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36号建议 办理情况(A)的函

来源:民营工作部 发布时间: 2023-06-16 15:05:12 字体: [ ]


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36号建议

办理情况(A)的函

刘津源代表:

你在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对民营企业扶持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236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夯实政策支撑,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一)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出台政策措施。由市委、市政府领导带队专题调研,研究出台《中共达州市委 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加快恢复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达州市进一步帮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十条措施》《达州市优化营商环境30条措施》等政策文件,为我市民营企业纾困解难,提升强有力的营商环境政策支持。

(二)多措并举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全覆盖向市场主体发放“助企纾困政策明白卡”20.4万份,通过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搭建的“达州名品云展馆”网络直播间,开展“知识产权线上公益培训”、“四川(达州)助企纾困政策解读”、“助企纾困 应变克难 达州行动”等网络直播活动,推动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可享快享”,提升市场主体对惠企政策的知晓度和获得感。召开达州市助企纾困10条措施新闻发布会、《达州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新闻发布会,民营经济大调研暨政策解读等活动,让惠企政策直达市场主体、及时兑现到位,全面推动我市民营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力增长。

(三)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政策落地落实。市民营办、市委营商办、市稳经济政策落实办以及11个市级部门组建联合督查组,开展“政策落实不到位”全覆盖督查,梳理共性问题6大类、个性问题12项并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对企业诉求实行“台账式管理 清单式转办 点对点办理”,涉企收费治理帮助1.3万户民营企业获益1500万元。全面推行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免申即享”、缓缴社保费“即申即享”、就业补贴“直补快办”,释放更大政策效应,2022年累计为2412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补贴4736.16万元,为1077户企业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2763万元,为5546户企业减免失业保险费7096万元,缓缴社会保险费7276万元,发放企业吸纳就业岗位补贴103.7万元,稳定社会保险费12万个。开展重大项目落地投产专项监督、“进园区、护千企”“清风护商”等专项行动,查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181人,帮助民企解决问题658个。开通民营企业诉讼“绿色通道”,排查化解涉企重大矛盾纠纷3852件,为民企挽回经济损失3.9亿元。2022年以来,全市20.25万户市场主体享受惠企政策105.34亿元,省政府督查室先后2次通报表扬达州市“积极推进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落实”“推动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发展壮大”经验做法。

二、大力提升服务,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一)开展“雁阵培育”工作。对纳入全省重点培育库的10家雁阵培育企业,搭建帮扶平台,强化精准辅导,加快培育一批国内领军领先优质民营企业,带动全市广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一是“精准式”辅导。聘请广发证券成都分公司等专业机构,制定“一对一”专项方案,对雁阵培育企业开展挂牌上市“点对点”走访和“面对面”分析研判,为企业免费开展金融、财税、法律等全方位服务和辅导,夯实企业挂牌上市基础。二是“联动式”服务。把脉培育企业发展中难点、堵点,主动对接成都海关、省税务局等省级联系服务部门,争取对培育企业的项目审批、资金申请、融资贷款、人才引进、要素保障的需求给予积极支持,协调解决企业困难问题。三是“梯队式”培育。大力推进民营企业家梯队建设,组织6家雁阵培育企业分批次参加四川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研修班,提升企业家经营管理水平等综合能力,助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二)开展“个转企”工作。达州市坚持把推动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作为优化市场主体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有力抓手,大力推动个体工商户做大做强、发展壮大。2022年全市“个转企”2036户,省政府督查室通报表扬达州市“推动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发展壮大”典型经验。一是精心部署,扎实推进,创新资金奖励政策,对连续经营3年且营业收入增速15%以上的企业奖励3万元,连续经营1年以上的企业奖励1万元,创新设置3年税费扶持期,开展纳税辅导和政策宣讲,“个转企”市场主体税收减免超百万余元,以“真金白银”切实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二是摸排潜力个体工商户,建立梯次培育库,“分类分批”“一户一册”重点培育。试点建立“动态监测 数据比对 科学分析”监测模式和“机制 平台 渠道 团队”服务机制,摸排超2万户个体工商户,成功培育超300户,国务院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专刊印发做法并作为西部地区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三是开展个体工商户服务月、“市监进民企 纾困助发展”等活动,建立市县联动、部门协同、专班专人、绿色通道等机制,实行“日统计”“周通报”“月调度”,强化联合督查、专项督导,共为5000余户市场主体提供“保姆式”“管家式”服务。

(三)开展“专精特新”工作。积极引导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坚持数量和质量并举,加快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能力强、成长性好、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是培优育大骨干企业聚焦“3 3 N”重点产业,推动重点骨干企业对标同行业先进水平,补齐补强短板,不断提升其在产业链供应链上的优势地位,培植一批 “头部”引领型企业、“大企业大集团”。二是加大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建立培育库,按季组织企业申报创新型中小企业,对获得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直通车企业,做到应报尽报,全年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不少于100户。三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全国专精特新会上批示精神,举办“专精特新”企业培训会,提高申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质量,以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加快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能力强、成长性好、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专精特新”企业。2023年,力争培育专精特新企业30户,“小巨人”企业1户。

(四)开展金融惠企工作。一是为进一步撬动社会资本支持我市发展,推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我市出资2亿元参与四川区域协同发展投资引导基金,目前,已签订入伙协议和合伙协议,预计明年在达州开展项目竞调。二是积极推动达州市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规模100亿元,目前,基金已完成合伙企业工商注册。三是积极推动达州市制造业贷款风险补偿金,补偿金由市级和县(市、区)共同出资,总规模1亿元,目前,补偿金方案待完善后报市政府审定。四是指导帮助企业开展四川省污染防治成效巩固财政贴息申报工作。对合法经营且近三年无环境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其生产过程废气处理项目、工业固废无害化处理利用项目、工业节能降碳改造项目、绿色产业发展和低碳环保示范创建项目可申请获得财政融资贴息。五是召开50强工业企业恳谈会,收集企业诉求建议,责任部门(单位)整改全部落实到位。2022年以来,安排兑现市级工业发展资金8000万元,主要用于中小企业纾困、工业企业升规孵化培育、产业发展等方面。争取省级工业发展资金1.47亿元,中小企业专项发展资金1765万元。六是压实银行机构主体责任,全面建立“敢贷、愿贷、能贷、会贷”工作机制,开展“行长入园进企”、“贷动小生意,服务大民生”、“三访三问三送”、“个体工商户专项行动”等活动,组织银行机构深入重点商圈、特色街道、批发市场、农业园区等个体工商户聚集区域,采取“部门 银行”“分片包干”形式开展联合走访活动,主动向市场主体针对性的送产品、送政策、送服务。七是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着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渠道不畅通的问题。引导融资担保机构聚焦主业、支小助微,切实降低融担费率,助力民营企业融资“扩面、降费、提效”。截至2023年4月底,达州市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92.88亿元,较年初增加31.24亿元,同比增速23.54%;普惠小微信用贷款占比达29.05%,高于上年末3.63个百分点,民营经济贷款达1069.34亿元,较年初新增52.79亿元,全市14家担保机构为814户中小微企业和“三农”提供担保服务,融资担保在保余额19.47亿元。

(五)开展土地要素保障工作。一是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市出台了《关于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的通知》,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和统筹推进有序出让、“弹性年期出让”、“租赁”、“先租后让”等多种供应方式,截至4月底全市供应“标准地”23宗,面积6788亩。二是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重大工业项目审批效率,我市出台了《关于开展重大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意见将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施工图设计方案的编制、审批前移,至少为项目开工提前1个月的时间。前置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助推重大工业项目大干快上,拿地即开工。达州市第二工业园区A02-02/01地块、达州市第二工业园区A02-04/01地块开展拿地即开工改革试点已成功成交。三是为深化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存量资源配置效率,有效盘活闲置和低效建设用地,加快形成“亩均论英雄”用地导向,我市出台了《全面盘活闲置和低效建设用地的通知》,目前,该项工作正有序推进,全市已按照文件精神对辖区范围内闲置和低效用地调查摸底并分类处置进行盘活。2022年全市共为民营经济产业发展项目供地105宗,合计10050亩,全力保障了民营经济发展项目用地需求。

三、鼓励绿色低碳,推动民营经济提质发展

(一)组织绿色低碳宣传培训。一是利用“6 f 5”环境日、全国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等契机,深入企业宣传低碳发展理念,开展节能降碳宣传教育。二是加强企业碳排放交易培训,组织发电行业重点企业参加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培训,通过省市大气污染防治帮服及“千名专家进万企”帮服活动,对全市温室气体排放重点企业开展帮服指导,组织并督导发电行业重点企业开展第二个履约周期碳排放交易。

(二)高效率开展环保服务。一是做好跟踪指导,在项目前期工作阶段,主动介入,细心指导,及时准确告知业主环评办理要求和程序,帮助业主及早谋划,定期调度环评进展情况。二是狠抓“效率革命”,通过采取推行环评预审、取消前置条件、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等措施,大大提高环评审批时效,为全市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优质审批服务。

(三)推动企业绿色低碳提质发展。一是引导企业加强产品质量管控,组织企业学习和应用先进的质量管理和生产控制方法,优化产品设计和生产流程,推进精益制造,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二是支持企业争创品牌,积极引导支持企业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和地理标志的达州地方名优特新产品,打造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精品和品牌。三是引导企业低碳发展,鼓励支持企业实施循环低碳改造,开展节能降耗行动,积极争创国家、省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目前,我市绿色园区共4个,其中国家级绿色园区1个,省级绿色园区3个;绿色工厂共16家,其中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绿色工厂14家。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建议中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很有针对性,我们高度重视,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予以吸收。下一步工作我们将继续用好政策工具,进一步畅通渠道、优化流程,实现依法高效审批工作目标,持续做好助企纾困工作,服务好民营企业,全力助推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6月12日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3-2020 Dazhou of Sichuan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达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1156号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5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