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无悔橄榄绿,不愧藏青蓝

发布日期: 2023-08-28 09:04:29

​  那一年他“初生牛犊”、意气风发一腔热血报国情怀这些年他从军转警始终执着那份赤忱与初心坚守那份情怀和担当他就是——李军

  李军,男,中共党员,现年50岁,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服役,退役转业到宣汉县公安局工作,现任宣汉县看守所教导员。2005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李军先后在宣汉县公安局天生、西城、蒲江、峰城派出所和宣汉县看守所工作,15年的军旅生涯和公安多岗位的历练铸就了他吃苦耐劳、不骄不躁和敢为人先的优秀品质,曾荣立三等功两次,多次获得嘉奖、优秀公务员、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

  年少时的李军,身边有许多亲友都是军人出身且都很优秀,看见从军的长辈英姿飒爽、军装笔挺,在他心里就埋下了一颗参军入伍的种子199012月,他毅然报名参军,通过各方面选拔,如愿穿上军装,参军入伍。

  入伍后,三个月的集训对李军来说是个严峻的挑战。穿上军装后,高强度的队列训练、军事技能训练、体能训练等,让他由最初的新鲜好奇到训练的伤痛煎熬,也让李军的身体和心理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考验,他咬牙坚持并不断给自己打气,自己选择的路再难也要坚定地走下去。集训最终过去了,他没有因为懈怠和气馁,也没有掉队,更让人欣慰的是这磨炼了他的意志力,还强健了体魄,连走路举止都变得更加挺拔自信。当后来无数次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他总是以这段经历来宽慰自己,再难也一定会挺过去。

  在部队服役期间,他刻苦钻研军事业务,按质保量参加军事体能训练,看见部队里可以考取军校,他也暗下决心好好表现,在工作训练之余挤出时间研读学习政治理论和基础文化知识,一日复一日地不懈努力,1994年他通过部队组织的统一选拔考试,脱颖而出被军校成功录取,实现了军校梦。在军校的精心培养和自己的点滴积累下,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政工专业能力也得到明显提高,为自己的从军从警职业生涯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军校毕业后,他以军官的身份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每到一个工作岗位,他都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因工作突出多次被上级表彰,在这期间还荣立三等功1次。1997年9月,他在部队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参军入伍15年,虽与亲人、爱人聚少离多,也舍弃了很多东西,但能够把这段青春芳华奉献在保家卫国的崇高事业上,是我一生受用不尽的宝贵财富,我终生无悔……”这是李军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在部队服役的15年,李军不仅丰富了人生阅历,而且开阔了眼界视野,也有了自己更加清晰的人生规划。他小时候见证了家乡的贫穷与落后,在部队的这些年更是亲身感受到城市和家乡之间的差距,李军决心退伍转业后回归家乡、回报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建设添砖加瓦。20059月,他毅然决定转业返乡从警,从一名最普通的基层民警干起。

  入警后的他,第一站是宣汉县公安局天生派出所,初到派出所时,工作、生活环境都很陌生。面对新工作新环境,李军没有迷茫,而是时刻提醒自己:打铁必须自身硬,做好公安工作、服务一方群众,没有过硬的本领是不行的。只有心态归零、加强学习,才能更快融入工作角色

  在加强法律法规学习的基础上,他还自费购买了心理学、刑事犯罪学、经济学等系列专业书籍,并虚心向前辈请教学习,利用工作之余不断为自己充电。同时,他在军队养成的不怕苦、不怕累的斗志品质,在从警工作中更是如鱼得水。遇到出警出勤时,他总是主动请缨、冲锋在前。20068月的一天,根据工作安排,李军对一名犯罪嫌疑人进行跟踪摸排,一直坚持到晚上9时许他终于摸清了犯罪嫌疑人的藏身之地。因嫌疑人有所察觉欲逃跑,紧急情况下李军只身一人将嫌疑人压在身下,在与嫌犯搏斗过程中,胳膊、胸部等多处受伤,在他的坚持和随后赶到的战友的帮助下,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

  为了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他主动申请到县局刑警大队跟班学习,在这期间,李军和其他同事一起放弃了许许多多的周末休息时间,熬夜加班。出警路上,案情分析会上,案发现场,处处都能看见他忙碌的身影。

  他总是说,虽然工作忙点累点,但能将嫌疑人绳之以法,还能学到公安业务知识,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2014年,李军任宣汉县公安局峰城派出所指导员。该派出所驻地——峰城镇,海拔高、离县城远,属典型的农村山区,条件较为艰苦。作为指导员的他,因警力不足同时兼任内勤、接处警工作,还协助户籍管理工作。其间,全省“一标三实”工作进入攻坚阶段,承担此项重任的他,也感受到了不少工作压力。虽然峰城镇户籍人口基数并不大,仅2万余人,但因大山环绕、人员居住分散、外出务工人员比例大,且大部分地方交通不便只能靠步行,有的农户家看着很近,但走过去却要几个小时。遇到农户住得较远的,更是一天走访不了几户人家,天黑了仍奔波在路上。为了争取时间尽快完成数据采集工作,他干脆借宿在农户家,第二天天亮又向新的地方出发,一出派出所就是几天时间,“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是常有的事。当地群众笑着说“你们这哪是警察啊!就是下地的农民。”他回答说:“我本来就是农民家的孩子”。

  费尽周折采集完数据回到派出所后,他又加班加点地对数据进行录入、校对。采集工作“连轴转”是常态,不仅压力大,工作强度和难度更大,但他和同事凭着一股执着和韧劲,坚持坚持再坚持,做到不达目标不收兵。就这样在全所民辅警的共同努力和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一标三实”基础采集攻坚工作圆满完成,因工作业绩突出,他还被推选为业务骨干到兄弟市州公安机关进行业务交流。

  2017年,李军到宣汉县看守所任教导员。他主动适应新岗位,学习新业务,作为看守所思想政治工作和队伍建设的主官,他带头遵守单位规章制度,严管厚爱队伍,大力推进民辅警管理“五清六访”,全面压减队伍安全风险隐患,筑牢队伍廉洁防线。在执法办案中,他坚守工作原则和底线,以实际行动为大家树标杆作表率。在工作中,他秉承“安全就是生命线”,探索建立监所“一人一号、以号管人”工作制度,推进在押人员的精准管理,确保监所安全不出事;宣汉县看守所率先在全市范围内推行远程审讯会见,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有力促进刑事诉讼的顺利安全进行。

  近年来,在所长和李军的带领下,全所民辅警上下同心、共同努力,成功争创“全国一级看守所”、荣获“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全国公安监管部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成绩突出集体”等荣誉。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面对掌声、鲜花和荣誉,李军没有骄傲自满,而是再接再厉、继续前行。他说,不管是军人,还是公安民警,都要做到无愧于这身制服,无愧于入党时举起右拳立下的铮铮誓言。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3-2020 Dazhou of Sichuan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达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1156号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5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