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市民政局多措并举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18-05-16 00:00:00 字体: [ ]

从市民政局获悉,今年民政部门将推出系列举措,对社会救助、老年人优抚、留守儿童关爱、退役士兵安置等方面予以健全保障。

据了解,为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民政部门建立了达州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平台及“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系统。今年将继续突出住院救助、重病救助,确保重点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救助比例不低于70%。全面落实特困人员生活标准和照料护理标准,提升特困人员供养机构服务质量,提高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同时,将制订和实施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提高高龄津贴标准,推进养老机构责任险和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工作,将特殊困难群体和重点优抚对象中的老年人全部纳入统保范围。并将建立完善市、县级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困境儿童保障工作机制,建立留守儿童信息档案和数据库,确保所有农村留守儿童全部纳入监测监管范围。推动落实家庭监护责任,明确监护人,签订监护协议,实行有效监护,切实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另外,今年全市还将实现实时在线联网婚姻登记。

在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方面,民政部门将强化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市级建立救灾物资储备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市、县联网,提高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保障能力。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将大力发展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推进社区志愿者在线注册登记工作。鼓励支持社会组织深入社区开展服务,支持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开展脱贫攻坚帮扶。

记者了解到,今年民政部门将支持渠县开展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推进通川区殡仪馆公墓搬迁工程建设。实施殡仪馆绿色环保标准化改造,落实节地生态安葬及奖补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为提升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能力。民政部门将做好各类优抚对象审核认定工作,及时兑现各类优抚资金,保障优抚对象基本生活。全面完成退役士兵接收安置任务,拓宽退役士兵安置渠道,对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有序实施就业安置。

据了解,去年民政部门在达川区试点建立的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为四川省唯一获评民政部2017年社会救助领域优秀创新实践案例。市本级、宣汉县、开江县5个单位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老龄工作连续6年获得全省先进。市慈善办被评为首届“四川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组织,“中石化四川销售有限公司情暖桑梓,千万爱心助学项目”被推荐到民政部拟作为“中华慈善奖”表彰对象。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和《标准地名词典达州篇》编撰,“洋烈新村”“通川桥”2条词条被作为释文样稿,是全国首个正式完成此项工作的地级市。(胡健)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2003-2020 Dazhou of Sichuan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达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1156号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5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