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宇代表:
你在市五届人大七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金融托底性帮扶推动万源市追赶跨越发展的建议》(第141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自托底性帮扶工作启动以来,达州市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压紧压实各方责任,最大限度凝聚工作合力,特别是通过不断优化重点帮扶县金融帮扶机制,从政策支持、资金资源、机构人员等方面,以高站位、大力度、实举措推动托底性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奋力打造全省托底性帮扶工作“万源样板”。
一、深化人才交流
(一)强化专业人才输送。达州市委组织部与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印发《达州市干部人才托底性帮扶万源“1+6+9”行动方案》,在全市统筹为万源6个特色工作专班办公室注入骨干力量,全面实施“九大行动”强化人才支撑。先后通过东西部协作、中央和省市定点帮扶等大力选派干部到万源市挂职帮扶,万源市现有各级各类挂职(帮扶)干部628人:中央和省市派驻干部429人、万源本地帮扶干部199人。从干部来源看,中央单位3人、省直单位139人、浙江省14人、市级单位231人、其他县(市、区)42人、万源市本级199人。从干部分布看,挂职万源市委3人、部门47人、乡镇13人、医院28人、学校31人、工作专班3人、驻村503人。
(二)实施政银人才互派。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养老金业务部研究开发处副处长金川,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新街口支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李世昭先后挂任万源市委常委、副市长;四川银行、市财政局等5家单位共选派6人到万源市财政局、黄钟镇等核心职能部门和重点乡镇挂职;市委经全面比选,于2024年6月选派市财政局总会计师李旭任万源市委常委、副市长,有力保障万源市金融人才支撑。四川银行委派1人到达万扶源公司帮助工作,四川银行达州分行与万源互派干部锻炼2人,帮助培育本土金融人才5人。万源市派遣财政监督局业务骨干刘欣赴四川银行总行跟岗锻炼,接收四川银行万源支行副行长王雄挂职市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同步积极选派金融业务人才参加金融明白人专题培训,提升干部履职能力,为万源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优化人才政策体系。达州市制定达人英才计划,支持万源出台配套政策《万源市“达人英才计划”引进人才管理办法》《万源市“薪火相传·万才成林”人才培育工作方案》,协调解决入万人才子女就读、创新创业等难点、堵点问题10余件,及时兑现发放安家补助、岗位激励奖108余万元,利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有利契机,为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争取省级安家补助30万元。与此同时,与万源联合举办人才联谊、人才座谈等活动20余场次,推荐优秀人才参加重大人才项目申报,成功选树培育省级乡村振兴类人才46名,人才在万归属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二、加大信贷投放
(一)倾斜支持重点领域。自托底帮扶以来,持续引导全市银行业机构服务万源市重点项目、特色产业等重点领域,将更多金融资源向万源市倾斜,推动万源贷款投放快速增长,2023和2024年贷款增速分别位居全市各县市区第一和第二位,存贷款总量从491亿元增至571亿元。2025年截至4月末,万源市各项贷款余额达227.79亿元,同比增长10.97%;万源市工业、制造业贷款分别增长19.23%、32.33%,分别位居全市各县市区第三和第二位,基础设施和住户消费贷款分别增长15.48%和22.94%,有力助推万源市一产增加值、社消零、固定资产投资、民营经济等主要经济指标全市领先。
(二)助推发展特色产业。建立实施涉农产业“金融链长”制,创新“黑鸡养殖贷”“茶叶贷”等信贷产品,支持万源“五彩产业”链式发展。2025年一季度末,万源旧院黑鸡贷款余额达1.17亿元,同比增长61.56%;深化“森林四库”建设,全市银行机构为万源储备林项目授信9.8亿元;万源市绿色贷款余额30.34亿元,同比增长36.96%,高于全市17.47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各县市区第一位。
(三)主动服务小微企业。深入开展“送码入户,码上贷款”“三访三问三送”“民营企业融资难破解行动”等专项活动。2024年10月15日至12月6日,万源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走访197家小微企业、收集融资需求9.29亿元,各银行授信金额2.85亿元、已投放9892.6万元;四川银行累计为万源提供授信30.9亿元,普惠信贷投放9819万元,减少融资成本1875万元,发行蜀农卡3471张,引入权益活动商户232家,属地化商圈补贴40余万元。
(四)宣传普及金融政策。引导万源辖内银行业机构开展“普惠金融推进月”行动,召开政策产品宣讲会、金融知识宣传会等20余次、发放贷款397户,金额2.6亿元,提供保险产品或服务户数3.7万户、保额5725万元。引导保险公司加大农业保险销售力度,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提高农业风险抵抗力。
三、金融帮扶政策持续加持
(一)人民银行达州市分行先后出台《达州市金融支持万源市乡村振兴工作推动方案》《金融加大托底性帮扶力度推动万源市追赶跨越发展的九条措施》等系列政策。
(二)达州市财政局牵头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达州监管分局印发《达州市本级公共资源激励金融机构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激励金融机构对达州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大支持力度,促进金融资源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
(三)四川银行为万源量身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印发《四川银行面向39个欠发达县域专属金融服务套餐方案》《进一步深化和推进托底性帮扶万源工作举措》《四川银行托底性帮扶万源2025年度工作计划》《四川银行关于做好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推动万源追赶跨越发展工作方案》《四川银行托底性帮扶万源达州分行实施方案(2023年—2027年)》等“一揽子”金融政策服务包,累计为万源提供授信30.9亿元,对公信贷审批4.01亿元,对公信贷投放3.79亿元,普惠信贷投放9819万元,减少融资成本1875万元,创新化解了万源城投公司定融535人1.56亿元,发行蜀农卡3471张,引入权益活动商户232家,属地化商圈补贴40余万元。
四、创新体制机制
(一)结对帮扶体系构建落地。推动工行、农行、邮储、四川银行等机构积极落实增投放、降利率、放权限等真金白银举措,形成“市县共抓、部门协作、政银携手”的“三级结对帮扶”良好工作格局。
(二)村级金融服务全面覆盖。截至2024年12月,万源市金融基础设施共有各类型助农取款点649个,100%覆盖辖内285个村,金融服务实现村村通,为群众融资贷款提供便利,节约成本,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同步深入推进万源社会信用建设,累计评定信用村108个、信用乡镇12个,1441户农业园区主体、8.2万户农户纳入农村信用数据库,万源市在2024年全省金融生态环境排名由28位升至13位。“支付兴农工程”深入实施,数字金融加速落地,基础金融服务明显改善。
(三)深化“多方协作”配合机制。2024年12月,达州市发展改革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达州监管分局已推动全市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机制成员包括地方政府部门、银行机构、担保公司等,通过组织委办局、乡镇、街道和工商联等基层组织,摸排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推荐给银行机构,引导银企供需精准对接。四川银行与达州市在托底性帮扶万源工作中创新建立“市行合作”模式,整合资源、互补优势,扭住产业发展、人才帮带、民生建设等关键环节,全方位、多层次地投入帮扶,努力打造省属国企与欠发达县域合作共赢典范。2025年四川银行、达州市开展互访交流座谈活动5次,商议确定2025年度帮扶事项31个,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8个。
(四)搭建“政银企一体化”投融资平台。四川银行支信贷2亿元,支持达州市投资有限公司与万源平台公司合资成立达万扶源(万源)公司,定向支持万源产业发展,目前已成熟产业项目5个,预计总投资额约为4.52亿元,预计将撬动银行融资约3.54亿元,从而促进万源市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并有望创造200人以上的就业岗位,实现居民收入的提升。同时计划2024年至2027年向万源捐赠帮扶资金6000万元,用于支持万源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改善、助力居民增收,目前,已到位帮扶资金4000万元(其中,商业捐赠资金2000万元,已增资入股达万扶源开发有限公司;2024年、2025年公益捐赠2000万元用于实施帮扶项目34个)。并支持万源举办第二届“巴山青”茶文化活动暨万源富硒茶产业发展大会,提升万源茶叶知名度;支持万源在重庆举办投资推介会,助力万源集中签约项目12个,总金额156亿元;帮助万源邀请央视摄制“一乡一品”宣传片,让“大巴山珍”借势“川行力量”美名远扬;给予收单商户、来万游客费用减免47.02万元,助力万源打造文旅消费商圈,吸引八方游客畅游红城。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与中省驻达金融机构交流合作力度,为推动万源成为全省托底性帮扶工作样板,提供更加坚强的金融支撑。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区域协调发展工作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