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明波代表:
你在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破除梗阻难题,协同打造区域发展样板高地的建议》(第332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完善工作机制
一是在万达开三地层面,建立“三级三地”工作机制,万达开三地联合修订《推动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工作机制》,建立党政联席会议、协调会议和专项工作组+联合办公室“三地三级”工作机制。建立周边区县“观察员”机制,新增“云阳县”作为观察员,进一步做大朋友圈。2023年以来,召开万达开三地党政联席会议1次、分管领导协调会议3次,主任办公会5次。制定《万达开统筹发展联合办公室组织框架》、《推动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联合办公室选派干部管理办法(试行)》,万达开分别抽调5名同志实现集中办公,协同协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建立专项工作组轮值制度,轮值牵头单位切实发挥作用,各专项工作组实现常态对接,新签订合作协议25份、制发文件20余份。二是在市级层面,建立“双组长领导小组”工作机制,我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任组长(双组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政协主席、市委副书记和常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各县(市、区)党(工)委书记、37个市级部门主要领导任成员的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暨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13个专项工作组,在交通物流、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生态环境共建、体制创新、公共服务共建、文化旅游等13个方面统筹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区域调协发展局,负责开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事务,并建立“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工作机制,统筹推进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年度工作任务。三是在县域层面,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建立推动成渝双圈领导小组工作机制,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各镇党委书记任组员,带领专项工作组,扎实推动各大项目有序进行。
二、培育先进产业
一是加快共建川渝产业合作示范园开开产业园区、大竹经开区,浙江正凯、江西赣锋、蜂巢能源、星空钠电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相继落户达州,形成产业链竞争优势;三地联合推动万达开工业企业协作发展,协作企业达到30余户,协作年产值突破20亿元,其中,万州三雄极光、湘渝盐化、长安跨越与达州达钢、开江县胜发电子、宣汉县禾苗农资、大竹县川环科技和开州印务等企业建立稳定配套联合体,部分配套产业链初步形成,协作年产值7亿元以上。二是万达开云四地在2023年共建高标准农田35.89万亩,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333万亩,总产量约482.1万吨,特色农业产业总产值达936亿元。四地联合举办万达开云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论坛,联合举办第五届三峡柑橘国际交易会。依托开梁特色农产品优势,我市加快建设工文旅特色产业园,建成产业园一期,同步入驻珍珠和食品加工企业7家;加快培育10亿级产业集群3个,实现毗邻地区二产“接一连三”双向延伸。三是万达开云四地文旅部门共同编制《万达开云文化旅游一体化协同发展规划》,推进川陕苏区红军文化公园、大巴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万达开乡村旅游示范带等重点合作项目建设,联合举办2023川渝东北文体惠民展演、“大三峡·大巴山”体育赛事、世界大河歌会等活动。
三、强化要素保障
一是三地财政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建立健全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跨区域合作项目财税利益分享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总部经济、企业兼并重组、项目合作共建、园区合作共建、飞地经济、企业迁建、招商引资等7类跨区域经济合作财税指导意见。二是三地自规部门联合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在“三区三线”范围内,科学考虑协同区域发展,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合理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统筹发展用地预留规划空间。三是着力加大债券支持力度,1—6月达州共发行到位新增专项债券资金54.97亿元,其中支持西渝高铁建设10亿元、成达万高铁建设4亿元、川渝合作(达州·大竹)示范园区0.83亿元。
四、深入共建平台
一是全力推动(大竹·渝北)和(开江·开州)川渝合作示范园区建设,2023年,大竹·渝北园区入驻企业426户,实现营业收入353.38亿元;开江·开州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8.22亿元。二是加快打造开江·梁平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合作园区,联合打造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西南现代粮油产业高地、川渝乡村振兴样板。已建成稻渔综合种养基地1.5万余亩、20万吨恒温仓储、虾蟹冷链物流体系和10万吨大米加工厂,成功建成万达开数字农业中心。三是联合打造万达开多式联运合作试验区,以万州新田港、开州港和达州火车站为依托,构建铁公水多式联运体系。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向上对接汇报,加强政策争取,力争更多改革试点在万达开落地。同时,加强和万州、开州相关部门的沟通协商,大力推动区域协作相关政策落地落实,推动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提档升级。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区域协调发展工作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