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退役军人丨杨豪:维稳尖刀 应急先锋

发布日期: 2023-09-22 09:28:17

​​  杨豪,2007年12月入伍,2009年12月退役,中共党员,现任川东监狱特警队二级警长。参加工作以来,他将军人的忠诚和担当刻进骨子、融入血脉,即使脱下军装亦不为岁月侵蚀,用军人本色融入监狱事业,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2023年,杨豪荣获四川监狱系统“全员练兵标兵”作训标兵。

  杨豪在部队服役期间,凭借出色的身体素质以及能吃苦、不怕累、肯钻研的精神,被评为优秀士兵。

  考入川东监狱后,杨豪充分发挥自己从军经历特有的优势,如愿成为一名特警队员。

  从橄榄绿到藏蓝色,不变的是初心,担当的是使命。初入警营,杨豪为了快速适应新环境,虚心地向领导和身边的老同志请教,汲取好的经验和做法,并在工作之余系统学习监狱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在多问、多思、多悟上下足功夫,迅速成长为一名业务能力突出的监狱特警。

  巡查到哪里,警戒线就到哪里,执勤巡查是特警队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杨豪的日常工作之一。无论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杨豪和战友们都会佩戴单警处突装备,深入监区一线,每天巡查8次以上,足迹遍布监狱各个角落,不断用脚步丈量“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优良作风。

  “收到!即刻前往支援!”这是杨豪参与各类应急演练,下意识作出的紧急回答。杨豪充分发挥在部队锤炼的身体素质,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到达处置地点,迅速完成处置任务。应急演练也是他在特警队的一项重要工作,杨豪总会告诉自己,“要像军人一样,把每次演练当实战,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全力以赴。”

  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应急演练始于心、防患未然始于行,杨豪在每一次的演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应急处突能力。

  在日常工作中,杨豪也不忘思考和总结。针对在队员分批次就餐时容易出现应急时间断档这一问题,杨豪认真思考,并与同事一起讨论,提出将“静态”定点备勤与“动态”移动备勤相结合,便于更好地调度和管理。

  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特警队的中队长,抓好特警队的实战化训练是杨豪的岗位职责之一。为此,杨豪借鉴部队的训练模式,针对实战化训练内容,制定了科学、完善的训练计划和考核细则,并撰写了相关教案,从徒手防卫再到警械具使用,从基础队列动作到严格体能训练,确保把内容训全、时间训够、标准训到,力争达到体能练强、技能练熟、战术练精的效果,全面提升特警队员的警务实战能力。

  长期担任监狱警务技能教官的杨豪,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钻研战术、技术理论,反复练习动作要领,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和警务技能水平,并协助完成全狱民警的警务技能训练和考核工作。

  在“铸魂提能-2023警务技能训练”中,杨豪依然保持着军人的“狠”劲儿,一丝不苟讲解动作要领,接二连三纠正错误动作,不厌其烦死磕标准技能,将“严”的主基调贯穿整训全过程,着力锤炼参训学员的警务技能和坚强意志。“狠”教官的称呼由此得来。

  “狠”教官在面对新民警时,依然毫不“客气”,杨豪始终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主动向新民警寻求问题,解答疑点难点,毫无保留地为他们一次又一次讲解整队集合、集体讲评和徒手防控等基础技能,并针对新民警的年龄、体能等特点,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将警务技能与工作实践相融合,制定出符合新民警的警务技能训练方案,确保新民警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去年的警务技能大比武,杨豪与奖项擦肩而过。在同事们都为杨豪感到惋惜时,杨豪却表示,“下一次更重要,我会继续勤学苦练,我相信辛苦付出总有回报。”

  杨豪的军人品质和永不言败的精神也让同事们深受鼓舞。

  近段时间,总能在训练场上看到杨豪大汗淋漓的身影。脱产训练的杨豪,正在全身心备战2023年警务技能大比武。

  顶着炎炎烈日,杨豪晒得更黑了,但他依然乐在其中。杨豪和几名特警队友组成“尖兵小组”,他们从实战角度入手,针对小组控制战术、警用装备使用、警组战术的实施、体能训练、力量训练等训练项目,分别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

  在训练中,杨豪近乎苛刻地要求自己,力争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极致,竭尽全力做到更快、更好、更完美。“只有挑战极限,超越自我,才不辜负自己流的每一滴汗水。”杨豪坚定地表示。

  此前有参赛经历的杨豪,在训练中,更是毫无保留地将过往的经验分享给队友。杨豪表示,“我们都要脚踏实地练本领,这样才能扛起重任、不负重托。”

  队友们纷纷被杨豪坚持不懈的作风和精益求精的态度所打动,激发起训练的斗志和活力。“尖兵小组”更有信心和决心,朝着既定目标奋勇拼搏。

  当兵2年,入警11年,杨豪回首自己的军旅生涯和藏蓝青春,深邃的眼眸里透露出坚毅果敢。对于杨豪来说,那些熠熠生辉、光彩夺目的美好记忆早已深藏于心,更重要的是在今后的藏蓝征程中,杨豪将继续保持军人本色,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前行,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监狱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3-2020 Dazhou of Sichuan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达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1156号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5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