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商务局关于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518号建议办理情况(A)的函

发布日期: 2024-09-26 16:23:08

​杨磊代表:

您在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促进达州市加工贸易发展的建议》(第518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达州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达州加工贸易现状

自2019年8月20日四川兆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在达州首次办理加工贸易手册,标志着我市外向型经济步入加快发展的快车道。近年来,达州市外贸发展呈现向好态势发展。2023年,省政府下达我市进出口任务100亿元,全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03.5亿元,居全省第10位,同比增长43.2 %,居全省第6位。

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10038.02万元。

2022年达州市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2283.15万元,其中进口1305.1万元,出口978.05万元,涉及企业3家,其中包括达州市瑞莲达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心里程精密电子有限公司、金之鼎(四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达州市加工贸易进出口总

额10038.02万元,同比增长339.66%。其中进口82.07万元,出口9955.94万元,涉及企业2家,其中包含金之鼎(四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心里程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而金之鼎(四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全年进出口总值就达9935.95万元,占2023年全市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98.98%。

(二)达州加工贸易主要存在问题

1.外贸进出口企业队伍逐渐壮大,但加工贸易企业数量少、体量小。2023年我市有进出口实绩企业121家(出口111家、进口17家,既有出口又有进口7家),但是真正实现加工贸易进出口的企业只有2家,较2022年减少1家,且主要依靠金之鼎(四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支撑。

2.外贸出口产品种类不断增多,但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单一。全市外贸生产型企业出口产品涉及化工、机电、鞋服、家居、电子产品领域,主要是玻纤材料、汽摩油管、家用沙发、皮鞋服装、化肥、电子元件等8个大类30多个品种。进口产品主要包括电子元件、薄膜原料、泰国大米、牛肉等4个大类10多个品种。而加工贸易产品主要为金之鼎加工生产的机芯、芯片、工业内窥镜等产品的加工组装;四川心里程精密电子有限公司的教具产品及汽车配件的组装加工。整体而言,我市加工贸易的产品科技含量较低,且产品类型单一。

二、关于通过开展加工贸易扩大我市开放能级的问题

要使达州加工贸易持续向好发展,一是明确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深入学习研究《海关总署关于推动加工贸易持续高质量发展改革实施方案》及商务部等10部门于2023年12月27日联合印发的《关于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的意见》,落实支持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工贸易发展等措施,以全面创新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推动达州加工贸易创新发展。设定具体、可量化的目标,迫切需要挖掘有进出口潜力的加工贸易企业,联合经合外事局招引更多加工贸易企业入驻达州,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机械装备、鞋服产品、电子元器件、新材料产品、健康家电等六大类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以达州高新区、达州东部经开区、大竹县工业园区、渠县工业园区、宣汉县工业园区、开江县工业园区为载体,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提升整体竞争力。新增加工贸易规模企业数量,扩大加工贸易规模,同时支持金之鼎和心里程继续做大做强,加快转型升级,从“两头在外、大进大出”转向积极开拓“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探索更大的国际市场,改变达州加工贸易基础薄弱的现状,积极推动我市融入“一带一路”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推动达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使加工贸易企业在园区内形成集聚效应。二是推动加工贸易产业链延伸。支持加工贸易企业围绕加工贸易产业链发展研发设计、检测维修、物流配送等外包服务,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

三、关于加大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力度的问题

为加大承接达州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力度,我们持续构建高水平开放平台。一是强化政策引导,2017年市政府发布了《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强调围绕六大类产业,编制加工贸易产业发展规划,搞好产业布局,提升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能力和水平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及区域规划。2023年市政府印发了《达州市承接制造业有序转移工作方案》(达市府办发〔2023〕4号),其中明确了四个主要承接方向,包括绿色低碳产业、特色优势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以及优质企业和关联产业的承接。旨在引导积极承接制造业有序转移,重点引进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发展持续的绿色低碳产业和企业,为加快建设“一区一枢纽一中心”提供有力产业支撑。

二是加快开放平台申建工作。我市正积极推动达州综合保税区的申建工作,且申建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条件已经具备,公用型保税仓扩容至1万平米通过行政审批,成为全省在运营的公用型保税仓库中面积最大的保税仓库。截至目前,已签约入驻8家企业,共计169批次货物入仓,货值约4.66亿元,入驻企业缓缴进口环节税约8000余万元,大幅度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为加工贸易企业落户达州创造有力条件,为扩大开放、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创造达州外贸新增长点,助力我市聚焦承接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成渝等重点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吸引高层次企业入驻,奠定了良好基础。此外,物流信息平台(国家物流枢纽信息平台一期)也在积极建设运行中,该项目于今年1月启动建设,5月通过项目初验,近期将上线试运行。项目建成后可为我市及周边地区提供信息流转业务协同,打通各运输方式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物流枢纽与公路、铁路、水路、港口等信息互联互通,促进各运输方式深度融合,提升物流运输转换效率。做好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达州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联合相关部门前往重庆万州深入调研,围绕我市企业出口主要运输方式和途径加强信息共享、执法互通的合作机制,推动与周边口岸、港口协调联动。支持关区加工贸易健康发展,为加工贸易企业减免保证金1900万元。  

三是加强园区建设,培育加工贸易产业集群。推进“双园双驱”战略和“2+7”产业园区布局,加快特色园区建设,为承接制造业转移提供平台支撑,围绕精细化工、机械装备、鞋服产品、电子元器件、新材料产品、健康家电等六大类产业,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能力和水平。

四、关于加强企业引导,发挥产业优势的问题

一是积极开展加工贸易优惠政策宣讲。用好“惠企专窗”、“万市兴”等线上宣传平台,就加工贸易各项改革措施进行重点解读。聚焦工作联动,积极做好宣传解读,多渠道、多方面的开展加工贸易方式推介工作。用好区外加工贸易准入门槛低、政策普惠性强等特点,引导本地生产型企业利用“保税”、“缓税”、集中申报、“保税+ERP”改革等优惠政策开展加工贸易业务,通过“关长送政策上门”、“关企直通车”等方式,主动进企业宣讲。鼓励企业参加国内外展会,主动对接加工贸易企业,邀请其来达州考察投资。2023年度,我们组织全市商务系统及重点外贸企业负责人共16人参加了商务厅举办的全省外贸实务专题培训班;组织参加133届广交会的16位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展前培训,助力企业做好参展工作,确保参展效果;联合中信银行、中信保等单位举办了中信银行-中国信保“服务实体经济,赋能中小微企业”普惠金融政策推介会,新宜茨、谷子里、迈科隆等20余家外贸企业负责人参会;邀请海关业务专家为外贸企业开展进出口通关业务培训;加大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宣传推广,积极指导外贸企业用好“单一窗口”,不断提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率,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服务水平。

二是全力优化加工贸易口岸营商环境。跟踪我市重点加工贸易企业,建立专人专岗制度,“一人一企”对重点3家企业进行精准帮扶。积极解决企业缓交手册保证金问题,引导企业通过保税仓实现进口,充分发挥保税仓仓库功能,调节国际价格波动。深入加工贸易企业调查研究,助企纾困排忧解难。持续推动通关便利化改革,保障达州外贸企业通关时效。对照我市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推动《海关总署关于推动加工贸易持续高质量发展改革实施方案》落地见效。积极配合达州海关,为企业提出运输优化方案,降低企业运输成本。鼓励企业利用出口信用保险防范贸易风险,鼓励企业进口先进的技术和设备。2024年7月10日市商务局携手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四川分公司,成功举办“达州市2024年出口信用统保平台外贸综合业务培训会”。此次培训会集合了达州海关、市税务局、中国信保四川分公司等多部门力量,为参会的80家外贸企业深入解读了出口企业涉税政策、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原产地规则、信保案例剖析等关键业务知识与实操技巧。会议成效显著,会后即有25家外贸企业迅速响应,与中信保签订了投保合同,其余企业亦正积极跟进,预计后续将陆续完成签约,共同构筑起抵御国际市场风险、促进外贸持续增长的坚实防线。落实达州海关、商务、工商、交通运输、国税、外汇管理等系统和部门有关建设改革措施,提高企业贸易便利化,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现有加工贸易企业。

三是推进企业延长产业链条,鼓励和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更新设备。加强自主研发,延伸产业链条,开展加工贸易或保税加工进口。积极鼓励金之鼎、心里程引进先进技术,延长产业链,将沿海的进出口业务转移到达州来。实施加工贸易创新驱动,支持企业探索创新联盟,建立协同创新平台,利用达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平台发展契机,推进与跨境电子商务融合发展。

四是加强品牌建设,引导企业运用品牌拓展国际市场。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品牌建设,鼓励企业开展专利申请、国际认证,加强对贴牌加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支持培育外贸自主品牌。支持加工贸易企业收购知名品牌,拓展国际营销渠道,建立国际营销网点,提高国际市场把控力。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利用已有技术和生产能力,创建自主品牌,充分运用“川行天下”、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等展会活动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2024年1-7月,组织了43家企业参加“川行天下”市场拓展系列活动6场。其中,5月份在广州举行的第135届广交会,达州参展企业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创新的设计理念以及积极的市场策略,斩获的订单总金额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这一丰硕成果为推动达州外贸经济增长、深化国际经贸合作注入了强劲动力,良好地促进了达州对外贸易的发展,提振了外贸企业的信心。

五是强化加工贸易人才培育。积极鼓励企业与各类大专院校、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积极引进相关专业的高素质人才,积极推进人才国际交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先进技术,同时培养本土人才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建设好人才培训基地和交流市场。在改善人才发展环境上持续用力,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生活配套以及丰富的文化活动等,提高人才的归属感和满意度,形成人尽其才、各展其能的良好局面。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商务工作的大力支持!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3-2020 Dazhou of Sichuan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达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1156号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5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