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英委员:
您在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瞄准“新高考”做靓“学在达州”品牌的建议》(第223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2023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市政协的关心支持下,我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以“激活机制、提高质量、强化服务、加快发展”为工作思路,积极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加快推动建设区域教育中心。
一、注重政策宣传,提高社会知晓率
一是充分发挥达州市教育局官方网站和新闻媒体的作用,及时公布招生计划、志愿填报、政策解读及注意事项,累计发布高考动态信息20余条。二是举办“家长面对面”志愿填报指导活动,组织成立由校长、教师、招生工作人员组成的宣讲团队,面
向全市高中学生家长进行高考政策宣讲,考生和家长讲解高考政策、填报志愿技巧和注意事项,指导考生及家长合理填报高考志愿。学校通过主题班会、家长会、给家长推送政策资讯等多种形式宣传讲解新高考政策,正确解答家长和学生的疑问。三是加强即时反馈。搭建网上咨询服务平台,对不方便上网的考生或家长,开通高考志愿填报咨询热线电话,安排专人值守,认真做好政策解答工作。
二、打造教育智库,提升教学教研质量
一是加强教研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教研机构为主体、高中学校为基地、相关单位通力协作的教研工作格局。目前,正全力推进教研机构改革,探索建立教师和教研员任职“旋转门”制度,打通教师和教研员职业流动通道。二是建立“市、县、校3级高考9大学科”中心教研组网络体系。分学科、分类别组建市、县中心教研组和专业指导委员会,开展基础教育前沿政策和策略研究,参与统考、质量监测和诊断测试命题,指导各学段各学科专业发展、教学研究等,有效激活全市教研工作活力潜力。三是加大教学质量监测力度。分学段分学科开展教学质量抽测,准确掌握各地各校教学质量底数,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视导。注重教学质量数据分析运用,开展重点学段、重点学科、重点监测学校数据对比、建档管理,做好教学质量监测、优质生源跟踪、优质教研资源配置,积极推动“培优强基计划”,旗帜鲜明抓教学质量。建立中小学一体化跟踪监测质量评价机制,连续3年组织开展全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监测学生达30余万人。
三、改革学校办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一是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建设“顶尖人才早期培养”基地学校,遴选8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开展试点,聚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语文等基础学科和前沿基础科技,与省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高新科技企业等签订联合实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合作协议。达州市第一中学、达州中学、宣汉中学、开江中学等部分省级示范高中已探索试点。2024年高考,达州中学理科最高分位居全省第二位,取得历史性突破。二是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积极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立项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专项课题26项。加快建设达州市高中学业质量监测平台,以区域联考分析、历次对比分析、教学监管为主要内容模块,丰富数据分析模式,推动教育决策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提高区域整体教学教研质量。
四、建设优质师资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强化高中教师编制保障。按照高中教师编制国家标准,结合重点保障高考综合改革、教育人才引进等领域用编需求,及时调整全市公办高中教师编制,累计核增编制600余名。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去年以来,市教育局统筹全市重点高中,先后赴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组团式”引进部属师范院校的公费师范生、硕士研究生50余名,创历时新高,全市高中教育优质师资进一步充实。三是深化教师队伍能力建设。今年上半年,在完成30个首批教育“三名”工作室培养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质扩容,启动实施第二批“三名”计划,计划组建50个工作室,其中名校长工作室6个、名班主任工作室6个、名教师工作室38个,开展新一轮3年周期培养。高中阶段名师名校长队伍将更加充实,高中教师队伍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五、加大普通高中建设,加强普通高中保障
一是加强普通高中生均经费保障力度。严格落实普通高中每生每年1000元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足额预算到各公办高中学校,并根据各学校用款计划进行拨付。二是强化高考综合改革基础保障。不断加大公办普通高中学校经费投入,2023年,向上争取普通高中债券资金1.53亿元,持续改善高中学校办学条件。优化公办普通高中布局,逐步撤并学生人数少、生源萎缩、办学质量差的乡镇普通高中。紧盯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达州市铁路中学改扩建、宣汉县南坝中学高中部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扩大公办普通高中学位供给。三是持续推进全市标准化考点建设,我市共建有40个标准化考点,2966个考场,能够容纳约8万余名考生,目前能够满足我市考生考试需求。下一步,随着教育的快速发展和考试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局将进一步加强标准化考点建设,提升考点服务质量,确保考试公平公正,提高考试组织效率。
六、规范属地招生,留住本地优质生源
一是强化政策指引。对今年中考全市统一组织实施,坚持属地招生原则,落实“计划、志愿、录取”3个精准,强化志愿的刚性执行,升学志愿填报确认后,严格按照考生志愿录取。同时为防止“掐尖招生”等违规行为,对今年中考成绩“A 1”等级学生分数延迟至9月10日后公布。二是强化宣传引路。建立中考政策实时响应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在“达州教育”官微开设“阳光招生政策问答台”,围绕各界关心的中考问题推送“每日答疑”,及时辟谣中考不实信息,累计浏览6.4余万次。加强学校中考工作人员政策培训,督促学校通过家长会、晨会班会、毕业生大会等形式,加大对中考政策调整变化的宣传解读,让每名毕业生了解政策熟知政策。三是强化学校阵地作用。以学校为主,延伸扩大“保优留优”动员工作的触角,从讲教学成绩、讲上学优势、谈未来发展等方面宣传,吸引家长和学生关注,获得更多社会关注度,让学生和家长信任达州教育质量,从去年高一招生总体情况看,优秀生源的大量流失得到了明显遏制。
下一步,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强国重大战略,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努力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培树优质学校品牌,加快推进达州教育高质量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达州市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教育局
2024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