按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对禁止养殖区的界定,达州市禁止养殖区为:

1.重点生态功能区:

(1)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

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包括达州市罗江库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渠县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大石盘水源地、后河偏岩子水源地等全市166个河流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从取水点下游100米处起,上溯1000米的河流正常水位的水域及其河岸两侧纵深200米(不超过山脊线)的陆域。

地下水型水源地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包括观音峡水源地、银洞子一号、银洞子二号等全市116个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以取水点为中心,半径30米的影响范围。

水库型水源地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包括全市42个水库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以取水点为中心,半径500米范围内的水域、陆域;渠道上从输出口至取水点的水渠及河岸两侧纵深各200米的陆域。详见下表。

                                                                                   水库型水源地保护区一级保护区

县别水库名称地点坐标一级保护区范围
达州市通川区石莲花水库西外镇E107.2658
N31.1457
以莲湖山庄取水点为中心,半径500米范围内的水域、陆域;渠道上从输出口至取水点的水渠及河岸两侧纵深各200米的陆域。
达州市通川区谭家河水库蒲家镇E107.2710
N31.2130
以长岭村沙滩河取水点为中心,半径500米范围内的水域、陆域。
达州市通川区石洞口水库蒲家镇E107.3010
N31.2423
以取水点为中心,半径500米范围内的水域、陆域。
达州市通川区鸡公石水库檬双乡E107.2217
N31.1823
以檬子村四组取水点为中心,半径500米范围内的水域、陆域。
达州市通川区大滩沟水库北山镇E107.1890
N30.1921
以五村三组取水点为中心,半径500米范围内的水域、陆域。
达州市达川区沙滩河水库堡子镇E107.1890
N30.1921
水库取水点半径200米水域以及正常水位线以上200米范围内的陆域。
达州市达川区金窝水库金檀镇E107.2040
N31.1220
水库取水点半径200米水域以及正常水位线以上200米范围内的陆域。
达州市达川区响水洞水库景市镇E107.3412
N31.5956
水库取水点半径200米水域以及正常水位线以上200米范围内的陆域。
达州市达川区中心水库米城乡E107.1835
N31.1750
水库取水点半径200米水域以及正常水位线以上200米范围内的陆域。
达州市达川区黑风沟水库九岭乡E107.2410
N31.1811
水库取水点半径200米水域以及正常水位线以上200米范围内的陆域。
宣汉县九军坪水库柏树镇E107.3758
N31.1103
以张家湾取水点为中心,半径500米范围内的水域、陆域。
宣汉县谯家山水库柳池乡E107.6730
N31.4221
以取水点为中心,半径500米范围内的水域、陆域。
宣汉县观音岩水库大成镇E107.3158
N31.2637
以取水点为中心,半径500米范围内的水域、陆域。
宣汉县明月水库明月乡E107.3830
N31.28.40
以水库大坝取水点为中心,半径500米范围内的水域、陆域。
宣汉县猫头岩水库天宝乡E107.4090
N31.1258
以取水点为中心,半径500米范围内的水域、陆域。
开江县宝石桥水库宝石镇E107.9703
N31.0633
以取水点为中心,半径500米范围内的水域、陆域。
万源市寨子河水库太平镇E108.0672
N32.0546
坝址以上寨子河水库正常水位线以下的全部水域面积及其取水口两侧纵深至山脊的陆域影响范围内。
万源市李家梁水库新店乡E108.0350
N31.5687
坝址以上李家梁水库正常水位线以下的全部水域面积及其取水口两侧纵深至山脊的陆域影响范围内。
万源市金鹅池水库曾家镇E107.4754
N31.4834
以东堰沟取水点为中心,半径300米的水域面积及其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200米范围内的陆域范围内。
万源市金山水库石窝镇E107.3447
N31.4957
从水库引水渠取水点起,上溯650米至金山水库正常水位线以下的全部水域面积及其取水口两侧纵深至山脊的陆域影响范围内。
万源市楠木坪水库魏家乡E107.3647
N32.5756
以水库取水点为中心,半径50米的水域面积及锅儿滩山脊线以内的汇水区域影响范围内。
大竹县龙潭水库莲印乡E107.0953
N30.4317
以取水点为中心,半径500米范围内的水域、陆域。
大竹县乌木滩水库乌木镇E107.115
N304331
以取水点为中心,半径500米范围内的水域、陆域。
大竹县九龙水库观音镇E107.2820
N30.3943
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的全部水域面积及正常蓄水位以上200米内﹙不超过流域分水岭﹚的陆域面积。
大竹县响滩子水库月华镇E107.2070
N30.4730
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的全部水域面积及正常蓄水位以上200米内﹙不超过流域分水岭﹚的陆域面积。
大竹县老厂沟水库石河镇E107.2159
N30.5055
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的全部水域面积及正常蓄水位以上200米内﹙不超过流域分水岭﹚的陆域面积。
大竹县刘家坝水库石桥铺镇E107.2430
N30.4730
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的全部水域面积及正常蓄水位以上200米内﹙不超过流域分水岭﹚的陆域面积。
大竹县水大坝水库永胜乡E107.2436
N30.4913
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的全部水域面积及正常蓄水位以上200米内﹙不超过流域分水岭﹚的陆域面积。
大竹县拱桥坝水库清水镇E107.0402
N30.4122
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的全部水域面积及正常蓄水位以上200米内﹙不超过流域分水岭﹚的陆域面积。
大竹县白鹤水库文星镇E107.1318
N30.3010
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的全部水域面积及正常蓄水位以上200米内﹙不超过流域分水岭﹚的陆域面积。
大竹县大安槽水库文星镇E107.1207
N30.3051
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的全部水域面积及正常蓄水位以上200米内﹙不超过流域分水岭﹚的陆域面积。
大竹县青滩子水库中和乡E107.1645
N30.3549
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的全部水域面积及正常蓄水位以上200米内﹙不超过流域分水岭﹚的陆域面积。
大竹县平桥水库周家镇E107.1910
N30.3823
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的全部水域面积及正常蓄水位以上200米内﹙不超过流域分水岭﹚的陆域面积。
大竹县冒水眼水库清河镇E107.1047
N30.5638
水库正常蓄水位线以下的全部水域面积及正常蓄水位以上至流域分水岭的陆域面积。
大竹县唐家沟水库张家乡E107.1509
N30.2153
水库正常蓄水位线以下的全部水域面积及正常蓄水位以上至流域分水岭的陆域面积。
大竹县寨桠口水库石子镇E107.3152
N30.3845
水库正常蓄水位线以下的全部水域面积及正常蓄水位以上至流域分水岭的陆域面积。
大竹县梯子岩水库川主乡E107.1256
N30.4122
水库正常蓄水位线以下的全部水域面积及正常蓄水位以上整个汇水区域。
大竹县灯塔水库白坝乡E107.2410
N30.3739
水库正常蓄水位线以下的全部水域面积及正常蓄水位以上整个汇水区域。
渠 县柏林水库贵福镇E106.5815
N31.0915
以取水点为中心,半径500米范围内的水域、陆域;渠道上从输出口至取水点的水渠及河岸两侧纵深各200米的陆域。
渠 县马家水库卷硐乡E107.0328
N304606
以取水点为中心,半径500米范围内的水域、陆域。
渠 县龙凤水库龙凤乡E106.4530
N30.5710
以取水点为中心,半径500米范围内的水域、陆域;渠道上从输出口至取水点的水渠及河岸两侧纵深各200米的陆域。
达州经开区伟兴水库斌郎乡E107.3028
N31.0716
以水库为中心,半径500米范围内的水域、陆域。



(2)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禁渔区。

百里峡省级自然保护区龙泉乡鸡荒洞至渡口乡中心沟(面积4400公顷)的核心区,渡口乡中心沟至樊哙镇大桥(面积2200公顷)的缓冲区。

龙潭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从堰塘乡高家河坝经旧院镇走马坝至旧院镇四坪村共16公里龙潭河干流(面积184公顷)的核心区。

后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从毛坝镇大水凼村至胡家镇跳河村共25公里河段(面积320公顷)的核心区。

巴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从道让乡鲶鱼石经虎让乡码头、洛车乡码头至洛车乡花滩子共15.5公里河段(面积390公顷)的核心区。

巴河岩原鲤华鲮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从文崇镇台山村地滩河经丰乐乡黎明村、三汇镇三溪村三溪滩、汇北乡鹞子寨至三汇镇石佛村石佛滩共18.5公里河段(面积702公顷)的核心区。

《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州河部分河段设立禁渔区的通告》(〔2017〕第6号)规定的州河罗江电站大坝以下至金垭镇达营高速州河大桥以上的禁渔区河段。

2.全市港口、航道、行洪区、河道堤防等公共设施安全区域。

3.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

禁养区内禁止水产养殖,由各地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限期搬迁或关停。禁止养殖区内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公共设施安全区域划定前已有的水产养殖,搬迁或关停造成养殖生产者经济损失的应依法给予补偿,并妥善安置养殖渔民生产生活。

第十一节 限制养殖区。

按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对限制养殖区的界定,达州市限制养殖区主要为生态功能区:

河流型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包括全市河流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从一级保护区的上游边界向上游延伸2500米的河流正常水位的水域以及河岸两侧纵深各200米的陆域。

地下水型水源地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包括全市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以取水点为中心半径30米—60米的影响范围。

水库型水源地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包括达州市通川区金山水库、大竹县半边街水库、菜地沟水库、铁峰水库、渠县高峰水库、三八水库及一级保护区以外的水域和正常蓄水线以上200米内的陆域以及从流入水库的河流入口上溯2500米的水域及其河岸两侧纵深各200米内的陆域。详见下表。

                                                             水库型水源地保护区二级保护区表

县别水库名称地址坐标二级保护区范围
达州市通川区石莲花水库西外镇E107.2658
N31.1457
包括一级保护区以外的水域和正常蓄水线以上200米内的陆域以及从流入水库的河流的入口上溯2500米的水域及其河岸两侧纵深各200米内的陆域。
达州市通川区谭家河水库蒲家镇E107.2710
N31.2130
包括一级保护区以外的至周围山脊线的所有水域和陆域。
达州市通川区石洞口水库蒲家镇E107.3010
N31.2423
包括一级保护区以外的至周围山脊线的所有水域和陆域。
达州市通川区鸡公石水库檬双乡E107.2217
N31.1823
包括一级保护区以外的水域和正常蓄水线以上200米内的陆域以及从流入水库的河流的入口上溯2500米的水域及其河岸两侧纵深各200米内的陆域。
达州市通川区大滩沟水库北山镇E107.1890
N30.1921
包括一级保护区以外的水域和正常蓄水线以上200米内的陆域以及从流入水库的河流的入口上溯2500米的水域及其河岸两侧纵深各200米内的陆域。
达州市通川区金山水库新村乡E107.2460
N31.2315
水库正常蓄水线以上200米内的陆域以及从流入水库的河流的入口上溯2500米的水域及其河岸两侧纵深各200米内的陆域。
达州市达川区沙滩河水库堡子镇E107.1890
N30.1921
一级保护区边界外的水域以及上游整个流域。
达州市达川区金窝水库金檀镇E107.2040
N31.1220
一级保护区边界外的水域以及上游整个流域。
达州市达川区响水洞水库景市镇E107.3412
N31.5956
一级保护区边界外的水域以及上游整个流域。
达州市达川区中心水库米城乡E107.1835
N31.1750
一级保护区边界外的水域以及上游整个流域。
达州市达川区黑风沟水库九岭乡E107.2410
N31.1811
一级保护区边界外的水域以及上游整个流域。
宣汉县九军坪水库柏树镇E107.3758
N31.1103
包括一级保护区以外的水域和正常蓄水线以上200米内的陆域以及从流入水库的河流、堰沟的入口上溯2500米的水域及其沿岸两侧纵深各200米内的陆域。
宣汉县谯家山水库柳池乡E107.6730
N31.4221
包括一级保护区以外的水域和正常蓄水线以上200米内的陆域以及从流入水库的河流、堰沟的入口上溯2500米的水域及其沿岸两侧纵深各200米内的陆域。
宣汉县观音岩水库大成镇E107.3158
N31.2637
包括一级保护区以外的水域和正常蓄水线以上200米内的陆域以及从流入水库的河流、堰沟的入口上溯2500米的水域及其沿岸两侧纵深各200米内的陆域。
宣汉县明月水库明月乡E107.3830
N31.28.40
包括一级保护区以外的水域和正常蓄水线以上200米内的陆域以及从流入水库的河流、堰沟的入口上溯2500米的水域及其沿岸两侧纵深各200米内的陆域。
宣汉县猫头岩水库天宝乡E107.4090
N31.1258
包括一级保护区以外的水域和正常蓄水线以上200米内的陆域以及从流入水库的河流、堰沟的入口上溯2500米的水域及其沿岸两侧纵深各200米内的陆域。
开江县宝石桥水库宝石镇E107.9703
N31.0633
包括一级保护区以外的水域和正常蓄水线以上200米内的陆域以及从流入水库的河流、堰沟的入口上溯2500米的水域及其沿岸两侧纵深各200米内的陆域。
万源市寨子河水库太平镇E108.0672
N32.0546
一级保护区边界外的水域面积至寨子河水库山脊线以内的汇水区域影响范围内。
万源市李家梁水库新店乡E108.0350
N31.5687
一级保护区边界外的水域面积至李家梁水库山脊线以内的汇水区域影响范围内。
万源市金鹅池水库曾家乡E107.4754
N31.4834
一级保护区边界外的水域面积至金鹅池水库山脊线以内的汇水区域影响范围内。
万源市金山水库石窝镇E107.3447
N31.4957
一级保护区边界外的水域面积至金山水库山脊线以内的汇水区域影响范围内。
大竹县龙潭水库莲印乡E107.0953
N30.4317
包括一级保护区以外的水域和正常蓄水线以上200米内的陆域以及从流入水库的河流、堰沟的入口上溯2500米的水域及其沿岸两侧纵深各200米内的陆域。
大竹县乌木滩水库乌木镇E107.115
N304331
包括一级保护区以外的水域和正常蓄水线以上200米内的陆域以及从流入水库的河流、堰沟的入口上溯2500米的水域及其沿岸两侧纵深各200米内的陆域。
大竹县九龙水库观音镇E107.2820
N30.3943
包括一级保护区陆域外的整个流域面积。
大竹县响滩子水库月华镇E107.2070
N30.4730
包括一级保护区陆域外的整个流域面积。
大竹县老厂沟水库石河镇E107.2159
N30.5055
包括一级保护区陆域外的整个流域面积。
大竹县刘家坝水库石桥铺镇E107.2430
N30.4730
包括一级保护区陆域外的整个流域面积。
大竹县水大坝水库永胜乡E107.2436
N30.4913
包括一级保护区陆域外的整个流域面积。
大竹县拱桥坝水库清水镇E107.0402
N30.4122
包括一级保护区陆域外的整个流域面积。
大竹县白鹤水库文星镇E107.1318
N30.3010
包括一级保护区陆域外的整个流域面积。
大竹县大安槽水库文星镇E107.1207
N30.3051
包括一级保护区陆域外的整个流域面积。
大竹县青滩子水库中和乡E107.1645
N30.3549
包括一级保护区陆域外的整个流域面积。
大竹县平桥水库周家镇E107.1910
N30.3823
包括一级保护区陆域外的整个流域面积。
大竹县菜地沟水库石子镇E107.3206
N30.4348
水库正常蓄水位线以下的全部水域面积及正常蓄水位线以上整个汇水区域。
大竹县铁峰水库清河镇E107.2040
N30.9124
从一级保护区上界起,上溯至铁峰水库的河道水域、铁峰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的全部水域,河岸两侧纵深至山脊的陆域及其铁峰水库正常蓄水位线以上整个汇水区域范围。
大竹县半边街水库庙坝镇E107.0251
N30.3557
水库正常蓄水位线以下的全部水域面积及水位线以上整个汇水区域。
渠 县柏林水库贵福镇E106.5815
N31.0915
包括一级保护区以外的水域和正常蓄水线以上200米内的陆域以及从流入水库的河流的入口上溯2500米的水域及其河岸两侧纵深各200米内的陆域。
渠 县马家水库卷硐乡E107.0328
N304606
包括一级保护区以外的水域和正常蓄水线以上200米内的陆域
渠 县龙凤水库龙凤乡E106.4530
N30.5710
包括一级保护区以外的水域和正常蓄水线以上200米内的陆域以及从流入水库的河流的入口上溯2500米的水域及其河岸两侧纵深各200米内的陆域。
渠 县高峰水库龙凤乡E106.4550
N30.5860
包括一级保护区以外的水域和正常蓄水线以上200米内的陆域以及从流入水库的河流的入口上溯2500米的水域及其河岸两侧纵深各200米内的陆域。
渠 县三八水库巨光乡E106.5516
N31.0144
从上一级保护区上界上溯至整个入水库的水域及其两侧纵深各200米陆域。
达州经开区伟兴水库斌郎乡E107.3028
N31.0716
包括一级保护区以外的水域和正常蓄水线以上200米内的陆域以及从流入水库的河流、堰沟的入口上溯2500米的水域及其沿岸两侧纵深各200米内的陆域。



百里峡省级自然保护区樊哙镇大桥至土黄镇百家潭(面积1000公顷)的实验区和西起土黄镇百家潭,东止龙泉乡鸡荒洞的外围保护地带。

龙潭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4段总面积517公顷的实验区。第一河段从旧院镇四坪村至固军乡水车坝的龙潭河干流,长20公里;第二河段从井溪乡杉树梁至四坪村入龙潭河口的刘家坝河,长8公里;第三河段从井溪乡柳树坝至新场入龙潭河口的井溪河,长5公里;第四河段从旧院镇青龙咀至桅杆岭入龙潭河口的旧院河,长12公里。

后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段总面积520公顷的实验区。第一河段从毛坝大水凼村灯笼扁至毛坝镇大水凼村,长7公里;第二河段从胡家镇跳河村至普光镇巴人村鸭嘴,长24公里。

巴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从江陵镇黄茅溪经江陵镇码头、江陵镇通观子至道让乡鲶鱼石共10.5公里河段(面积260公顷)的实验区。

巴河岩原鲤华鲮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从文崇镇石弯村孔溪口经文崇镇、报恩乡大溪村大溪口至文崇镇台山村地滩河共15.5公里河段(面积576公顷)的实验区。

全市4个风景名胜区:达州市达川区真佛山风景名胜区、宣汉县巴山大峡谷风景名胜区、万源市八台山—龙潭河风景名胜区、渠县龙潭—汉阙风景名胜区。

限制养殖区内的水产养殖(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禁止从事网箱养鱼、施肥养鱼等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由本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限期搬迁或关停。限制养殖区内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公共设施安全区域划定前已有的水产养殖,搬迁或关停造成养殖生产者经济损失的应依法给予补偿,并妥善安置养殖渔民生产生活。

第十二节 养殖区。

达州市水域滩涂养殖区属淡水养殖区,规划为池塘养殖区、水库养殖区和其它养殖区。根据各地资源现状,按照“主体功能突出、布局结构优化、统筹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养殖区内的三级功能区含池塘养殖区、水库养殖区、冷水鱼养殖区、休闲渔业区和稻田养鱼区。

1.池塘养殖区。

重点区域:达州市达川区、大竹县、渠县、万源市。

建设要求:实施池塘标准化改造,以健康养殖为核心,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推进健康、生态渔业发展。

建设任务:打造池塘健康养殖区。产业主要分布在达州市达川区的麻柳、亭子、赵家、金垭、双庙、大树、渡市、道让等乡(镇);大竹县的庙坝、清水、乌木、石河、竹阳、石子、周家、竹北、石桥、清河等乡(镇);渠县的龙凤、中滩、丰乐、琅琊、渠北、万寿、贵福、双土等乡(镇);万源市的罗文、河口、草坝、黄钟等乡(镇)。重点实施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健康养殖,主要养殖草鱼、鲢鱼、鲤鱼、鲫鱼、鮰鱼等品种,特色养殖泥鳅、黄颡鱼、大口鲶。到2020年,建成健康养殖示范基地7800亩,产量达4000吨,总产值1亿元。到2030年,建成健康养殖示范基地20000亩,产量达12000吨,总产值3亿元。

2.水库养殖区。

重点区域:达州市达川区、宣汉县、大竹县、渠县各类水库。

建设要求:实施生态增殖,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水产品生产。

建设任务:打造水库生态鱼产业区。在达州市达川区大树、红星、友谊、长胜、卫星,宣汉县明月、凉水井、漆树沟、新马、陈家沟,大竹县凤山、杨公祠、自来、万家、大丰、干龙洞、官家、安全、双店、吉星,渠县跃进、安乐、清溪、三八、黄乐、争鸣、胜利等连片库区,稳定现有养殖规模和生产水平,抓好鲢、鳙鱼的增殖,每年根据水域条件有计划地投放鱼种,科学确定放养密度。在避免物种侵害,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积极引进能在大水库形成优势种群,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新品种鱼类,促进大水库生态渔业的发展。到2030年,培育10个以上特色鲜明、经营机制完善,具有技术、资金优势的水库生态鱼品牌,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走出产、供、销一条龙的水库生态鱼产业之路。

3.冷水鱼养殖区。

重点区域:万源市、宣汉县

建设要求:发展设施渔业,推广运用微流水、循环水养殖技术,实施无公害养殖,探索水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

建设任务:打造大巴山冷水鱼养殖区。产业主要分布在万源市的龙潭河下游的花萼、紫溪、白果、青花、茶垭、虹桥、永宁等乡(镇);宣汉县的樊哙、土黄、黄金、毛坝等乡(镇),重点发展冷水性和亚冷水性鱼类,特色养殖大鲵、虹鳟、金鳟、裂腹鱼、鲟鱼等品种。到2020年,建成冷水鱼健康养殖场400亩,产量达200吨,总产值2000万元。到2030年,新改建冷水鱼健康养殖场600亩,产量达400吨,总产值5000万元。

4.休闲渔业区。

重点区域:境内高速公沿线、城市周边、旅游区周边。

建设要求:围绕城市周边高速公路,依托现有水产养殖场、稻鱼综合种养区域、特色鱼苗繁育基地,发展集观光、休闲、文化科普、体验参与等功能为一体的休闲渔业。

建设任务:

一是打造休闲渔业区。产业主要分布在境内高速公路沿线,建成一批公园式水产业养殖基地,形成以养鱼、钓鱼、品鱼、观鱼、购鱼为主要内容的都市休闲渔业、观光渔业和渔文化传播带,构成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美景。到2020年,新建成各类休闲渔业基地100个,基地面积6300亩。到2030年,新改扩建各类休闲渔业基地200个,基地面积10000亩。

二是建设川东观赏鱼繁育基地。产业主要在大竹县乌木镇,重点引进特色锦鲤、锦鲫等观赏鱼,特色繁育锦鲤。到2020年达到500万尾,总产值1000万元。到2030年,繁育观赏鱼2000万尾,总产值5000万元。

5.稻田养鱼区。

重点区域:开江县、达州市达川区、宣汉县。

建设要求:本着“宜粮则粮、宜渔则渔”的原则,选择水源条件好的稻田改建稻渔工程,加高加固田埂,开挖鱼沟鱼凼,开展稻渔兼作、稻渔轮作和修稻养鱼,按照产业化要求促进发展,打造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形成规模效应。

建设任务:

一是开发利用宜渔稻田,大力发展稻田养鱼。在达州市达川区、宣汉县、开江县、大竹县、渠县选择条件较好的乡(镇)充分利用土地整理项目,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建设规范化稻渔工程,大力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实施稻渔、稻蟹、稻虾、稻鳅等特色种养,推行“千斤稻,百斤渔”种养模式。实现特色和效益、生态和经济共赢。到2020年,稻田养鱼面积达到4万亩,其中稻田综合种养面积4000亩,综合效益达到1亿元。到2030年,稻田养鱼面积达到10万亩,其中稻田综合种养面积2亩,综合效益达到5亿元。

二是建成川东小平原万亩稻田(藕田)综合种养示范区。产业主要分别在达州市达川区麻柳镇、大树镇,以及开江县普安、长田、回龙、甘棠镇、靖安、广福、长岭、任市等乡(镇),依托高标准稻田建设项目,实施稻田(藕田)综合种养,辐射带动到宣汉县天生、君塘、明月、红岭、胡家等乡(镇),主要养殖鲫鱼、鲤鱼等品种,特色养殖甲鱼、大闸蟹、泥鳅。争取到2030年创建省级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区10家,创建国家级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区2家。

养殖区内符合规划的养殖项目,应当科学确定养殖密度,合理投饵、使用药物,防止造成水域的环境污染,养殖生产应符合农业部《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完善全民所有养殖水域、滩涂使用审批,健全使用权的招、挂、拍等交易制度,推进集体所有养殖水域、滩涂承包经营权的确权工作,规范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工作。加强渔政执法,对非法侵占养殖水域滩涂行为进行处理,规范养殖水域滩涂开发利用秩序,强化社会监督。

第四章 环境影响评估

第十三节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估。

1.评估标准。

本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为水环境影响评价,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相应标准和达州市相关环保要求标准。

2.水产养殖污染源分析。

(1)水产养殖投入品。一是养殖饲料。多余的外源性饲料残饵所含的氮、磷等植物性营养元素、悬浮性颗粒、耗氧有机物等为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来源。二是渔用药物和环境改良剂。清塘除杂剂、消毒杀菌剂、杀寄生虫剂、杀藻除苔剂、疫苗、抗生素、解毒剂、底质改良剂和微生态制剂等药品,仅有少部分药品被养殖鱼类吸收,大部分进入了水体环境中。

(2)水产动物代谢产物。养殖代谢产物排入水中,使水中的氮、磷含量增加。某些水生生物的代谢产物具有毒性,如藻毒素、麻痹性贝类毒素等。

(3)池塘底泥。水体中氮、磷的最终去向主要是沉积于底泥中,底泥的排放易引发水体二次污染。

(4)病死鱼类。病死鱼类泛塘会产生有机酸和无机酸,可使底质酸化,PH明显下降。

第十四节 养殖环境水污染防治措施。

1.合理投喂饲料。

根据不同的水质情况、天气状况以及不同品种鱼类的习性、不同饲料的特性,进行科学投喂,减小饲料的浪费,降低污染。

2.规范使用药品。

落实各种渔药及环境改良剂生产的市场准入制度,严格遵守《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及相关水产品质量安全规定,规范用药,不得超期超量,禁止使用禁用药品。

3.合理设计养殖模式和密度。

合理规划养殖品种、养殖密度和养殖模式。进行多品种混养,分层次养殖滤食性、杂食性、肉食性鱼类;发展生态养殖,采用“稻渔”“渔菜”等养殖模式实现养殖生物、水体、水生植物之间生态循环。池塘亩产量控制在1000公斤以下,水库健康养殖亩产量400公斤以下,水库放牧式生态养殖亩产量50公斤以下,稻田养鱼亩产量150公斤以下。

4.减少养殖废水及底泥排放。

合理改建养殖池,大力推广池塘内循环养殖模式,减少养殖废水和底泥排放,增加多级净化池和沉淀池,或者建设人工湿地,采取物理、化学、生物等措施净化废水并循环利用。实行养殖污水排放许可制度、达标排放制度等,限制养殖污染的外扩。

5.实行病死鱼类无害化处理。

出现大面积病死鱼类需立即上报,由相关管理部门进行统一掩埋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加强专项监督。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十五节 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政府统一协调机制。成立由农业、水务、环保、国土、财政等部门为小组成员单位的《达州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农业部门负责监督养殖功能区划的执行力度、制定年度和中长期水产养殖业发展规划、污染治理计划,提供技术指导服务;环保部门对辖区内的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依法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市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水产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和组织实施;农业部门对水产养殖业选址合理性进行审核,国土部门对选址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审核;各级卫生计生、林业园林、国土资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商、城管执法等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责,协同农业和环保部门实施本规划。

规范规划修订。养殖水域滩涂使用管理要严格依据区划开展,严格限制擅自改变养殖水域滩涂使用用途的行为。在规划范围外,不得新建及改扩建养殖项目。其它生态保护或工程建设项目等占用规划内养殖水域滩涂的,必须征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意见,按照有关要求对规划进行修订后实施,造成养殖生产者经济损失的应依法给予补偿。

第十六节 强化监督检查。

加强用途管制。规划颁布施行后,未经规定程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更改,农业部门应定期对全市范围内养殖水域滩涂用途变更情况进行排查,严厉打击不按规定程序擅自改变养殖水域滩涂用途和污染、破坏养殖水域滩涂的行为。

完善养殖水域滩涂使用审批制度。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为发展水产养殖提供了稳定的资源,为合理开发利用水域、发展水产养殖业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确保养殖水域有效利用,在养殖生产实践中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推进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以核发水域滩涂养殖证为核心的水产养殖制度。在国家、集体所有的水域、滩涂从事水产养殖的必须符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颁布的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并依法办理水域滩涂养殖证。

加强水产养殖生产安全执法力度。严格按照《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切实加强对养殖生产者管理,防止和减少养殖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定期分析辖区内渔业安全生产形势,及时研究和解决养殖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实行分级管理责任制度,按各自职责,明确责任、责任到人,建立系统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渔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大对渔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执法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完善执法监督制度,促进公正执法和严格执法。

第十七节 完善生态保护。

加强养殖污染防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6修订版)加强了对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力度,规定从事水产养殖应当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科学确定养殖密度,合理投饵和使用药物,防止污染水环境。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对特定区域进行全面的水产养殖审核,确定其所能承受的水产养殖数量、养殖规模、最适应的养殖模式。增强对水产养殖技术人员的环境保护培训工作,提升水产养殖人员的整体素质。

开展养殖排放监测。《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要求,水产养殖用水应符合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标准,禁止将不符合水质标准的水源用于水产养殖。水产养殖单位和个人应当定期监测养殖用水水质,环保部门不定期对养殖水域水质进行抽检,养殖尾水排放要达到《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9101-2007)标准,严禁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外排。

开展示范减排技术。《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6年渔业节能减排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农办渔〔2016〕51号)要求普及渔业节能减排知识,提高全行业节能减排意识,完善和示范推广水产养殖节能环保技术模式,实现节油、节电、节水、减排的目标。实施池塘生态养殖、循环水养殖、陆基集装箱健康养殖、鱼菜共生等养殖技术示范,实现水产养殖污染控制和治理。通过加强试验示范、展示引领、培训与指导,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试验、示范、宣传和辐射带动作用,引导水产养殖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

第十八节 其他保障措施。

1.加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为确保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要进一步加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依托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水产技术推广站、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加强水产技术推广和服务队伍建设,保持水产技术推广人员稳定,通过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及时了解最新技术信息,以指导养殖生产。有条件的乡(镇)要配专业技术人员或由县级水产技术推广站派专人负责,定期指导,把技术培训作为重要职责,努力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网络等形式传播生产技术和信息。督促养殖户建立养殖生产日志,发展无公害水产品生产,从养殖模式、水域选择、苗种培育、饲料、渔药等方面,严格把关,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2.全面推行水产健康养殖。确定示范区(点),以点带面,推动全区生态健康养殖全面实施。生态健康养殖,是模拟和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和功能,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养殖,是实现水产养殖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必须在今后养殖生产中全面推行。实现养殖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根据生态环境容量、养殖容量,调整密度和布局;选用高吸收率的复合饲料科学投喂,控制污染源;多种类混养,发挥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保持养殖水域生态平衡。生态健康养殖可以有效地减少和避免病害的发生,减少或不需使用药物防治病害,避免药物残留,从而降低饲料、药物的投入成本,减少生产过程中养殖对象死亡所造成的损失,提升养殖产品的品质和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3.优化水产养殖产品和产业结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广大群众对水产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水产养殖业必须面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水产品,调整优化水产养殖产品。在巩固发展传统优良品种养殖的同时,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引进省外、国外适合本地养殖的名优品种,使我市水产养殖产品向优质化、多样化方向发展,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对深受人们喜爱和具有出口优势品种养殖要予以重点扶持,使其尽快形成产业。

4.组建行业协会和专合组织。组建水产养殖产业或行业协会(或研究会),科研推广部门选派有专长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通过协会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岗位技术培训和技术研讨和交流,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配合业务主管部门做好职业资格认定。协会要为会员把好原材料关,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积极引导消费,培育产品销售市场。参与组建以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集团,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5.加强舆论宣传。加强我市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分区、管理制度、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宣传教育,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氛围和自觉行动,推动水产养殖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6.强化教育培训。为保障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水产养殖的持续健康发展,针对当前水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水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及技术培训工作方案,对渔业生产者定期进行水产品安全生产和技术培训工作,更新养殖户知识、观念,增强守法生产,安全养殖意识。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九节 关于规划效力。

本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一经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严格执行。

第二十节 关于规划图件。

本规划图为规划文本附件,具有与文本同等的法律效力。

附件:1.达州市养殖水域滩涂现状图

            2.达州市养殖水域滩涂重点禁养、限养区规划图

            3.达州市养殖水域滩涂重点养殖区规划图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3-2020 Dazhou of Sichuan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达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1156号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5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