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121号提案办理情况(A)的函

发布日期: 2022-09-26 16:27:48

刘玲委员:

你在市政协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做大做强消费市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121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从消费理念转变的方向寻求突破

根据中央、省、市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消费恢复发展的安排部署,我局坚持两手都抓、两手都硬,两线作战、两线全胜。

(一)推进商务领域绿色转型发展。一是我局积极引导消费者由传统消费转向绿色消费、从物质消费转向物质+精神文化消费、从产品需求转向产品+服务的需求。将培育绿色消费纳入了《达州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中,重点培育绿色商场创建,计划将罗浮、升华广场、巴人广场等商圈打造成为城市绿色生态新商圈,打造高品质商圈,推动消费集聚区建设。二是促进商贸企业节能减排、绿色循环消费,启动了绿色商场创建申报工作,鼓励10万平方米以下的商场门店和其他各类零售业态积极创建绿色商场。通过绿色商场创建打造一批提供绿色服务、引导绿色消费、实施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商场。目前经我局推荐,宣汉宏帆巴人广场已申报绿色商场,并通过省商务厅现场审核公示认定。

(二)拓展优质消费供给。支持大型商场开设轻奢消费品销售专区,开展进口商品和名优特新产品展销活动,对引进国际国内一线品牌来达开设首店、旗舰店,给予引进单位一次性奖励20万元;对来达开设国际国内一线品牌集合店的,给予每个引进品牌一次性奖励2万元。鼓励建设无人售货门店、24小时便利店、自助商品销售机,鼓励商场、卖场、餐饮企业延长营业时间。支持企业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体验。目前我市已建成集国际一线服饰、鞋包、名表、美妆等一体的国际名品馆1个,在有关县(市)布局进口商品销售门店2个,主要经营进口美妆、进口母婴、进口厨具、进口家居日用品等。

(三)壮大电商主力军。加快万达开数字云创基地建设,指导广安爱众股份公司加快完成1000万投资注册。紧扣国庆双十一消费节点,助推达货出山。大力引进优质直播电商平台,MCN机构、直播电商经纪公司,孵化网红品牌,培育带货主播。开展电商直播专场培训,强化直播知识讲解、平台运营特点、实操技巧传授、运营数据分析等内容培训,提升各镇、村级电商服务站点负责人以及电商直播爱好者的电商运营能力。支持传统商贸企业电商化改造,广泛开展直播带货等网络促销活动,对新增符合条件企业入驻本地电商平台或新开发自营商城产生的服务费给予30%补贴,每户最高补贴不超过10万元。大力培育农产品流通主体和农村电商品牌,积极推进市、县、乡(镇)、村四级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云商城下乡进村,拓展农村绿色生态产品进城、城市优质商品下乡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对本地电商企业年销售额超2000万元及以上的,给予30万元一次性奖励。孵化培育跨境电商企业,对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业务的本地注册法人企业且年交易额达1000万元及以上,给予每户一次性奖励20万元。

二、从收入水平的角度寻求突破

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稳住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措施,多次召开一季度全市商务运行调度暨外贸进口年动员部署会、全市商务工作推进会等工作推进会,压实责任、分解任务、搭建擂台。紧抓政策窗口期,加强汇报争取。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着力稳企稳岗稳就业。认真落实援企稳岗政策,对大型企业按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予以返还,对中小微企业最高返还比例从60%提至90%。截至5月底,为602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补贴625.6万元,稳定就业岗位2.8万个。二是充分发挥平台经济稳就业作用。印发《达州市促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对20221月以来数字经济发展效果较好、行业带动性较强的企业及时奖补。三是强化就业创业奖补。下达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转移支付资金1.71亿元。给予新创建的省级创业孵化基地90万元/家、市级创业孵化基地10万元/家一次性补助。截至目前,已发放市级一次性补助260万元,带动就业1300余人。2022实现转移就业26.97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2万个;通过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帮助20.38万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

(二)加快财税政策落地。一是全面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截止目前,累计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14.72亿元,占全年预计退税额的86.02%。二是加快财政支出执行进度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73.11亿元,同口径增长3.13%;中央直达资金127.22亿元已全部分配下达。三是加快专项债券使用。2022年提前批专项债券44.31亿元已使用42.8亿元,使用率96.6%。四是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支持。为全市交通运输、餐饮食品等18户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6350万元,平均融资担保费率0.98%

(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一是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累计获得省级财政补偿金2690万元,为298家企业放款3亿元,10家企业获得专精特新融资贷款8000余万元;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天府科创贷注册账号108家,获得贷款1740.5万元。二是积极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全市绿色贷款余额135.9亿元,新增18.72亿元,同比增长32.62%;累计办理川炭快贴”3.38亿元;指导达州银行开展碳排放权抵质押贷款产品试点,相关企业已获得授信3900万元。三是强化创新驱动。对102户高新技术企业、522户科技型中小企业和125专精特新企业实行名单制管理,扩大天府科创贷覆盖面,持续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四是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力度。将新市民纳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范围,个人最高申请额度由15万元调整至20万元,满足更多创业群体融资需求。

(四)着力稳投资促消费。一是优化项目投资审批服务。开展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执法专项行动,立案查处价格违法案70余件,为企业减轻融资负担2000余万元;督促供水供电供气行业主体及时纠正乱收费行为,清理规范转供电主体179家,责令退还费用223余万元。二是促进消费繁荣市场。出台《达州市进一步帮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的十条措施》《达州市进一步繁荣市场促消费稳增长10条措施》等文件,通过消费补助、成本补贴等方式,激发消费潜力。三是支持合理住房消费。对中心城区购买首套新建商品房(车位)给予财政补贴,个人申请贷款购买首套新建商品房的最低首付比例按20%执行。67日以来,主城区销售商品房住房299套,环比上月增长91套。

三、从基础设施优化创新消费平台寻求突破

(一)合理规划商业布局。积极引导房产开发企业建设红星美凯龙、仁和春天等集美食、购物、娱乐、服务等一体的一站式多元化商业综合体,加快推进奥莱购物广场、红星大卫茂、巴渠美食街等城市商圈、街区建设,指导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升级打造一批夜经济示范区,提升夜间烟火气,让其成为区域内一站式的购物消费天堂,发挥综合体、商业街区领跑者的作用,吸引其辐射范围内及周边的消费者进行消费。

(二)投放消费券聚人气。我局及时联合市财政局印发《促进消费恢复发展建议方案》,指导通川、达川、宣汉、开江、渠县、大竹、万源、高新区举办以乐享新生活消费来通川”“乐购达川消费惠民”“礼惠宣汉-券券有喜”“田城乐购畅快一夏”“激情盛夏 乐购宕渠”“欢乐消费、乐享竹城”“消费优惠无限 畅享和美万源”“畅享梨树坪乐享新消费为主题的促销活动,日均人流量突破20万人次,点燃市民消费热情,促进市场加速回暖。全市投入4500余万元财政资金,用于发放汽车家电、餐饮零售、日用百货、住宿消费券,开展各类展会活动,抽取活动奖品等,预计带动市场主体让利2亿元,撬动消费近8亿元。从6月份消费券发放活动开始以来,截至目前,各县(市、区)均启动消费券发放活动,全市参与活动商家近万家,发放消费券83340张,带动商家让利超千万元,直接拉动消费超亿元。1—6月,全市社消零总额601.93亿元,同比增长3.2%,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1—7月,社消零总额实现708.87亿元,同比增长3%

(三)聚焦大宗消费。达州市组织家电行业龙头企业、重点企业等,通过线下展示展销、礼包大放送、优惠折扣、以旧换新、发放消费券等方式,开展家电惠民促销活动;活动期间,达州市重点家电企业客流量每日超2万人次,销售额增长超过2倍。在升华广场及各家电品牌专卖店举办了以聚力家电促销 助企纾困解难为主题的2022夏季家电惠民集中促销活动,拉动家电销售额增长30%。引导汽车4S 店、金融机构、保险机构等联合推出组合优惠套餐,通过新车折扣、最低首付比例、以旧换新、新车保险费优惠、降低汽车贷款利率等方式刺激汽车消费。达川区举办2022夏季惠民汽车展,给予车展期间消费者每购买一台汽车2000元补助,514S店,60个品牌参加展会,车展期间预计客流量超8万人次,销售汽车超500辆,拉动消费近1亿元。715日,达州高新区启动汽车下乡活动,把大宗消费引入农村消费人群。

(四)开展美食促销活动。举办激情夏日醉美达川”2022巴渠美食文化啤酒节,每天组织地方特色美食品牌、重点餐饮企业通过文艺演出、音乐派对、啤酒直饮大赛、畅享美食、有奖问答等方式参与活动。共吸引80余家企业参加活动,累计客流量超18万人次,销售额近1000余万元,带动夜间经济增长超过2倍。渠县已陆续启动开展賨人里文化美食节、紫天啤酒美食节等美食促销活动,拉动餐饮消费,吸引人气聚集街区商气,带火本地夜经济。

(五)推动物流企业提档升级。一是加快推动物流企业参与评定3A级以上物流企业,引导物流企业争创省级重点物流企业,着力培育一批龙头物流企业。二是完善末端网点布局,增强网点的服务能力,加快推进末端配送网点建设,完善达州市城乡配送网络三级体系。三是畅通内外通道。畅通主城区物流枢纽与重要场站通道,以公路、铁路、航道等为载体,打通各区县之间的商贸货物流通瓶颈,提高各区县之间的货物运输效率,规划建成联接达州市各县(市、区)之间的 5 条内部物流通道,形成一环两横两纵的快捷高效的内部物流通道体系。四是加快发展冷链物流。完善各物流园区、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冷链物流配套设施建设,优化市域内气调库、冷库布局,实现与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无缝衔接,保障物流最前一公里;整合利用现有流通网络资源,依托连锁超市、批发市场、商贸企业等,构建合理高效的冷链配送网络,提高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有效的降低物流成本,促进经济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四、从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改善方面求突破

(一)优化市场准入环境。一是持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严格落实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改革、优化准入服务四项措施,进一步破解准入不准营问题,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二是进一步推进市场主体登记便利化。优化登记流程、精简申报材料、将登记时间压缩至1.5工作小时、提供全程网办和异地可办、同城通办等便利化措施,进一步优化市场准入环境。三是推动降低企业开办成本。推动实现对新开办企业赠送首套印章服务、赠送税控设备,免费邮寄证照等措施。积极主动对接市金融工作局,鼓励商业银行取消或减少账户服务手续费用,进一步降低企业开办成本。

(二)优化市场监管环境。一是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降低企业打扰程度。推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二是探索建立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机制和信用修复管理机制,实施科学差异化监管。探索实现数字监管、信用监管、协同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综合监管体系。三是完善包容审慎监管,建立各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容错免罚清单,对违法行为轻微、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且主动及时纠正违法行为的实施免予处罚。四是打击房地产市场虚假宣传”“违规销售等乱象,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出台了住建领域相关惠企利民40条政策措施,开展两宣一助进企业,促进房地产、物业服务等产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让市民住房消费买得放心”“住得舒心。五是通过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价格监管和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强化重点领域市场监管、不断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通过完善12315投诉平台机制,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作用,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三)优化竞争环境。持续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大力破除各类垄断。强化竞争行为监管,规范平台经济竞争秩序,严防资本无序扩张,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发展环境,激发消费品市场主体活力,调动市场主体创业创新的积极性。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商务工作的大力支持!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3-2020 Dazhou of Sichuan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达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1156号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5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