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治盛代表:
你在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建议》(第423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关于稳就业、增收入提高消费能力的建议
(一)支持创业带动就业。一是组织举办“校园双选会”“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扩大就业招聘岗位,增加参与人数,健全就业创业促进机制,推动就业创业工作提质增效。二是鼓励大学生参加SYB学习,协助推行创业担保贷款“双线申请、视频勘察、快速放贷”新模式,落实创业补贴等扶持政策,为残疾学生争取求职创业补贴,累计扶持12名残疾毕业生参与创业。三是新建市级创业孵化基地10个、省级创业孵化基地2个,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健全人社、财政、银行联动机制,鼓励县(市、区)适当放宽贷款条件,支持城乡劳动者创业就业。2022年,为大学生、返乡创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853.17万元,发放创业补贴302.5万元,新增创业人数15702人,带动40518名城乡劳动者就业。
(二)强化困难群体就业援助。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零就业家庭、城乡低保家庭、残疾、少数民族地区籍、长期失业的就业困难群体,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活动,采取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安排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等措施,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2022年共托底安置1.9万名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
(三)扎实提高农民工收入。深化同东莞、舟山、连云港等38个城市的劳务协作,采取组织化输出、深化区域协作、打造劳务品牌等举措,最大限度稳定就业市场主体。转移输出农民工16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超470亿元,新建国有劳务公司3个、“农民工服务工作站”6个、“零工大本营”6个,创建省市级特色劳务品牌4个。
二、关于保市场主体,挖掘县乡消费潜力的建议
(一)强化政策引领,实行资金补助。一是出台《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加快恢复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在提振重点商品消费、做大特色餐饮消费、推行住游消费联动、拓展优质消费供给、拓展线上消费渠道等方面持续发力。市文体旅游局与市财政局联合出台《达州市“引客入达”旅游营销奖励办法(试行)》,同时指导各县(市、区)分别出台《渠县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十条措施》《开江县文化旅游产业奖励扶持办法》等促消费政策措施,实现达州文旅行业“开门红”。二是制定《2023年达州市文体旅游消费券发放实施方案》,委托中国银联四川分公司发放文体旅游消费券,分五一、暑期、国庆、冬季、2024年新春5期发放,全年共计补贴200万元,同时各县(市、区)全年同步拟发放文体旅游消费券补贴790万元,2023年度市县两级拟发放文体旅游消费券990万元。市财政局拨付1487万元省、市财政促消费专项资金,县级按不低于1:1配套资金,用于支持发放惠民消费券、开展促消费活动,对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消费给予补贴,活跃达州消费市场。
(二)丰富展会活动,激发市场活力。一是市商务局印发了《2023年“蜀里安逸·达人达礼”促消费系列活动方案》,引导各县(市、区)因地制宜策划和组织本地促销活动。举办2023年“达人达礼”促消费活动启动仪式、首届“达州臊子面”评比大赛、主城区家电数码消费节展会、大竹农机产品促销、开江县2023年“田城乐购”、中国·西部第五届小龙虾美食节、第七届乐堡音乐啤酒节等活动。二是新春期间,举办以“巴国巴风巴适年”为主题的新春促消费系列活动、金融支持大巴山冰雪温泉之旅、2023“开往春天的巴士”新春惠民游、2023“开往春天的列车”达州文旅(西安)推介活动、巴山大峡谷·罗盘云顶冰雪节、迎新健身跑等大型文体旅游活动。五一期间,达州市发布了7条文旅主题线路,组织开展109场文化旅游活动,罗家坝遗址博物馆隆重开馆,《梦回巴国》剧目全新复演。制定并印发了《2023年达州市文体旅游消费季活动实施方案》,4月26日在开江县举办“安逸四川·乐游达州”2023年文旅主题宣传月活动暨文体旅游消费季启动仪式,全面开展2023年达州市文体旅游消费季活动。
(三)利用电商平台,宣传农副产品。开展“达礼出达”电商选品会暨“6·18”促销活动,诚邀20余家农产品供应链企业、8家电商企业、2家物流公司、百万粉丝网红达人参会,展示达州农产品200余种,产品数量3000余个。同时搭建6个直播间,组织网红达人、校内主播进行农产品直播宣传。通过搭建达州农产品供应链、电商企业、网红达人对接平台,促进农产品供应链整合融合、资源共享,进一步畅通、拓宽我市农产品上行渠道和销售渠道,展示和提升我市农产品品牌知名度,推动优质农产品走出去。举办2023川货电商节”暨第三届“巴山食荟”达州脆李电商节活动,搭建十二个“脆李”主题直播间,通过直播带货、走播销售等方式,截至8月13日,全市脆李寄递业务量达72.5万件,进一步盘活达州脆李市场。
三、关于提升消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建议
(一)多方联动发力,畅通“进城”渠道。一是通川、渠县、大竹等3个县(市、区)分别建立了县级电商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乡镇服务(配送)站、村服务(配送)点。引进的阿里巴巴、淘宝等知名电商平台以及邮政、金融、电信、供销、“万村千乡”和本土商贸龙头企业也结合自身优势发力农村市场,参与到服务体系建设中来,形成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电子商务服务网络。畅通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通道,优化站点服务,拓展乡村服务站点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功能。二是九千集、青联众创、农富源供应链电商、开江E棒棒电商等一批本土电商企业开始深入农村市场,下沉业务至农村,大力发展“电商+村级站点+农户”的直采直销模式,发挥电商平台优势,与村级站点和农户签订订购协议,推进农产品上行。“达州云商城”平台正式对外发布并上线运营,依托电商服务中心和配送网点建成线下承载载体(快点)网点,推动本土特色农产品上架“达州云商城”平台。开江E棒棒电商企业开发了“小麦优品”小程序,上线村级站点以土鸡蛋、土鸡、蜂蜜为主的农产品,积极统筹社会力量,以班车或者私人车辆运送货物到县上,在县域范围内,企业统一进行同城配送。
(二)创新文旅业态,推进文旅融合。以游客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文旅产品,发展“文旅+”“+文旅”新业态,加快月亮坪森林康养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欢喜坪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云峰农旅文养综合体项目等生态康养、乡村旅游项目的建设,罗家坝遗址博物馆已正式对外开放。引导文旅企业积极转型升级,推动新业态与消费潮流融合,推动面向年轻化、潮流化、创意化方向的产品和服务,延长“吃、住、行、游、购、娱”文旅消费链。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巴文化等,结合科技、创意、互动等表现方式,打造高科技、沉浸式、体验化的消费场景、文旅项目,满足游客的新需求。积极策划包装推出大型文旅高科技主题乐园、数字文化产业园等招商项目,并先后对接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
四、关于加强消费领域执法监管的建议
(一)打造规范经营的市场环境。一是依法查处虚假宣传、仿冒混淆、强制交易、滥收费用、搭售商品、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等行为,促进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为投资经营者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二是聚焦“民意最盼、危害最大、市场监管风险压力最大”的突出问题,通过“春雷行动”、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扫黑除恶市场流通领域整治等专项行动,加强横向协作、上下协同,建立一套统一目标、职责明确、运转高效的监检法联动机制,抽检监测、日常监管和稽查执法有机统一、高效协同。三是强化消费品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持续开展重要工业品、涉及民生的日用消费品、“一老一小”消费品的监督检查和抽查,确保我市消费品质量安全。
(二)建设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一是持续改善消费环境,激发消费热情。以强化经营者主体责任和自律意识为核心,以加强商品和服务质量、加强消费纠纷调处为重点,以推进“承诺+制度”管理方式为抓手,在十大民生关切的重点领域,树立一批放心舒心消费示范单元。探索制度建立,限制职业打假,实施提前预警,维护经营者合理合法权益。二是强化市场价格监管。加强对粮油肉蛋菜奶果等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价格监测监管,正确引导市场预期,及时防范舆情风险。针对疫情、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防范异常波动,严厉打击串通涨价、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提升应急能力水平。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商务工作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