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94号建议 办理情况(A)的函

来源:民营工作部 发布时间: 2023-06-16 15:03:39 字体: [ ]

达市 函〔20 〕 号


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94号建议

办理情况(A)的函

刘达代表:

你在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整合资源搭建平台营造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氛围的建议》(第194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关于整合优势资源多点发力的建议

(一)充分构建行业扶持政策框架,激励企业主动参与。扭住“打造农产品加工产业千亿集群”牛鼻子,精心编制出台《达州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推进方案(2022—2025年)》,形成总的规划蓝本,为全市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方向、路径、措施提供了基本遵循。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制定系列要素保障优惠政策,出台《农业中小微企业奖励扶持办法》《促进生猪稳产保价五条措施》《达州市苎麻产业培育扶持办法》,为全面激发各级党政和农业主体支持和参与乡村振兴的主动性,出台《达州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十六条措施》,每年筹集安排专项资金5000余万元用于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的壮大,切实铸就民营经济发展坚强后盾。成立了达州市“万企兴万村”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达州市“万企兴万村”行动工作方案》,建立了“万企兴万村”信息发布平台、供需对接平台、服务保障平台,按照“自愿双赢”及不带病上阵原则,统筹企业和镇村优势资源,建立和完善村企结对帮扶机制,建立跟踪监测机制,及时掌握民营企业工作开展情况,构建起部门与企业共同发力的推进格局,推动“万企兴万村”行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企业担当和力量。财政部门积极在政府采购中推动政府采购支持乡村产业振兴,动员各级预算单位加大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采购工作。

(二)筑牢夯实优质原料供应基础,保障企业良序运行。立足全市“9 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持续优化建设一批产品优质、配套齐全、设施一流的标准化原料基地,逐步形成民营企业生产发展“第一车间”。当前,全市发展特色产业280万亩,其中,富硒茶34万亩、道地中药材40万亩、苎麻26万亩、水果40万亩、蔬菜140万亩;建成省、市、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08个(其中,省级6个,市级28个),开江县稻渔现代农业园区入选2022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建成规模畜禽养殖场1829个(其中,市级以上标准化养殖场438个)。2022年,全市粮食产量达319.6万吨(总产连续十年保持全省第一),生猪出栏451.7万头,牛出栏36万头,水产品产量达11.46万吨。

(三)积极主动为企服务,解决企业后顾之忧。一是开展助企纾困活动,全面落实中省市系列惠企政策,大力开展“送政策、稳增长,五张清单助力农业企业纾困解难”行动,大力宣讲助企纾困政策措施,深入企业开展调研收集企业困难问题清单,针对企业困难问题一对一落实解决措施,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原材料、用工短缺、资金紧张等实际困难;二是支持企业开拓市场。采取国有企业委托民营企业“代加工”模式,出台《生猪精深加工牵引龙头企业培育方案》,推进达州市宏隆猪肉精深加工等项目转型升级;三是搭建技术研发平台。积极推动我市帮扶企业与省内外科研院校的合作,针对达州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需求,在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设计对口专业的研究所,助力企业技术难题攻关。

(四)用心尽力扩大品牌市场影响力。以做大做强“巴山食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重心,近年来,全市投入财政专项资金1500余万元,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方式,充分利用农民丰收节、各类展会、主流媒体、融媒体、大型户外广告、公共交通工具车身广告等平台,加大巴山食荟宣传力度,不断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鼓励引导市民购买巴山食荟农特产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巴山食荟”优质农产品美食大赛、大型有奖促销活动等;支持和引导企业开展“农超、农校、农企对接”,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设电子商务基地,为乡村振兴企业走上电商道路探索路径。

(五)创新机制为企发展保驾护航。建立五项工作长效机制(领导挂包推进机制、专班推进落实机制、政策扶持培育机制、人大监督督导机制、考核奖惩激励机制),协调督促各县(市、区)和市级有关部门强化土地、人才、配套设施、配套产业等各类要素保障,降低企业环保、物流、用地、用能、用工等成本,助力企业在后疫情时代加快发展壮大,厚植企业高质量发展沃土。2022年,通过创新机制,解决高新区苎麻脱胶项目用水补贴0.86元/吨,每年补贴约150万元;安排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工业资金各150万元,支持达州宏隆肉类制品公司建设猪肉精深加工项目;推进源美冷链物流公司政策性退税5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协调解决农业企业具体问题116个。

二、关于鼓励民营企业投资建企建议

(一)全力促进民营企业提档升级。持续加大“万企兴万村”行动宣传推广,利用主流媒体和自有媒体平台,适时报道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在社会上大力营造了“万企兴万村”的浓厚氛围。深入商(协)会、民营企业开展宣传引导,积极动员各商(协)会、重点民营企业带头做好表率,主动联系各类重点帮扶村,签订《村企(商/协会)结对兴扶及共建协议书》,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精准落实“兴村”举措。同时,将“万企兴万村”行动纳入东西部协作,依托东西部协作机制,引导18家企业结对帮扶我市38个村,签订结对帮扶协议,投入帮扶资金用于用于富民产业、弥补基础设施短板等。 坚持“全链谋划、无链速建、弱链补强、一链一策”的原则,深入实施龙头育引战略,每年结合主营业务收入、辐射带动能力等评价指标,对全市主导发展的畜禽、粮油、茶叶、苎麻等加工企业进行梳理,列出农产品加工综合实力20强,实施领导挂包制,进行重点精准培育。目前,以宏隆肉类、渠县德康为龙头的畜禽食品产业链,顺鑫米业、通济油脂为龙头的粮油食品产业链,宕府王食品、花萼食品为龙头的果蔬产业链,竹海玉叶、蜀韵农业为龙头的茶产业链等全链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同时,为助力本地企业进一步壮大,近年来,先后引进了德康集团、东方希望、温氏集团、中顺洁柔、蓝润集团、湖南华升等行业翘楚,为民营经济的发展起到引擎带动作用。

(二)务实重行,富有成效。一是扎实开展产业帮扶,帮助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不断壮大集体经济,积极支持农村致富带头人、合作社负责人、新型职业农民等乡村人才发展,推动他们带动一般农户发展。5月30日,经信厅发布四川省农产品加工助推乡村振兴第一批重点企业名单,我市宕府王、东柳醪糟、润宇食品、巴山雀舌、宏隆肉类、宝源白鹅6家企业入选。二是精准实施就业帮扶,以真金白银激励创新创业,帮助做大做强了一批本地企业,让当地百姓以土地流转、参与务工、入股分红等形式实现增收。三是广泛开展消费帮扶。积极搭建产销平台,帮助拓展本地产品销售渠道。截止目前,共动员引导468家企业参与村级结对共建,实施“兴村”项目535个,实际到位投资资金16.15亿元。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帮扶工作。一是及时调整帮扶力量,把有责任心、有真实力的民营企业纳入万企兴万村帮扶力量,撤换一批慢作为、不作为的民营企业;二是督促参扶企业用心用行开展工作,加强村企沟通,落实帮扶举措,重点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产业、创新发展新型村集体经济;三是建立完善奖惩机制,表彰奖励一批先进典型,在评优评先上予以优先推荐、在助企纾困政策上给予优先考虑,撤换剔除一批后进企业,并将相关情况函告相关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二)注重引进外地资本。深化拓展东西协作,持续推动达商回引,带动更多企业参与进来。通过优惠政策招商、亲情招商、会展招商等方式,动员达州籍在外成功人士、外商的亲朋好友、父老乡亲穿针引线,牵线搭桥,引领更多外地资本参与到“万企兴万村”行动中来。

(三)引领帮扶村因地制宜求发展。帮助帮扶村转变思路,主动规划本地发展方案,因时因地因企精准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多看多学多借鉴各地先进经验,鼓励乡镇党委政府多向帮扶村、兴村项目、投资兴村企业给予人才、政策等支持。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6月12日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3-2020 Dazhou of Sichuan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达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1156号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5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