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林代表:
你在市五届人大七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请求给予万源市落实欠发达县域经济社会发展10项考核指标帮助支持的建议》(第170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达州市托底性帮扶万源总体情况
(一)“高规格”建立帮扶推动体系。达州市委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市委书记、市长多次深入万源调研工作,坚持“凡开会必讲托底,凡到万源必看托底,凡到一线必督托底”,专门设立达州市区域协调发展局负责具体推进托底性帮扶万源工作,形成“书记市长亲自抓、协调机制牵头抓、区域协调局具体抓、各地各有关单位合力抓”工作格局。
(二)“全方位”构建帮扶力量体系。在“四支力量”的基础上,安排“全国百强县”宣汉结对帮扶万源,其他5个县(区)、2个市直园区定点帮扶万源7个片区中心镇,31个市级部门和县(区)31个乡镇(街道)结对帮扶万源31个乡镇(街道),教育系统70所优质学校和卫健系统28家优质医院“组团式”帮扶万源学校、医院,构建起市域内分层分类结对帮扶体系。
(三)“大力度”制定帮扶政策体系。在省“10条措施”基础上,为万源量身定制托底性帮扶万源“18条措施”、召开市委全会出台支持《意见》、科学编制《工作计划(2024—2027年)》和支持万源助农增收《工作方案》,统筹全市37个行业部门(单位)配套出台支持措施,构建起“4+N”支持政策体系,助推万源加快追赶、跨越发展。2023年—2025年市县两级财政按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0.3%、0.4%、0.5%,逐年递增、累计安排帮扶资金超3亿元、实施项目180余个。2023年万源在全省39个欠发达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排序评价中排名第2;2024年“达州市托底性帮扶工作的‘万源样板’”成功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市域改革案例。
二、达州市倾斜支持万源10项考核指标情况
(一)统计部门加强业务指导。一是市统计局制定《关于印发〈托底性帮扶万源市统计工作指导方案〉的通知》,明确从实施分类培训、开展现场指导、进行联合研判、提振队伍士气、加强分析质效、提升数据质量等6个方面加强业务指导。二是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达州调查队有关领导多次赴万源市指导托底性帮扶工作,持续加大对万源市统计人员业务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万源统计工作水平和能力。三是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达州调查队坚持按季度收集39个欠发达县域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会同万源做好统计监测分析,找出短板弱项,提出合理意见建议,指明发展方向。
(二)行业部门加强倾斜支持。2025年,市级有关部门持续加大对万源的政策倾斜和资金帮扶力度,助力万源交出高分答卷。一是市发展改革委指导万源加快创建省级开发区,完成运输机场选址论证和选址申请报告报送,协调开行万源—成都东“复兴号”动集动车组;指导万源新增纳入国家重大项目库谋划储备项目817个、总投资4851.5亿元,完成重大项目投资70.24亿元,争取项目5个、到位资金0.77亿元,通过专项债券项目26个、债券需求16.42亿元;帮助万源争取以工代赈专项资金3630万元,实施以工代赈村民自建项目9个,资金总量居全市第二位。二是市财政局配合市经信局制定2025年度产业资金方案,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万源优势产业发展;已到位2025年市县帮扶资金1.3亿元,指导万源成功争取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6335万元、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财政补助资金2970万元、提前批新增债券资金1.335亿元,市产业发展公司为万源国有企业提供2000万元市场化筹资担保额度。三是市农业农村局制定《“农业产业”培育推广行动方案》,聚焦旧院黑鸡产业和富硒茶产业,确立“旧院黑鸡年出栏700万羽、茶叶综合产值23亿元”目标,支持万源创建达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少于2家,新建高标准农田5.7万亩,新建或改扩建提灌站2座,改(扩)建标准化旧院黑鸡养殖场不少于10家。四是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支持万源开展招聘活动15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2万余个,新增就业0.33万人,完成2024年目标任务的116.96%;降低企业工伤保险费368.19万元,发放岗位补贴、社保补贴、就业见习补贴246.87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70万元。五是市公安局多次组织万源市公安局前往省公安厅、省统计局汇报对接工作,确保信息对称;指导万源市做好“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加强与发改、统计、民政等部门联系,做到数据共享、政策共用;指导万源市公安局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六是市城管执法局支持万源实施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等14个污水治理项目,完成新改建雨污管网70公里,总投资4.7亿元,2024年万源市城市污水收集率较2023年提升11.63%,建制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4%;2024年指导万源争取超长期国债8000万元,省级财政城乡发展专项资金4522万元;2025年指导万源上报8个专项债项目,申请资金1.71亿元。七是市城管执法局计划支持万源改造老旧小区17个,涉及3918户居民,总投资超1.8亿元。八是市生态环境局对万源城市和乡镇“千吨万人”集中式水源地每季度开展水质例行监测,其他乡镇集中式水源地每半年开展一次水质例行监测,及时解决影响水质的环境问题,确保饮水安全。九是市区域协调发展局牵头起草《2025年度达州市托底性帮扶万源工作任务清单》并以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涉及托底性帮扶万源事项87项,按季度调度推动落实;牵头起草《达州市支持万源托底性帮扶助农增收工作方案》以市委办、市政府办名义印发,涉及2025年推动事项51项;市区域协调发展局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等10个市级部门印发《2025年度达州市托底性帮扶万源十大行动方案》,按季度调度推动落实。
(三)万源坚定扛牢主体责任。一是构建联动机制,强化监测预警。万源积极与市统计部门构建协调联动机制,每月定期向达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达州调查队汇报指标进展情况,邀请市级有关部门赴万源开展现场调研,为万源经济发展提供“一对一”业务指导。建立39个托底县县域经济发展指标数据库,围绕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等核心指标,每季度开展经济指标对比分析。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和企业发展需求,健全重点行业,龙头企业运营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确保监测预警机制始终契合经济发展实际。二是梳理政策清单,深化帮扶成效。系统梳理2025年万源需帮扶方和省市有关重点支持事项,制定《24个省直部门指导支持政策万源落实清单》具体任务231项,“四张清单”具体任务48项。截至6月底,争取到位县区结对帮扶资金2.16亿元,制定出台《万源市2025年托底性帮扶资金实施方案》,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基础设施补短3个方面实施项目54个。四川银行帮扶公益捐赠金1000万,项目实施21个。
三、万源“3+7”监测评价指标完成情况
(一)“3+7”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及标杆设置。三项主要指标包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项主要指标标杆:以非欠发达县域的后20个县域2022年平均数并赋予5%、5.5%、4.5%的年均增速作为标杆指标。七项支撑指标包括: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污水、垃圾处理率,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已脱贫人口收入增长率,新增企业户数占企业总数的比例,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七项支撑指标有两个标杆:一是已脱贫人口收入增长率,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污水垃圾处理率(县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行政村覆盖率)以全省平均水平为标杆;二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新增企业户数占企业总数的比重以及污水垃圾处理率(县城污水处理率、建制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以非欠发达县域后20位的平均水平为标杆。
(二)2025年上半年“3+7”监测评价指标完成情况。一是“3项”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5.8亿元、增速13.9%,人均1447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922元)的75.29%;2025年上半年万源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1亿元、同比增长5.8%,人均19020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44140元)的43.0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61元、增速5.3%,完成年度目标任务(30108.79元)的45.71%。二是“7项”支撑指标完成情况。万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17元,同比增长4.6%,低于全省0.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71元,同比增长6.1%,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2024年万源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5.98%,超过全省非欠发达县后20位平均水平;污水垃圾处理率(建制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92%)、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均稳定达到100%。
(三)“3+7”监测评价指标优化调整情况。根据《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2025年工作要点》,39个欠发达县域完成阶段性达标任务“3+7”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将根据“五经普”结果、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样本轮换等情况进一步优化完善;同时根据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反馈情况,7项支撑指标中“已脱贫人口收入增长率”和“新增企业户数占企业总数的比重”可能替换为“基本公共服务指数”“生态质量指数”。虽然省上要作优化调整,调整后更可及,更能反应县域的整体发展情况,但是也不是轻轻松松可以达到的,还是要加大努力、跳起摸高才能完成。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抓住关键强统筹,推动“3+7”指标达标。市区域协调发展局将会同市级有关部门和万源市,紧盯2025年“3+7”指标阶段性达标目标,认真梳理各项指标达标的重点任务,聚焦关键指标、关键工作、关键环节精准发力,狠抓已出台帮扶措施落地落实。持续加强与省级协调机制办公室的汇报,及时掌握“3+7”指标优化调整情况;定期督促有关责任单位做好数据监测填报工作,收集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做好达标情况分析;督促市级有关责任单位按照责任分工,指导万源做好10项指标反向算账工作,研究提出补短措施;指导万源把工作尽量往前赶,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快补齐短板弱项,确保2025年“3+7”指标阶段性达标。
(二)紧盯任务勤调度,推进清单事项落实。适时筹备召开托底帮扶万源工作推进会议,推动各县(市、区)、市直园区、市级部门(单位)在托底性帮扶万源工作中协调联动、协同推进。紧扣年度目标任务、紧盯时间进度、紧抓重点难点,以“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考核化”的方式,定期调度2025年度省“重点任务清单”、市“工作任务清单”和“助农增收工作方案”“十大行动方案”等支持政策措施的落地落实情况,确保2025年各项帮扶任务“凡事有交代、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三)加压奋进强争取,打通制约发展瓶颈。市区域协调发展局将主动对接省级协调机制办公室和省级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加快推进白沙工业园、青花煤电一体化、官渡风电开发等项目建设,推进省级经济开发区创建,积极争取更多政策、资金、项目向万源集聚,全力推动万源特色产业发展,不断增强万源产业发展动力和内生造血功能。切实做好市级部门和万源之间的沟通协调,及时协调解决推进托底性帮扶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四)总结提炼重宣传,营造浓厚攻坚氛围。进一步提高工作动态报送质量,积极挖掘、总结提炼托底性帮扶工作中的先进做法和典型案例,力争被省级协调机制办公室采用推广;参照省级协调机制办公室做法,更高质量编印达州市本级典型案例,同时协调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市电视台、达州日报社等主流媒体,加大对达州市托底性帮扶万源的报道力度,持续擦亮托底性帮扶“万源样板”的牌子。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区域协调发展工作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